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10-22 15:07
編輯:Judy
一、一周大盤迴顧(10.17-10.21)
恆生指數本周跌2.27%,報16211.12點周中續刷近11年來新低;恆生科技指數本周跌3.28%,報3101.37點;國企指數本周跌1.99%,報5517.44點。
上證指數本周跌1.08%,報3038.93點;深證成指本周跌1.82%,報10918.97點;創業板指本周跌1.6%,報2395.16點。
道瓊斯指數本周漲4.89%,報31082.56點;納斯達克指數本周漲5.22%,報10859.72點;標普500本周漲4.74%,報3752.75點。
相關閲讀:陸港通每周覆盤丨北水加倉港股逾34億港元!騰訊、美團獲增持
二、市場熱點回顧
10月19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李家超宣讀上任后首份施政報告稱,將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港交所於明年修改上市規則,為尚未達到利潤和交易要求的先進科技企業融資提供便利。此外,港交所 $00388.HK 計劃重振GEM(創業板)市場,為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提供一個有效的融資平臺。
港交所隨后刊發諮詢文件,建議擴大香港現有上市制度,允許特專科技公司來港上市,並就此徵詢公眾意見,為期兩個月。新規則將適用於五大特專科技行業的公司: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及新食品及農業技術。
相關閲讀:港交所擬修改科技公司上市規則,涉5個行業,未商業化公司上市市值門檻150億港元
10月19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宣讀上任后的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涉及金融、人才引進等方面。報告中表示,加強互聯互通,全速落實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早前宣佈支持的一系列互聯互通安排,包括今年內提交條例草案,寬免雙幣股票市場莊家交易的股票買賣印花税以優化人民幣股票交易機制,並儘快完成兩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北向通」的準備工作。
相關閲讀:李家超《施政報告》:加強互聯互通,今年內提交豁免股票買賣印花税條例草案
10月20日晚間,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宣佈,2022年10月20日,中證金融決定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調整后各期限檔次的費率具體為:182天期為2.10%、91天期為2.40%、28天期為2.50%、14天和7天期為2.60%。旨在滿足證券公司低成本融資需求,促進合規資金參與市場投資,維護我國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0月17日,為進一步提高外資投資A股的便利性,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外資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的兩項政策,即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參照境內公募基金按產品計算持有證券數量,豁免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相關思路和措施已基本明確,正在履行相關程序,條件成熟時將依法公佈實施。
10月19日乘聯會發布2022年10月1日至16日乘用車市場周度分析,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6日,乘用車市場零售69.3萬輛,同比去年下降3%,較上月同期增長1%;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70.0萬輛,同比去年增長6%,較上月同期下降11%。
9月底,中國人民銀行接連兩天出臺降低首套房貸利率的政策,包括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階段性放寬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自上述政策發佈后,已經有湖北、雲南等多個城市的首套房商貸利率降至4%以下。
近期摩根大通、資本集團等公佈了旗下基金截至9月底的持倉情況,兩者都不約而同加倉了中資互聯網股票。
此前小摩在重新審視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短期和長期基本面前景后,全面上調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評級以及目標價。隨后,摩根大通旗下中國股票基金持續增倉互聯網股票,騰訊 $00700.HK 、阿里巴巴 $09988.HK 、京東 $09618.HK 等均受其青睞。
相關閲讀:堅定看多中國資產!外資巨頭持續增持中資互聯網股,釋放什麼信號?
據悉,第四屆華為開發者大會將於11月4日-6日在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舉行,此前幾屆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曾推出鴻蒙系統、華為鴻蒙2.0等。
三、公司熱點回顧
10月18日,比亞迪股份在港交所公告,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91億元-95億元,同比增長272.48%-288.85%,第三季度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333.60%-365.11%。同日,文件顯示貝萊德對比亞迪股份 $01211.HK H股的持股比例從6.21%降至5.85%。對於減持的具體原因,比亞迪方面迴應:「公司曾嘗試與股東溝通,但並未瞭解到任何實質性的信息,減持是股東的自由選擇。」
此前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再次減持171.6萬股比亞迪股份,據統計已累計減持1786萬股。截至目前,巴菲特持有2.0714億股比亞迪股份,佔比亞迪股份港股總股本的18.87%。
相關閲讀:比亞迪盈喜后遭貝萊德減持,最新迴應來了!外資增減持新勢力背后因素為何?
