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相比手機,智能手錶為何沒在充電器上「環保」?

2022-10-28 07:50

衆所周知,最近這幾年「環保」這個主題在智能手機行業可以説是相當「受重視」。

一方面,現在已經幾乎看不到過去那種「大部頭」的包裝箱了。即便是售價過萬的頂級旗艦產品,如今通常也會採用小尺寸、且內部極為緊湊的紙質包裝盒,在降低包裝材料耗費的前提下,確實顯得「面子上」差了那麼一點。

另一方面,在手機包裝的內容物上,如今廠商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不斷做着減法。從耳機到音頻轉接線、從詳細厚實的紙質操作手冊到充電適配器,以上這些在以往的手機包裝里都是「標配」的附件,現在在許多機型、甚至是高端產品的包裝盒里都已經見不到了。

當然,並不是説這完全就是壞事。畢竟,有些附件(比如耳機、音頻轉接線)本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很多時候真有這些需要的用户往往不會使用包裝里附帶的,而沒有這些需要的消費者,在買到后扔到一邊也確實造成了浪費和污染問題。

同理,在以USB-PD為代表的「通用快充協議」影響下,一款足夠大功率的多口快充,如今也完全足夠滿足絕大多數用户筆記本電腦+手機+無線耳機、甚至還包括遊戲機等設備,同時充電、而且是同時進行快充的需求。比起「一臺設備一個充電頭」,反而要方便了許多。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雖然現在許多機型都已不再配備充電頭,但在智能手錶領域卻鮮有廠商敢於「簡配」包裝盒里的充電器。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智能手錶的「賺頭(利潤率)」足夠高,不需要簡配降成本嗎?顯然並非如此。如今市場上絕大多數智能手錶都處於一兩千元、甚至幾百元的區間,它們的利潤空間想必也不太可能比產業鏈更成熟、主流價位段高達三千多元的智能手機來得大。

那麼是因為智能手錶比起手機,相對而言更不「普及」嗎?不得不説,這其實有那麼一些道理。畢竟智能手錶還遠沒有智能手機那麼普及,也並沒有成為主流消費羣體的「剛需」。

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在設計智能手錶的外觀、功能、包裝,乃至包裝內容物時,當然就需要考慮更多的「面子」因素。說白了,就是要讓購買了智能手錶的用户覺得自己這錢花得值。所以多送個充電器,或是用一個更大的、更有儀式感的包裝,也就有一定必要性了。

不過以上這兩點,其實壓根都不是最為重要的原因。因為真正導致智能手錶廠商普遍不敢「環保簡配」充電器的原因,出在智能手錶本身的硬件設計上。

說白了,就是因為現在的智能手錶普遍並不具備一個統一的、可以在不同品牌、不同型號間兼容的充電標準。因此每一款不同型號的智能手錶,很可能都需要完全重新設計的不同充電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包裝里不帶充電器,產品可就幾乎就沒辦法用了。

看到這里有的朋友可能會説,市面上好多中高端智能手錶都支持無線充電,難道它們每一款的無線充電標準還不一樣,充電器還不能混用不成?別說,還真是這樣的。

首先大家要知道,與智能手機相比,智能手錶的內部空間要緊湊得多,零部件「堆疊」的難度也要大得多。

這意味着什麼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熟悉的USB Type-C接口對於智能手機來説可能只是個「佔地面積」很小的零部件,因此在設計機身內部結構時,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這也就意味着手機廠商並不會有很強的,「爲了優化設計而取消這一接口,改用全無線充電和數據傳輸」的需求。

某46mm智能手錶的拆解,可以看到無線充電線圈其實只佔據了中間很小的面積

可智能手錶就不一樣了,其內部空間實在是太過緊湊。以至於廠商在設計時不太可能先規劃好「充電接口」,再去考慮主板形狀、芯片位置、電池容量。換句話來説,就是無論是低成本的、觸點式的充電接口,還是內置的無線充電線圈,它們在智能手錶里所佔據的位置、形狀、大小,必然都是需要「見縫插針」的。

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智能手錶的「充電設計」,都需要讓位於傳感器、電池,甚至是佩戴舒適度的設計。而體現在產品上,就是隻要新增了一些功能部件,或是換了塊大容量電池、或是改善了一下佩戴時的壓迫感(把底面做得更凸起了),就基本都會造成充電觸點位置的改變,或是造成無線充電線圈大小、形狀的變化。

在這其中,智能手錶外觀造型、佩戴舒適度的變化對於充電的影響,其實還可能是最大的。畢竟不同於智能手機,如今智能手錶因為在底部普遍設置有心率、心電等傳感器,並且它們工作時需要緊貼皮膚,所以和傳統腕錶的「平底」造型不同,智能手錶的底部往往都是凸起的。而這種凸起的形狀,就會直接造成其與絕大多數「標準」無線充電器的不兼容。

這里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前段時間剛發佈的Pixel Watch。從硬件上來説,事實上它可以支持標準Qi充電協議,所以理論上也能用通用的無線充電板充電,並支持具備無線反向充電功能的手機對其臨時「補電」。但由於其錶殼底部為一個非常圓潤的凸起造型,這就直接導致了它內部的充電線圈沒法緊貼於絕大多數、平面的無線充電器上,結果就是幾乎充不進去電,除非使用包裝里附帶、專門設計為凹面的官方充電器才行。

在接到大量消費者的投訴后,谷歌最終不得不專門發表聲明,刪除了Pixel Watch「支持Qi充電、可用智能手機反向充電」的説明,並強調它只能使用包裝里附帶的特製無線充電器充電。

很顯然,我們可以説這是一起典型的設計失誤,但縱觀市場大家就不難發現,絕大多數智能手錶包裝里附帶的有線觸點充電器也好、無線充電板也罷,多半也都採用了嚴格貼合對應型號底部曲面形狀的特殊造型。

從這一點來説,谷歌Pixel Watch存在的問題,其他智能手錶也未必就沒有。只不過由於智能手錶普遍都自帶「嚴絲合縫」的專用充電器,所以消費者也很少會有用第三方無線充電板去充電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太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罷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