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26 11:29
本周二(10月25日)起,美股科技股們將來「最繁忙的一周」,其中,美國五家科技巨頭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和微軟都將於本周開始陸續公佈最新財報。
截至目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已經公佈了最新業績。
微軟公司第一季度營收增幅為五年來最低
微軟業績顯示,第一財季微軟EPS為2.35美元,下降13%,但依然高於市場預期的2.29美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至501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495.6億美元。
報告期內,微軟經營利潤為215億美元,同比增速為6%;淨利潤為176億美元,同比下降14%。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旺盛的市場需求推動該公司營收增速高於預期,但在強勢美元的拖累下,營收增幅為五年來最低。
分項來看:
第一季度其它個人計算業務營收133.3億美元;第一季度每股收益2.35美元。
在業績公佈后,微軟下跌3.5%,雖然旺盛的市場需求推動該公司營收增速高於預期,但在強勢美元的拖累下,營收增幅為五年來最低。
在財報發佈后的電話會上,微軟高管預計匯率因素將造成全年銷售增幅被砍掉5%,預計全年將面臨8億美元額外的能源/電力成本,預計第二財季Azure銷售增速季環比恐將放緩5%,預計個人電腦收入為145-149億美元、預計運營開支143-144億美元,個人電腦需求糟糕將降低全年經營利潤。
雖然美股收盤,微軟收漲1.38%,但因業績表現不佳影響,微軟盤后股價直線下挫,截止發稿,當前跌幅為6.65%。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業績也不盡人意
和微軟一樣,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三季報也令人大失所望,其中,公司三季度收入、利潤和營業利潤率均低於預期。
財報顯示,Alphabet三季度營收為690.9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05.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651.2億美元;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89.4億美元大幅下滑至139.1億美元;三季度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32%降至25%。
分開來看:
第三季度谷歌其他營收69.0億美元,預估68.4億美元。
對於這樣的業績表現,也反映出了面對電子廣告市場的減速,連谷歌這樣的搜索引擎巨頭也無法獨善其身。
受消息影響,谷歌-C股價盤后跳水,截止發稿,下跌6.65%。
Alphabet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表示,廣告收入整體放緩是因為上季度表現非常強勢,而YouTube營收下滑則是因為一些廣告商削減了支出。Ruth Porat稱,新增員工人數將「降至第三季度新增人數的一半以下。」該公司第三季度增加了超過1.2萬名員工,員工總數達到18.6萬以上,幾乎是2018年同期的兩倍。Porat表示,谷歌收購Mandiant Inc.,是員工人數增長的很大一部分。
此外,Alphabet Inc.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表示,本季度招聘將「明顯少於」第三季度,公司致力於控制運營費用增長。
華爾街:下調谷歌Meta目標價,擔心廣告市場將於2023年萎縮
據英為財情,KeyBanc分析師績后下調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目標價,因為他們愈發擔心廣告市場將於2023年萎縮。
KeyBanc分析師的報告指出,上述擔憂加強了投資者對Meta Platforms和Alphabet收入指引的懷疑態度,因此將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的目標價分別下調至120美元和175美元,低於此前的125美元和196美元。
下調目標價反映了對Alphabet第三季度收入/EPS的預估下降1%-3%,以及對Meta Platforms第三季度收入的預估下降2%。對這兩家公司2023/2024年的預期也有所下調。
分析師寫道:「雖然我們預計這兩家公司的EPS增速會持平,但我們相信成本控制措施有所進展,投資者可以放心,到2024年的復甦中,收入增速超過10%以及EPS增速達10%-20%,甚至可以更快實現。」
另一方面,該機構認為,2023年的收入增速會低於預期,並把投資者注意力轉移到資本分配和支出紀律上。不過,KeyBanc分析師還認為,鑑於有關元宇宙的投資情緒低迷,Meta Platforms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周一,美國銀行也將Meta Platforms的評級下調至中性,認為廣告支出壓力可能會抑制公司估值。
對於連連不斷的業績「爆雷」,美股巨頭們開始震動,同時也加劇投資者們的擔憂。
此前據FactSet 的數據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對美股三季報盈利預期的下調幅度是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在3月底,分析師預計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第三季度利潤將較去年同期增長9.5%,但現在預計僅增長1.5%。
許多市場人士也認為,美股財報的盈利預期還會進一步下調,尤其是明年的預期。分析師預計,2023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利潤同比增長僅約7%。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