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24 19:58
你敢抄底「小破站」嗎?
作者 | 張凱旌
編輯丨高巖
來源 | 野馬財經
「嗶哩嗶哩(BILI.O)從157(美元)/股腰斬到80(美元)/股,第一批抄底的人進去了;結果又腰斬到40(美元)/股,第二批抄底的人以為撿了天大的便宜;結果跌到20(美元)/股,第三批抄底的心想跌成這樣了買進去還虧也認了;現在股價第四次腰斬到11(美元)/股了,吐血!」近日,有投資者在社交媒體上吐槽B站美股價格跌跌不休。這也讓人們注意到了,10月19日時B站股價距離2021年最高點,已經下跌了92.95%,這已經不是腰斬了,都砍到腳背了,創近四年新低。截至10月22日收盤,B站股價11.05美元/股,總市值44億美元。
「建議「嗶哩嗶哩更名稀哩稀哩。」投資者在股吧發帖吐槽。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B站美股股價低於11美元,是在2018年8月。此后公司股價一路上揚,走出了一條陡峭的上行K線,最高時曾超157美元/股。2021年初,有上市之初持有的投資者曾披露B站帶來了超過14倍的回報。
投資B站,果然是「冰與火」的體驗。
B站大跌,傷了阿里、騰訊?
B站初次上市時,曾因其征服」Z世代「的年輕人受到資本市場熱捧。招股書顯示,B站有超八成的用户是9歲到28歲的青少年,數量約5700萬人。其內部有着強烈的社區屬性,被視為一個交織着視頻、遊戲和社區的多元生態體系。這讓包括基岩資本副總裁黃明麒在內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B站有擺脫傳統視頻網站盈利魔咒的機會。
在此背景下,B站股東背后眾星雲集。入場的投資方中,不乏華人文化產業基金(CMC,持股12.8%)、正心谷資本(持股9%)、IDG(持股7.6%)、君聯資本(持股5.9%)、騰訊(持股5.2%)等巨頭。當年投資B站,要靠搶的。
B站上市半年后,一批陪伴了B站四五年的投資機構陸續套現退出。
據「36氪」報道,IDG資本、華人文化、君聯資本、啟明創投等B站在一級市場中的關鍵投資方自2018年3月便開始退出套現,至2019年3月時持股比例已全部降至5%以下。
此階段B站的股價較為平穩,均價在14.36美元,較上市時開盤價9.8美元約上漲47%。以華人文化為例,若以減持期間股價均價計算,其自2018年3月開始減持,至2019年2月減持近240萬股,套現約3000萬美元,至2020年上半年幾乎完全退出,浮盈至少4億美元。
這與B站的意圖有關。正在擴展業務領域的B站,希望早期投資人能騰出份額,以便公司引入更具戰略意義的投資人。
於是,2019年年初,阿里子公司淘寶中國收購了B站部分股權,並藉此與B站在內容電商及自有IP商業化運營方面達成戰略合作。緊接着,騰訊進一步增持,索尼也斥資4億元完成戰投。至索尼入股時,B站市值已經升至88億美元。
來源:罐頭圖庫
這讓B站成爲了中國互聯網世界中,為數不多能在股東中集齊騰訊、阿里兩位「馬爸爸」的公司之一。至2020年底,騰訊、淘寶中國、正心谷和索尼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3.25%、7.16%、5.86%和5.24%。
彼時的投資者感嘆騰訊、阿里入股及時,趕上了B站股價開掛的盛宴。但如今再看,外界可能又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2018年騰訊增持B站時,曾斥資約3.176億美元認購25063451股,每股價格12.67美元。認購后,騰訊持有B站的股份數量升至37249518股。2019年,騰訊進一步增持B站Z類普通股,持股數量增至43749518股,並保持至今。
截至10月22日,2018年的這筆增資,騰訊浮虧約4060.28萬美元;而2019年的這筆增資,由於不清楚增持的具體時間,僅以騰訊持股數量發生變化的2019年3月至12月期間,B站股價最低價13.23美元/股作為購買價進行大致估算,則騰訊至少賬面浮虧1417萬美元。兩筆合計賬面浮虧在5400萬美元以上。
來源:罐頭圖庫
另據Wind數據,2019年2月4日,阿里出現在B站股東名單,持股數量為23645657股;且此后阿里不僅未曾減持,還在2021年B站完成雙重上市后,將持有股份數量提升至30845657股,增持了720萬股。
來源:Wind數據、B站財報
阿里的這兩次增持,均不清楚具體時間。若仍然以阿里持股數量變化期間,B站股價最低點作為阿里買入價進行大致估算,2019年年初至2月4日,阿里以12.85美元/股的價格增持,2021年3月29日至年末,阿里以41.76美元/股增持。截至10月22日,阿里兩次投資合計賬面浮虧也在數億美元級。
除此之外,正心谷和索尼也已經消失在了B站披露的股東名單中。據此判斷,兩大股東均在逐步減持。而有關兩者與B站的關聯消息,最近的是2022年1月「環球老虎財經」報道稱,「B站上市后為其帶去60%虧損,但正心谷依然堅定持有。」
業績虧損,B站頻打「擦邊球」?
