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穩如阿斯麥,能抵擋管制嗎

2022-10-19 17:12


 

需求強勁依舊,營收、淨利雙超預期


 

10月19日盤前,阿斯麥發佈22Q3財報:本季營收同比增10.2%至57.78億歐元(指引51-54億歐元,預期53.9億歐元),毛利率為49%(受快速發貨策略影響,利潤率有所下滑,指引為49%-50%),淨利同比下降2.2%至17.02億歐元(預期14.2億歐元),攤薄后EPS為4.29歐元。

 

 

 

 

淨訂單額同比增44.4%至創紀錄的89.2億歐元,其中來自0.33 NA和0.55 NA EUV系統的訂單額達38億歐元。邏輯客户仍是新訂單的主要驅動力,佔到總訂單份額的77%。

 

 

由於通脹、消費者信心和經濟衰退等全球宏觀經濟風險,市場存在不確定性。雖然每個細分市場的需求動態開始出現分歧,但市場對ASML產品的總體需求仍然強勁。ASML正在繼續評估和關注美國有關出口的規則。根據初步評估,新的限制並沒有修改對從荷蘭運出的光刻機的規則,預計新規對公司的2023年整體出貨計劃的直接影響有限。(注:政策風險灰犀牛不能太樂觀,往后更大概率是加強不是減弱)

 

 

阿斯麥的絕對優勢來源於EUV系統的100%壟斷和在Arfi市場(90%)中的領先地位。隨着製程工藝的提升(包括邏輯芯片和存儲器),市場對EUV光刻機的需求明顯增加,預計到2025年,全球運行的光刻機中,EUV光刻機所佔的比例將超過60%。

22Q3,阿斯麥共交付12台EUV光刻機,部門營收達29.47億歐元,佔總營收比重51%。DUV光刻機ArFi(浸沒式)始終保持着穩定的需求量,成為阿斯麥第二大熱銷產品及營收的主要來源。22Q3 ArFi(浸沒式)DUV光刻機共出貨20台,貢獻了31%的營收。

 

 

目前的EUV光刻機還是NA 0.33技術的,下一代EUV光刻機將採用NA 0.55技術,據說成本高達3億美元,約合19億元。其中分為兩種,Twinscan Exe:5000系列主要用於工藝研發,產能輸出是185WPH,每小時生產185片晶圓,2023年上半年交付。量產型的NA 0.55光刻機是Twinscan Exe:5200,產能提升到200WPH,每小時200片晶圓,預計會在2024年下線,Intel的20A工藝正好是在2024年量產。

 

 

5月20日消息,據路透社,阿斯麥正在研發一款價值4億美元的半導體新光刻機,這款雙層巴士大小的機器重量將超過200噸,用於生產可覆蓋手機、筆電、汽車、人工智能等電子設備的下一代芯片。ASML計劃到2020年代末將這款設備作為公司旗艦產品,原型機有望於23年上半年完成,最早25年將生產模型投入使用。

 

 

作為半導體供應鏈中最關鍵的公司之一,阿斯麥堪稱硅芯片的印刷機。雖然公司保持着最大產能的運行,但今明兩年的需求仍將超過供應,但將受到關鍵設備短缺的限制。

5月25日消息,半導體設備交貨時間已大幅拉長,零件交付延迟,半導體設備生產面臨中斷。據etnews報道,與往常相比,製造半導體所需的先進部件的交貨期(交貨時間)延迟了兩倍以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對半導體設備的需求猛增,同時海外零部件廠商反應迟緩,產能並無顯著提升,造成了零部件供應的瓶頸。由於鋁鋼等原材料成本上漲和設備半導體短缺,設備供應的惡性循環仍在繼續。在某些情況下,過去需要幾個月的設備交付期已超過兩年。隨着設備行業因需求激增而迅速增加產量,整個零件庫存耗盡。

阿斯麥預計,供應鏈約束計劃於今年年底前消失,最晚到23H1可解決。

 

 


 

管理層指引


 

預計22Q4淨營收為61-66億歐元(預期61.3億歐元);毛利率為49%;預計研發成本約為8.8億歐元,銷售與管理成本約為2.65億歐元。預計22年全年淨營收210.93億歐元(yoy+13.3%),毛利率接近50%。

據上季電話會,由於快速發貨量的增加,導致22年剩余時間公司約28億歐元的收入確認延迟至23年,因此,阿斯麥將22年全年淨銷售額增長20%(223億歐元)下調至增長10%左右(205億歐元)。

另外,考慮到收入確認的延迟、計劃提高產能相關的額外成本(公司計劃在22年交付創紀錄數量的光刻機)以及某些通脹趨勢,公司預計22年全年毛利率將在49%-50%之間。同時預計2020-2030年期間,營收CAGR(年複合增長率)將達約11%。

注:快速發貨策略指的是,跳過部分生產過程的測試環節,直接把設備運到客户工廠進行最后的測試和正式驗收。這也意味着這部分設備,在客户確認驗收前不會被確認爲公司的營收。

 

 

21年9 月投資者日上,阿斯麥預測,到2025年公司將實現營收約240-300 億歐元,毛利率在54%-56%之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