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簡歷生意,還能撐起BOSS直聘(BZ.US)麼?

2022-10-25 16:12

氪金招聘難

這年頭,老闆們日子也不好過。「BOSS直聘(BZ.US)的年度會員從9000元漲到了今年的1.6萬元。」在黑貓投訴上,很多惆悵的人士投訴,「買了一個暢聊卡,后面才知道次數有限制,高收費但是沒有一點效果。」

BOSS直聘開創了「移動直聊+智能推薦」的新模式,在算法推薦下,求職者可以與合適招聘者直接溝通。憑藉此模式,BOSS直聘用8年的時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線上招聘平臺。在今年6月底,該平臺累計服務認證求職者超過了1億人、認證企業890萬家。赴美上市16個月后,10月10日,BOSS直聘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雙重主要上市申請。

作為B端的企業用户,可以在該平臺免費發佈首個職位,但不付費就無法獲得應聘者的全部簡歷內容,也無法與應聘者溝通聯繫。而普通VIP賬户要發佈多個崗位,就需要額外付款。此外,溝通次數、人數、職位置頂、羣發消息、搜索曝光等都需要額外花錢,價格在數百元到上千元之間不等。

綜合算下來,BOSS直聘的年費套餐價格在在16800元-38800元不等,遠超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求職軟件,甚至比主打中高端人才的獵聘網還貴一萬多。有人戲稱,BOSS直聘的模式照着遊戲公司來的吧。他説得對!BOSS直聘創始人趙鵬曾坦言:「我們是按遊戲公司的做法,組建商業產品的基本構想。」

憑着這種遊戲氪金模式,付費用户為BOSS直聘獻了99%的收入。在停止新用户註冊的情況下,2022年第一季度平臺的付費用户同比增長0.82%,環比小幅增長2.5%。在減少廣告營銷費用的前提下,這讓連續三年虧損了24億元的BOSS直聘實現了首次盈利。

趙鵬也説到,「這個價格怎麼定,最終取決於價格出去以后結果長啥樣,高了就降降,低了就漲漲。」顯然,老闆們不想當大冤種。在微博、豆瓣、抖音等平臺上,不少求職者抱怨招聘方已讀消息沒有迴應。究其根本,似乎是招聘者不願意花更多錢。

據BOSS直聘財報顯示,2022年Q2新增招聘公司/新增招聘帖子同比下降26%和34%,相比2019年分別同比下降11.9%和15.2%。Q2付費用户小幅下滑至380萬(2022年Q1為410萬),客單價略有提升爲2.5%,這反映存量用户消費意願在下降。

對發佈職位的老闆和應聘者而言,這都不是個好苗頭。

算法失靈?

這不符合趙鵬創業的理念,「他(企業端)給我錢,是因為乙方(應聘者)是我朋友,如果乙方不是我朋友,他絕對不會拿我當朋友。」BOSS直聘上市之后,趙鵬再次強調,「只有保護小草,草原才能豐茂。」

2021年7月,爲了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BOSS直聘被實施網絡安全審查,暫停註冊。這意味着新用户用户無法繼續增長。趙鵬的理念開始動搖。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覆,企業招聘需求整體有所有下降,上海、北京作為boss直聘重要收入貢獻城市,上海區域4-5月收款同比降50%,北京區域5月也受到較大影響。到了6月業務數據僅恢復至疫情前80%的水平。這樣的環境下,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應聘者只能買boss直聘的服務包。

BOSS直聘賺了雙份錢。

一邊是創業理念難守,一邊是趙鵬主推的算法也頻遭詬病。一位獵頭就提到,她在BOSS發佈過「柔性直流輸電」的相關崗位,識別出來的是電氣工程師、電氣設計相關的候選人。「10個推薦的有9個半不是相關的,嚴重拉低了工作效率。」boss直聘主打的算法沒有那麼厲害,甚至有客户反映其藉助算法殺熟調價。

另一位在線招聘平臺技術副總裁接受《21CBR》採訪時也説,「行業來看,不存在某一家擁有特別牛的算法。(直聊)能用的信息幾乎都是一樣的,各家大的邏輯都差不多。」。

BOSS直聘關閉新用户註冊,直接給了競爭對手機會,尤其是C端流量。前程無憂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廣告費和促銷費用增長了123.2%。