股價跌跌不休,除了大環境影響,也與B站的商業化困局有關。
上市四年,B站的虧損情況還尚未有扭轉的跡象,曾經市場中「只要用戶數據繼續增長,一切就會好起來」的聲音也已經漸行漸遠漸無聲。
目前B站的四大收入板塊——直播與增值、廣告、遊戲、電商及其他均有隱憂。其中曾經在公司收入中佔比超80%的遊戲業務,無論是代理還是自研都已出現了力不從心的跡象;而普遍被視為視頻平臺核心的廣告業務,囿於「永不加貼片廣告」的承諾,只能不斷嘗試豎屏廣告等一系列與站內調性有所偏離的廣告形式……
在此背景下,對盈利和拉新有着迫切需求的B站,開始「動作變形」。
B站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包括大會員、直播服務、漫畫、貓耳等在內增值服務收入69.35億元,同比增長80%,佔公司總收入的35.8%,是公司第一大業務;2022年上半年,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9%,依舊是四項業務中增長最多的。
為何增值服務收入在B站所有收入中如此突出?公司在財報中的解釋是,由於加強了商業化能力建設,相應服務的付費用户數量均有增加所致,但如果詳細瞭解每項業務的生態,會發現具體增加的方式並不簡單。
以直播為例,午夜的B站電臺中出現了諸如」現在你可以乘虛而入了」等各種帶有暗示的標題,並配以具有誘惑力的美女圖片,部分封面圖還會註明「極品少御」等標籤吸引人點擊觀看。而這只是主播們招攬付費用户的第一步。
來源:B站截圖
在點擊進入直播間后,很多主播都會寫明「關注看私信」或「不懂請私」,一些「良心」直播間還特意打出標語「未成年不要氪金」,但這句話是否能起到警示作用還有待討論。如果用户開啟了「青少年模式」,那麼對主播的打賞是會被自動禁止的,反之如果沒有開啟,后續充值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更何況,據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南方Plus」今年7月報道,不少渠道都有暴力破解B站青少年模式的方法,最低僅需3元。
初次點進直播間的用户可能感到會一頭霧水,什麼是「懂」?私信會發什麼?瀏覽更多直播間后,一些標語讓人明白了答案,如「開通艦長秒領90多(秒)音聲/劇情/圖包」。
來源:B站電臺直播間截圖
需要説明的是,「艦長」是B站用户通過付費訂閲方式對主播進行打賞的一種方式,對應198元的月費標準。艦長之上還有提督和總督,分別對應1998元和19998元的月費標準。
艦長和提督的服務有何不同呢?以同樣一位B站美女主播的產品為例,艦長可享受超好看朋友圈、當月圖視、劇情喘息長音頻、閨蜜的5分鍾視頻、艦長羣更新;提督在此基礎上還可加上虛擬女友、專屬定製視頻、刺激哄睡、流水法杖。其他主播雖提供的產品細節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異。
另一位美女主播則是要求先送「告白花束」淺嘗福利。告白花束也是B站禮物中的一種,需要花費220電池,對應22元錢。送禮后,該主播果然發來了QQ號,並在添加好友后發送了6張圖片和1段長達1分鍾的錄音。
六張圖全部是對胸、臀、腿的直拍,還伴有舔嘴脣的動作,而這1分鍾的錄音,主要是喘息和吮吸聲,以及女主播「挑逗意味」的語言。
「上船更多好看的,還有視頻。」該主播説。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供圖片和錄音的主播還是一位「百艦主播」,這意味着過去一個月其擁有超100名艦長級別以上的月費用户。而按照慣例,用户們對主播送的這些禮物,B站將抽取約50%的收益。
事實上,B站直播區的「擦邊」行為由來已久,就在今年5月,電商直播行業自媒體「新腕」剛剛曝光了B站直播涉黃嚴重的事實,部分女主播甚至提出有線下服務。而B站也在文章發表后迅速開展大面積「掃黃」,但現在來看,美女主播們的「擦邊球」又有死灰復燃的趨勢。