財報前瞻 | 比亞迪業績預喜卻遭外資減持!機構:看好公司「量價利」齊升
10月19日,港交所 $00388.HK 發佈最新業績報告,公司第三季收入及其他收益為43.18億港元,較2021年第三季下跌19%;股東應占溢利為22.63億港元,較2021年第三季下跌30%;2022年首三季主要業務收入為136.02億港元,較2021年首三季所錄得的新高紀錄下跌13%。
港交所CEO歐冠升表示,第三季推出ETF納入互聯互通合資格證券、開始籌備「互換通」、以及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及市場優化措施。這些都為我們業務和市場未來長遠的可持續發展與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閲讀:成交低迷交易下滑,港交所未來怎麼走?機構觀點一文睇全
10月22日,長城汽車公佈了Q3業績:公司三季度營業收入約373.46億元,同比增長29.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5.6億元,同比增長80.74%。
公司此前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A股,回購數量2000萬股—4000萬股,回購資金上限為18億元,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及/或股權激勵計劃。
10月18日晚,紫金礦業公告稱,將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出資3.6億美元,收購核心資產為南美洲蘇里南Rosebel金礦項目的相關標的。根據公告,Rosebel金礦為南美洲最大的在產金礦之一,此前公司斥資近40億元收購瑞銀礦業30%股權,提升黃金資源儲量。
10月21日,公司發佈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41.91億元,同比增長20.84%,淨利潤166.67億元,同比增長47.47%,基本每股收益為0.64元。
10月20日中國移動公告稱,2022年首3季度,集團營運收入達到人民幣7235億元,同比增長11.5%;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985億元,同比增長13.0%,股東應占利潤率為13.6%,比上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盈利能力保持領先水平。
相關閲讀: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季報:移動業務用户數雙雙淨增超1700萬戶 5G滲透率近60%
10月17日,天齊鋰業發佈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2至169億元,同比增長2768.96%至3089.8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為142至158億元,同比增長11747.89%至13060.33%。
中國海洋石油 $00883.HK 公告稱,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人民幣1078億元到1098億元,同比增加約104%到108%。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抓住油價上漲有利時機,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增儲上產、提質增效取得積極成效,油氣產量再創歷史同期新高,成本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高。
10月19日,復星國際公告公司擬向沙鋼集團160億元出售目標公司60%股權,公告並未提及目標公司名稱,但根據多個持股關係,該目標公司鎖定為此前傳聞的南鋼股份(600282)控股股東——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南鋼聯合);公司股票於10月20日復牌。
10月20日,李寧股價跌5%,周內已跌超13%,市值蒸發超200億港元。此前公司發佈2022年冬季款棉服,設計問題引發的輿論風波持續發酵。
公司在19日盤后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運營情況。公告顯示,零售方面,李寧(不包括李寧YOUNG)在整個平臺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10%-20%中段增長。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下周進入財報集中披露期,其中匯豐控股、中國平安、藥明康德、中國海洋石油、天齊鋰業、比亞迪、復星醫藥等值得重點關注,暫無新股上市。
經濟數據方面:
周一:美國Markit製造業/服務業PMI初值、歐元區製造業PMI初值;
周二:中國香港貿易帳、美國FHF房價指數月率、美國S&P/CS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年率、美國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美國里奇蒙德聯儲製造業指數;
周三:美國新屋銷售總數年化、美國當周EIA原油/汽油庫存;
周四:美國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初值、美國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季率初值、歐元區歐洲央行主要再融資利率;
周五: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月率、美國成屋簽約銷售指數月率、美國個人支出月率、美國一年期通脹預期、日本失業率、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