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比亞迪,請繼續嗨

2022-10-19 10:55

A股新能源板塊有兩個扛把子,一個是寧德時代,一個是比亞迪。

寧德時代(300750.SZ)的2022年前三季度預估業績發佈后,對其股價沒有產生太大的提振作用。

比亞迪(002594.SZ)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91億元-95億元,同比增長272.48%-288.85%,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度歸母淨利潤55.05億元-59.05億元,同比增長333.60%-365.11%。

關於業績增長的原因,比亞迪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強勁增長,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並持續強化,同比和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推動盈利大幅改善,有效地緩解了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壓力。

同時,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方面,雖然消費電子行業需求疲弱,但得益於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產品結構調整,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

10月18日,比亞迪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從現在這個時點來看,公司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市場銷量是比較樂觀的。對於碳酸鋰價格走勢,該工作人員認為,短期來看,這是一個供需錯配,長期來看鋰資源是不缺的,價格也會下來的。

封閉而健全的上下游產業鏈、三電一芯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一直都是比亞迪獨特的魅力,讓其躲過不少劫難,比如車載芯片的斷供危機、上游鋰礦價格飆升對造車成本的衝擊等。

當蔚來因為芯片而被迫停產的時候,比亞迪是自信的,當廣汽抱怨電池太貴而在給寧德時代打工的時候,比亞迪是有恃無恐的。

對於比亞迪這樣一家神奇色彩的企業,其股價近期的走勢卻是不如意的。

01 股價拿捏不穩的原因

受業績預告的影響,比亞迪的股價引發一陣騷動,截至10月18日收盤,港股比亞迪股份(01211.HK)漲幅6.22%,A股漲幅4.99%。

對二級市場的車企股而言,利好的因素不外乎:產銷量大增、淨利潤營收大增這些。

然而,比亞迪的9月產銷快報發佈后,銷量的利好對其股價的刺激作用卻相對有限。

近6個月的股價走勢如下所示:

比亞迪股價這一輪的下滑一方面與巴菲特減倉有關,一方面與股市大環境的頹勢有關。

巴菲特從8月24日開始減持比亞迪,9月1日再度減持171.6萬股比亞迪股份H股,套現約4.51億港元。

巴菲特的兩次減持均是發生在港股,兩次減持的資金量大,時間間隔小,而且是14年來的首次減持,對比亞迪的股價產生的負面衝擊可不小。

除了本身行為對股價的重挫,巴菲特一直都被封為股神,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市場分析、解讀,那些當初跟風巴菲特投資比亞迪的投資者們難免會心生疑問,懷疑巴菲特對比亞迪的初心變了。

因此,巴菲特減倉引發的跟風行為又是一股利空力量,對其股價又是一頓暴擊。

不妨簡單覆盤一下其股價軌跡,在6月初至8月底之間,比亞迪A股的股價(以每日收盤價來看)都在300元以上的。

儘管在6-8月之間股價走勢有些起起伏伏,但真正的大跌而是發生在8月末、9月初,正好與巴菲特的兩次減持的時間吻合。

因此,比亞迪的股價這一輪的下跌深受巴菲特的減持之害,而且只要這種利空的余溫不消散,股價就很難峰迴路轉。

比亞迪的另一個利空因素就是股市、全球經濟等大環境都不太好,即使是再優質的個股,也很難獨善其身。

這看起來有點牽強,但事實就是如此,比如前陣子千億市值的白馬股相繼被捶打,股價的下滑也是莫名其妙的,突發性的。

這種邏輯之下,即使是在產業層面高光時刻的比亞迪,也無法在資本市場俘獲投資者的內心了。無論是主力資金,還是散户,大家都在觀望。

其實在去年,比亞迪的股價連續增長、好幾次異動都是銷量數據拉起來的。如今卻不好使了,因為外在環境變了。

全球化,也是對車企估值的一大維度,近年來,國內車企紛紛出海,搏擊全球市場。比亞迪正逐步進軍海外市場,目前已在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區發佈車型。

02 搶灘歐洲大陸

就在此次業績的近日,暫停一屆的巴黎車展再次拉開帷幕。起源於1898年的巴黎車展是全球歷史上首個車展,也是全球五大車展之一,地位不言而喻。

比亞迪攜在國內市場表現火熱的唐、漢、元PLUS三款電動車型亮相。

爲了能更好的打開歐洲市場,建立品牌形象,比亞迪把元PLUS更名為BYD ATTO 3,而且把國內版本的「漢」更名為拼音形式「HAN」。

比亞迪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不止於產品的輸出,比亞迪還與全球戰略合作伙伴殼牌共同宣佈將為比亞迪歐洲車主提供更優質的充電體驗,包括向車主開放歐洲境內約30萬個殼牌充電樁使用權,實現了真正的全盤佈局。

殼牌集團全球零售業務執行副總裁柯一凡(István Kapitány)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與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合作,雙方將為歐洲乃至全球用户提供更便捷、安全和舒適的充電體驗,這將是雙贏的結果。」

比亞迪已經與歐洲多家優質經銷商達成戰略合作,為當地消費者提供備受市場青睞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及售后等一站式服務。

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足跡遍佈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座城市。

據相關爆料,比亞迪或最快從今年四季度開始在歐洲市場交付。此次巴黎車展算是一次前期的熱身。

歐洲車企眾多,勁敵強大,尤其是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等德系車,歐洲可以説是比亞迪進軍全球市場最難、最重要的關口了。

從消費端來看,歐洲當地的百姓經濟富裕,具備換車的能力與需求,且對新能源車的態度要比國內更加熱烈一些,而且,歐洲人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更加看重性價比,不盲目固守自己的品牌認知,對外來的汽車品牌包容性要強,理性的看待外來車。

「出海」不僅是向全球展示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和技術實力,更是尋求增量讓品牌「走出去」提升知名度,成為真正的全球品牌。

 作者|慧澤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