不僅是直播,B站漫畫以及專注於ACG相關內容的二次元音頻社區貓耳也都存在相似情形。有網友就曾吐槽:「B站漫畫的封面讓我感覺是不是叔叔對擦邊有指標?」而2021年11月,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更是在排查時發現,「貓耳FM」平臺違規傳播大量不良網絡視聽節目,嚴重違反《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
來源:微博
B站電商業務板塊中的重要板塊也被外界質疑涉賭。
今年6月,90后用户李明(化名)突然在B站發文,揚言要直播跳樓自殺,並@了B站董事長陳睿,引得一眾網友留言勸説。跳樓的直播開始后,B站官方人員還曾向該用户所在地公安局報警,這纔將李明勸了回來。
李明是魔力賞的重度玩家。其曾在2021年發文稱,自己在魔力賞花了9萬多,最后虧了一兩萬;今年,其又在十幾天內往魔力賞投入了超兩萬五千元,卻只獲得了三百個拼圖,還背上了逾四萬元的外債。
在魔力賞中,用户花錢購買一定數量的魔石,就可以進行盲盒形式的抽獎,獎品分為超神款、歐皇款、隱藏款、普通款,其中超神款市場價可達近萬元,而普通款則不到百元。
在一個超神款為「iPhone 13 128G午夜色」的獎池中,超神款、歐皇款、隱藏款、普通款的抽中概率分別為0.11%、0.22%、7.22%、92.45%。不過,隨着不斷有玩家抽走獎品,獎池概率會一直變動,而玩家並不能看到獎池中物品的剩余情況。
有不少用户花費了上萬元,卻連隱藏款都沒抽中,這讓魔力賞背上了「誘導消費,涉賭」的質疑。黑貓投訴中,以「魔力賞」為關鍵詞搜索,得到的結果多達3932條。
來源:黑貓投訴
而據「新浪科技」報道,魔力賞已佔到B站電商營收的80%。
B站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些擦邊行為。早在2020年,B站就曾因內容涉色情低俗等問題被上海相關部門行政立案處罰6次,約談10余次。彼時B站迴應稱,已第一時間接受監管部門的批評和指導意見,將不斷加強內容審覈能力,優化內容管理機制,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在最新版應用里,魔力賞還在醒目處增加了多個理性消費提醒,並升級了消費限制策略,會在用户消費達到一定閾值時進行攔截。但此舉卻被網友吐槽「類似在煙盒上印抽菸有害健康」。
「B站一直在想挖掘商業化場景,過於激進和急切地新功能上線和激勵內容創造者,就難免出現各種擦邊球甚至過火。B站自身管理能力有限,加上破局心態失衡,確實難以根治。但擦邊容易走火,對於B站這種內容平臺,還是要規矩一些纔好。」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表示。
來源:罐頭圖庫
張書樂認為,B站破局的關鍵在於打造出真正爆款的原創IP。如果在動漫領域,B站不能如奈飛一樣擁有創造獨家爆款IP的能力,其依然會被資本市場看淡。而一旦真正破圈的泛大眾爆款出現,B站當下的窘境將發生質的變化。「唯有原創IP爆發,並形成衍生鏈,才能真正走向轉折。」
今年6月,B站迎來了自己的十三周歲生日。董事長陳睿在周年直播演講時稱,目前平臺25歲以下年輕人佔比超50%,新用户平均年齡20.4歲。
而這個羣體,恰好涵蓋了踏足社會、自控力相對較差等特徵,現在就對他們進行「擦邊」輸出,無異於飲鴆止渴。而這個年齡段,無疑也將是未來十年社會的中堅力量、主流消費人羣。着眼於當下還是未來?考驗B站的定力。
你有在B站上關注的主播嗎?有沒有玩過「魔力賞」?對於B站的變化,你怎麼看?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