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20 17:0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華金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大絲束碳纖維國產化提速,多企業持續擴大產能。從終端應用看,風電葉片是碳纖維主要應用領域,其中以大絲束需求為主。我國風電葉片碳纖維需求約為2.3萬噸,佔我國總需求的36.1%,但我國需求主要體現為碳梁代工,實際運用以海外風電龍頭維斯塔斯為主。今年7月19日維斯塔斯拉碳纖維葉片核心專利拉擠工藝到期,未來碳纖維產業鏈有望降本提效,碳纖維長期看需求放量確定性高。建議關注:中復神鷹、精功科技。
事件:10月14日中國石化新聞辦發佈,我國首個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工程第一套國產線在上海石化碳纖維產業基地投料開車,並生產出合格產品。中國石化研發生產的大絲束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新型纖維材料。力學性能優異,比重不到鋼的四分之一,強度是鋼的7至9倍,並且還具有耐腐蝕的特性。中國石化是國內首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的企業,此次項目全部建成后總產能將達2.4萬噸/年原絲以及1.2萬噸/年大絲束碳纖維。
華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大絲束碳纖維國產化提速,多企業持續擴大產能。
根據《2021年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報告》數據,2021年全球碳纖維需求大約為11.8萬噸,中國碳纖維總需求約為6.2萬噸,佔全球總需求的52.9%,碳纖維進口量約為3.3萬噸,比例為53.1%,我國碳纖維長期海外進口依賴度較大。近年來碳纖維國產化成為主要政策扶持對象,尤其是新能源、航空、交通等下游市場應用逐步爆發,應用率不斷提升,市場需求量猛增,越來越多廠商開始在大絲束碳纖維領域猛擴產能。例如吉林化纖系目前碳纖維有效產能約為2.5萬噸,7月初又啟動年產6萬噸碳纖維項目,總投資為103億元;新疆隆炬新材料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60億元,建設大絲束碳纖維年產5萬噸項目,預計今年年底有效產能達到5000噸。
大絲束碳纖維風電需求兩頭在外,長期看碳纖維替換玻纖為未來風電領域主要增量。
從終端應用看,風電葉片是碳纖維主要應用領域,其中以大絲束需求為主。2021年全球風電葉片碳纖維需求約為3.3萬噸,佔總需求的28%,我國風電葉片碳纖維需求約為2.3萬噸,佔我國總需求的36.1%,但我國需求主要體現為碳梁代工,實際運用以海外風電龍頭維斯塔斯為主。換算成實際需求,2021年我國風電廠家碳纖維用量約不到5000噸,海外風電廠商用量為3.2萬噸,國內實際需求佔比僅為15%。根據克拉克森數據,當前我國海風裝機容量已經達到全球海風裝機容量的45%,2021年新增裝機容量在全球佔比已經超過80%,是主要的海風增量市場。隨着陸風向海風的轉移,風電葉片大功率和大型化是必然趨勢,而玻纖將無法適用於大尺寸葉片,碳纖維對玻纖的替換將成為風電葉片碳纖維增量的主要增長極。今年7月19日維斯塔斯拉碳纖維葉片核心專利拉擠工藝到期,未來碳纖維產業鏈有望降本提效,碳纖維長期看需求放量確定性高。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中復神鷹、精功科技。
中復神鷹是國內高性能小絲束碳纖維龍頭,下游應用領域包括碳/碳復材、壓力容器等。根據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收入和淨利潤同步大幅增長(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95.88%至115.75%;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101.26%至121.78%,業績增長超預期,根據新股組預計,隨着公司新增產能釋放及下游需求保持景氣的共同推動下,2022年公司全年業績保持高增速確定性較高。
精功科技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整線的廠商,目前企業碳纖維成套生產線以12K、24K、48K及以上原絲為原料,具備年生產1千噸以上碳纖維生產能力,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當前公司碳纖維整線業務佔比超過50%,公司為吉林系、寶旌系、新疆隆炬等企業的設備主要供應商,未來潛在訂單充足,業績爆發確定性強。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王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