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20 14:40
近日推出濃烈「太君」氣息的新款服裝后,李寧(02331.HK)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機漩渦當中,這也讓李寧辛苦打造了數年的國潮品牌幾乎毀於一旦。
在香港資本市場上,李寧點燃了南下資金不太穩定的情緒。
從10月17日輿論危機開始發酵當天,至10月20日早盤收盤,李寧股價慘遭重錘,南下資金紛紛逃離。
10月17日當天,李寧股價盤中一度大跌超12%,最終收跌4.31%;10月19日及20日早盤,李寧輿論風波繼續傳導至二級市場,股價分別大跌6.45%及4.89%。短短不到4個交易日,李寧超過200億港元的市值灰飛煙滅。
挑戰消費者認知,不可取
2018年,李寧攜「中國李寧」品牌和「悟道」潮鞋亮相紐約時裝周,拉開了國潮新消費的序幕。
此后,「中國李寧」品牌橫空出世,登上運動國潮之巔。時裝走秀上那一抹中國紅,成功感染了一向鍾愛國貨的Z世代。藉此機遇,李寧實現了品牌煥新,高端之路越走越得意。
然而,在今年9月那一場秋冬新品秀中,秀場上李寧新款服裝的顏色由「中國紅」變成了「太君綠」。
從造型上看,上述這幾款新服裝確實很新穎。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説,無人對這種造型提起興趣。
更關鍵的是,那軍綠色的服裝、如同侵華日軍軍服的帽子,模特穿上后展現出了濃烈的「大佐」和「太君」氣息,令中國市場消費者心生抵觸。
沉寂一個月后,李寧的這場時裝秀不斷被輿論關注,最終引起巨大爭議,並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一度衝上熱搜。
激起消費者不滿的情緒,李寧近日在社交平臺上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是在所難免的。爲了平息這場風波,李寧官方在10月19日發佈致歉聲明,表示對近日出現的相關討論高度關注,並對相關涉及與造型帶來的困惑和疑慮表示歉意。但這次聲明,依然平息不了大眾的聲討和質疑。
遺憾的是,在消費者怒氣未散之際,李寧主管電商版塊的總經理馮曄卻「教育」起了消費者,暗指消費者沒文化,消費觀念存在誤區。他在社交平臺發表評論稱:我們的消費者,對於中國文化的沉澱,教育知識的傳承還是少了。同時我們應該自省,如何在正確引導消費者的過程中,避免更多的誤讀。
我們尚且不討論廣大消費者有無文化,消費觀念對與錯。這事放在國內消費市場上看,只要是消費者有情緒,對一個品牌出現了廣泛的排斥心理,那企業大可不必「教育」消費者,這是經商的大忌。畢竟,誰和消費者過不去,消費者就會和誰過不去,越是和消費者擡槓,就越容易引火燒身,何況這其中還牽連到了民族情緒。
南下資金也很「愛國」,對深陷輿論危機的李寧選擇了逃離。
上圖是港股市場近7日南向資金淨買入和淨賣出排行榜。李寧以3.96億港元的淨賣出金額名列港股市場第一,而安踏(02020.HK)則成為此次李寧輿論風波中的大贏家,近7日獲得4.79億港元的南下資金買入。
10月19日,是李寧遭遇南下資金拋售的重要交易日,當日南下資金淨賣出3.75億港元,其中賣出資金有7.69億港元,買入資金為3.94億港元。
服裝創新是把雙刃劍
在2015年之前,李寧因此前行業的庫存危機以及自身的戰略失當,經歷了長時間的內外交困,被安踏成功趕超。
2015年,體操王子、公司創始人李寧回到公司一把手位置,提出「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基本策略。而這個基本策略的重心,是大幅優化核心產品功能性和梳理產品線。此后,李寧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拓中高端市場,以奪回國內體育服飾市場的寶座。
2018年藉助紐約時裝周推出高端國潮品牌「中國李寧」后,李寧一炮而紅,確立了「國潮」開創者和引領者的地位,隨后眾多服飾品牌也紛紛在國潮領域下注。「國潮」的盛行,不但是本土品牌製造能力和競爭能力的一次重大突破,亦是宣揚中國文化的一次重大轉變,這為國貨崛起做出了很大貢獻。
品牌重塑成功,也令李寧的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道路上。
2018年以來,李寧發展一路順風順水,絲毫未受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公司營收由2018年的105.11億元穩步增至2021年的225.72億元,三年時間營收翻超一倍。
得益於品牌力和產品力的提升,李寧的近兩年零售流水整體表現亮眼,零售門店也穩步提升。
2020年三季度以來,李寧平臺零售流水多數都按年錄得雙位數增長,在國內四大體育品牌中成績耀眼。最新披露的2022年三季度運營狀況顯示,李寧銷售點(不包括李寧YOUNG)於整個平臺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10%-20%中段增長,整個平臺的同店銷售按年錄得高單位數增長,本年迄今公司淨增加166個銷售門店。
摩根大通在研報中表示,計及兒童業務的強勁增長50%,估計李寧今年三季度整體零售銷售增長近20%,表現跑贏同業安踏/Fila。
特步(01368.HK)和361度(01361.HK)也在運動國潮的大勢以及產品升級下,具備了增長韌性,今年三季度零售流水增幅也保持高增長。
這幾家品牌在國潮的道路上不斷推陳出新,如安踏相繼發佈了「李白」系列和「炙熱」系列鞋款,特步將秀場搬到了少林寺,而361度將國潮搬至了「太空」。
潮流、個性,以及講究文化精髓,對於服裝品牌來説都是產品升級的一道關,也是吸引消費者的有效營銷手段。但在市面上,不少企業因為過度追求創新,而忽略了消費者的感受,最后品牌形象落得一地雞毛。如今年江南布衣(03306.HK)兩度因為童裝詭異圖案事件而形象受損,股價大跌。
李寧此次新款服裝的設計,涉及到深刻的歷史仇怨,且帶有最鮮明特點的元素,與江南布衣一樣都把握不好設計邊界,以至於碰到了市場的雷區,而且是與自身人設完全對立的雷區,影響深遠。這也暴露了李寧在其管理、審覈以及管控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漏洞。
因此,如何在創新與可能引發爭議的獵奇思維之間做好平衡,也成為眾多品牌需要考慮的問題,不然再響亮的品牌名稱也會因此一朝被毀。
作者|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