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能源綠牌範圍有變,比亞迪、理想們會否被誤傷?

2022-10-18 11:50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上,由於補能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電池技術及續航里程不夠,混合動力汽車就成了向純電動汽車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階段性產物。其中,插混(含增程式)汽車由於可油可電的靈活性,同時又具有電驅動的各種優勢,頗受整車企業和消費者喜歡。

時下,新能源汽車優惠政策逐漸退坡,插混(含增程式)汽車的綠牌優惠面臨取消,這種兼具節油能效與使用便利性的新能源汽車會不會被誤傷?大量上市這類車型的比亞迪、理想、華為等廠商銷量是否受影響?

01

插電混動綠牌取消 上海年后買車要多付9萬元

國家新能源汽車公告顯示,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此前,上海市對於這三類新能源汽車都給予免費綠牌政策。但從明年1月起,上海將取消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免費綠牌福利,按油車規則拍賣牌照。據悉,目前上海個人車牌拍賣價約9萬元,也就是説,同樣買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明年買上牌費用將比現在買多付9萬元。

最近兩年來,插電混動車型迎來快速增長。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插電混動型(PHEV)車型零售銷量為54.5萬輛,同比增長171.3%,2022年1-7月,PHEV車型零售銷量快速增長至62.6萬輛,同比增長190.5%。具體到上海地區,有統計數據顯示,插電混動在上海地區乘用車銷量的佔比已經達到了12.4%,遠高於全國5.3%的平均水平。

儘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上海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純電動汽車纔是上海未來的發展重點,最近發佈的《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顯示,到2025年,上海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佔比要超過50%。

作為向純電動車型發展的過渡性產品,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在上海失去政策優惠也就在預料之中了。

02

比亞迪、理想們會否被誤傷?

「存在即合理」,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上,插混(含增程式)汽車能脫穎而出,背后自有它的道理。

插混(含增程式)汽車既配備有燃油發動機,又有大功率電機,但與傳統混動「以油為主」的設計不同的是,它是一種「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大功率電機驅動、大容量電池供能、內燃機為輔。簡單來説,插混(含增程式)新能源汽車可以加油、充電兩種補能使用,在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地區,插混(含增程式)汽車有助於降低消費者補能焦慮,比純電動汽車使用體驗好;而由於採用電機驅動,它又具有比燃油車更好的加速性能和駕駛體驗。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就對增程式電動車極力推薦:「現在買燃油車不如買增程車。」他以自己的開車體驗為例指出,即便把問界M7當作燃油車用,百公里油耗大概五六升,比他之前開的保時捷卡宴能省一半多,且加速性能遠高於保時捷卡宴,也即實現了「一半的油耗,一倍的加速性能」。

插混(含增程式)汽車在市場上的大賣讓車企紛紛推出新款車型,這其中既包括傳統車企,如比亞迪、長安、吉利、廣汽、五菱等,也有造車新勢力,如理想、華為與賽力斯的AITO問界、哪吒汽車、自遊家汽車等。

而取消綠牌政策會否對這些「叫好又賣座」的插混(含增程式)汽車造成誤傷?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上海的實際情況來看,如果明年新政落地實施,短期內會對插混(含增程式)汽車在上海市場的銷售造成一定影響;從全國市場來看,影響不會很大。因為一直以來,插混(含增程式)汽車在很多城市其實並沒有享受到同純電動車一樣的優惠政策。

例如在北京,插混(含增程式)汽車儘管都可以上綠牌,但享受的優惠政策卻與純電動車不同。北京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規定,只有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才能享受北京當地的補貼,限行規則也同樣適用。因而理想ONE汽車等在北京地區還是要等同燃油車搖號,也無法獲得北京地區的新能源車輛補貼,與燃油車一樣要受尾號限行影響。

可見,綠牌優惠政策的取消不大可能對已經經受住市場洗禮的插混(含增程式)汽車的銷售帶來明顯影響。

03

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

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過去多年的政策扶持與引導,隨着保有量和滲透率的超預期提升,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的新發展階段。

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各類補貼與扶持政策的收縮、退出,早已是大勢所趨,迴歸市場競爭纔是發展的主流。

例如從2013年開始實施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最近幾年來一直在消減補貼力度,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幅度較去年就退坡30%。根據《關於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於2022年12月31日終止,從明年起,購買新能源汽車大概率將不再享有購置補貼。

加之此次上海取消插混(含增程式)新能源汽車綠牌優惠,或給全國其他城市帶來示範效應。接下來的幾年,可以預見,新能源車企將面臨優惠政策不斷消減的持續狀況。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取消混動車型的綠牌資格,對插電混動和增程式電動車影響不大。「這就是逐步迴歸正常的產品政策,」他指出,「目前的充換電基礎設施和電池技術可以支持一步到位向純電動車遷移,充電焦慮已經在改善。」

但從整體滲透率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顯然,距離插混(含增程式)新能源車的淘汰相去尚遠。在純電動路線還在建設期的當下,車企「多條腿走路」是非常明智的選擇,而純電、插混(含增程式)甚至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汽車共存的市場格局將是未來幾年的常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