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10-26 16:36
編者導:今日港A醫藥股強勢拉昇,泰格醫藥績后一度飆漲11%;機構分析指,醫藥股迎「三底部」配置良機,業績強勁或支撐股價反彈,關注CXO、創新葯、醫療器械等方向。詳情>>
作者:Judy
10月26日,港A醫藥股強勢拉昇,製藥、CRO概念活躍。A股百誠醫藥拉出「20CM」漲停,昭衍新葯封板;港股康希諾生物一度漲超21%,截至發稿,昭衍新葯漲18%,泰格醫藥漲超9%,凱萊英、康龍化成、藥明康德、百濟神州跟漲。
醫藥ETF(512010)同樣大漲5.4%,盤中成交5.6億,位居行業類ETF第一!醫藥股再做反彈急先鋒,持續性如何?哪些細分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醫藥三季報業績強勁,「三底部」配置良機來襲
整體來看,醫藥本輪迴暖主因估值修復及業績預期。
受疫情、集採等因素影響,年初以來,醫藥板塊指數跌幅最高超30%,居各行業跌幅前三,多隻明星醫藥股跌幅超七成,板塊估值也來到了歷史低位。非醫藥基金持倉比例創2018年以來新低,從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
在板塊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緒底部的三重催化下,近期大幅反彈,醫藥與非醫藥資金均在積極配置中。
值得注意的是,步入三季報窗口期,醫藥股業績同樣值得期待。
國泰君安分析指,自今年三季度以來,市場已合理下修對醫藥企業的下半年業績預期,藥企三季報預期向好或進一步提振股價反彈。具體來看,該行預計前三季度業績增速超過20%的公司有:康龍化成、邁瑞醫療;預計超過30%的有泰格醫藥;預計超過40%的有開立醫療、愛美客等;預計業績增速超過50%的公司有:藥明康德;預計翻倍以上高增長的有凱萊英、昭衍新葯等。
政策邊際改善,醫藥春天可期,機構高呼聚焦這些方向
此外,前期影響信心之一的國內醫藥政策正趨於温和,集採規則越來越具備穩定性。
從今年出臺的骨科集採、種植牙集採及22省聯盟生化集採方案等政策,可以看出集採政策仍給創新葯企留有成長空間,國慶發佈的貼息貸款政策也更好得促進了醫療設備需求的釋放,有利於促進國內醫藥行業進一步健康發展。政策邊際改善下,醫藥行業或更快觸摸到春天。
中泰證券認為,醫藥是長坡厚雪的優質賽道,在政策預期改善、自主可控邏輯強化、診療需求持續提升等催化下,本輪反彈行情有望持續演繹,板塊估值目前仍處於高性價比的歷史低位,建議把握當前配置窗口,重點推薦:
- 1、有望困境反轉,迎來基本面改善+估值修復的板塊:體外診斷、高值耗材、創新葯、仿製藥、特色原料藥、連鎖藥店等;
- 2、有望持續享受政策紅利的細分賽道:影像設備、中藥等;
- 3、三季報業績有望超預期或高增長的個股;
- 個股方面關注:藥明康德、藥明生物、智飛生物、康龍化成、泰格醫藥、凱萊英、魚躍醫療等。
興業證券分析指出,近期醫藥政策邊際寬松趨勢已經顯現。展望四季度,下一個即將落地的重磅政策是今年的創新葯談判,結果值得期待。總體來看,當前藥品、器械市場預期從政策影響走向政策温和,邊際變化最大的板塊就是此前處於「困境」的藥械板塊,並且從長期邏輯和基本面來看,創新葯、創新器械也是醫藥長期投資方向,長期邏輯持續看好。
大摩健康產業基金經理王大鵬表示,從 1-2 年的維度來看,相對看好 CXO、疫苗、自主可控尤其是器械等領域。CXO公司經過較長時間調整,估值性價比已經比較突出,而下游創新需求依然旺盛,顯示行業持續的高景氣度;疫苗行業HPV疫苗等持續放量,發展前景良好;具備自主可控屬性領域包括高端醫療器械、科研試劑等也是積極關注的方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