同行不止搶人,還在廣告、培訓等業務上賺錢。58同城招聘業務中有9成來自廣告收入,前程無憂全部營收的40%來自校園招聘、培訓和業務流程外包服務。趙鵬不喜歡這樣的模式變現,「老闆來了,你就給人家求職者,你就好好干這個,這是你對社會、對員工的承諾,那你突然開始賣用户導流給培訓機構了,這是幾個意思?」

或許經濟大勢與人性沒有算法。曾經高呼「找工作找老闆談」的BOSS直聘,也在悄悄把壓力傳遞給應聘者們。

廣告依賴症

在這家在線招聘巨頭的增長史上,廣告宣傳扮演過重要角色。

BOSS直聘在2018年俄羅斯FIFA世界盃花了1億元。一羣身着正裝的求職者,臉上塗着油彩,裝扮成球迷。他們時而舉着BOSS直聘的橫幅高呼,時而雙手舉拳助威:「找工做,直接跟老闆談!升職!加薪!找工作,上BOSS直聘!」這條廣告每場比賽循環6遍!雖然當時這條廣告被廣泛吐槽,但讓BOSS直聘的用户新增規模比預期翻番,日活也翻番。

嚐到甜頭的趙鵬,大肆投放。2019-2021年,BOSS直聘連續三年銷售費用分別為9.17億元、13.48億元和6.19億元,佔總收入比重達91.8%、69.3%和78.4%。此外,其還熱衷於綜藝節目,如與北京衞視聯合推出紀實觀察節目《職場是個技術活》、贊助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

直到停止新用户註冊以后,廣告投放的熱情才剎住。今年Q1,BOSS直聘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較2021年同期的6.18億元減少15.5%。這背后還有經濟形勢和疫情的原因。

BOSS直聘似乎戒不掉廣告。在業內人士看來,招聘行業好不好,既要看大的經濟周期,又要看小的淡旺季。除此之外,在線招聘行業分散,集中度不高。趙鵬自己也説過,國內招聘行業沒出現百億美金以上公司,根源在於同質化競爭。

再加上,招聘是一個低頻的生意,需要不斷拉新才能換來規模,以廣告換取規模對平臺來説有極大的誘惑力,誰能吸引更多企業和求職者誰就勝出。這就要求平臺順勢時大量投放。

即便今年BOSS直聘宣佈將精力放到研發上,趙鵬也仍然在8月份成立了北京豹思影視有限公司,未來可能在綜藝、電視劇等領域深度植入甚至投資。《職場是個技術活》就是由BOSS直聘出品,趙鵬擔任策劃。

事實上,趙鵬也把錢花到了研發部門。2022年Q1的研發支出為2.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638億元增長77.5%,這主要是由於研發人員人數增加和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增加所致。

趙鵬很重視人才,他説,「我得確保我不需要用降薪裁員的方法讓公司活着。咱們最近都勒緊褲腰帶,最近三個月沒有工資,我有什麼資格這麼跟員工談?他有什麼錯?家里人還要吃飯呢。」

他之所以這麼重視也與他職場經歷有關。「我當副處長、處長,都當得挺快的,29歲就當處長了,但好多年都沒有提拔。后來三十幾歲,尤其是處長都干了5年的時候,當時收入比較低,養家壓力大。所以大概在2004年,我就下決心説想去企業了。」

在8月份一封內部全員工郵件中,「老闆」趙鵬公佈了一項「361績效考覈制度」,即公司每年將進行兩次績效分佈,將員工績效分為前30%,中間60%和后10%,排在后10%的員工或將被末位淘汰。在給職場雙方牽線搭橋的BOSS直聘,也面臨自己的圍城。

對手入局

2021年底,我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約達1132億元,預計2023年將實現1771億元,行業進入到高景氣時期。但在藍領端,BOSS直聘表現不佳。2022年春節,BOSS直聘在天津、南京、上海春節前在招崗位情況,餐飲和購物中心覆蓋率低於5%,線上招聘在藍領滲透率較低。

BOSS直聘還沒來得及與前程無憂等同行一較高下,快手便在今年1月份推出了藍領招聘平臺——快招工。第二季度,快招工與超10萬企業達成合作,快手上的快招工活躍用户達到2.5億。受益於快手用户的強信任關係和高頻的真實互動,快招工的入職成功轉化率行業領先。

要知道截止到6月30日,Boss直聘累計服務認證求職者才超過1億人。儘管BOSS直聘推出所謂海螺計劃,意圖積極拓展藍領市場。但它的對手,儼然佔到了先機。

今年是BOSS直聘誕生的第八年,在這個關頭,還等着趙鵬解決一系列的困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