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10-15 17:39
上周市況
美國公佈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8.2%,稍多預期8.1%,唯比上月8.3%輕微回落。按月上升0.4%,遠高過預期升0.2%及8月升0.1%。撇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按年升6.6%,同高過預期6.5%及上月6.3%,並升至近40年高位。按月升0.6%,亦高過預期0.5%,唯跟8月持平。再公佈9月份生產物價指數PPI按年上升8.5%,稍多預期8.4%,但少過8月的8.7%。按月升0.4%,高過預期0.2%及上月負0.2%。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PPI,按年升7.2%,略低預期7.3%,唯跟上月持平。按月升0.3%,符合預期,及跟8月持平。
數據仍保持強勁,更齊高於預期,反映極高的通脹問題根本未曾解決。美匯指數即見急彈至高位113.93。債券息率同跟隨向上抽升,10年期國債息率直衝上4釐,高見4.08釐,創出自2008年以來新高。2年期亦高見4.54釐,為自2007年以來首次。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內的利率期貨顯示,11月加息0.75釐的機會率高達94%。更出現加息1釐的機會率有6%。美股再次出現過山車式的上下,指數早段齊創出年內新低。
隨后有支持再急彈倒升。道指高低波幅超過1,500點。最后齊升至近高位收市。通脹數據已反映事實,但美股相信僅是急彈吧,估計仍有很大機會再創新低。
年內首三季A股市場內的新股認購總額超越4,370億元人民幣,更成為全球發行新股最大規模的股票市場。當中科創板籌集資金2,106億元,佔48.19%。創業板集資1,458億元,佔33.37%,余下806億元是屬於主板的籌集金額。同時帶動4家國內投行成功踏入全球十大股票承銷商的排名榜上。
排名首位為中信証券、中金排第四、中信建投及海通証券分別排第八及第十。在A股市場的科技上市公司,越見重視科技創新,在研發的投入亦越見增加。在超過4,600家上市公司中,每家的研發開支平均投放超過2.86億元人民幣,累計更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資金的大量投入,也造就出知識產權也大幅增加。專利知識產權合共超過129萬件,跟10年前比較,急增超過3倍。
在科創板和創業板的上市公司有近8成是屬於民營企業,行業中包括電力設備、醫藥生物、自動化設備、國房軍工、計算機及電子等。深圳交易所內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公佈有醫藥科技股通過首次公開招股。首家是萬邦醫藥科技,集團主營業務是研創及改良新葯,和仿製藥物的開發至臨牀研究等一站式服務平臺。其次為凱實生物科技,是一家生命科技內的儀器研發、製造及銷售。最后一家是儒競科技,集團重點業務是電子、電力及電機控制領域之綜合產品研發和生產。
港匯指數再度觸及兑換保證7.85,造就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在市場承接116.97億港元沽盤,金額為自8月上旬以來最大規模的撤走資金。到10月14日,銀行體系內的結余將回落至1,066.05億港元。自年內5月中,金管局累計已承接超過2,316.79億港元。(992)聯想集團早在7月份,成功發行6.25億美元的綠色債券,為到目前為止全球最大金額,和首次發行的科技行業ESG債券。這隻綠色債券由9月開始,分別被納入標普綠色債券指數,和彭博MSCI綠色債券指數。指數是衡量ESG基金在全球重要的基準之一。反映出集團的ESG承諾是獲得各評級機構的認可,更有助公司提升在債券市場上的流動性。
(1299)友邦保險在3月時公佈推出百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準備在3年內,在公開市場上回購公司股份。到現時為止,已累計回購超過113次,購買股份超過2.31億股,涉及金額也超過179億港元。集團表示,回購公司股份,可以提升股東回報、保持財政實力、增加靈活性,和保留現金作儲備用途。雖然推出持續的回購,但股價仍見日創新低,在9月底更創出52周新低64.10元。
本周焦點:(2660)禪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集團主要業務是在國內從事手機遊戲之開發、經營及發行。是內地一家手機遊戲開發商及營運商。重點關注於棋牌,及相關休閒手機遊戲。集團同時為第三方遊戲開發商提供發行服務,及以聯手發佈形式共同營運開發的手機遊戲。並提供營銷、推廣、運行、計費及客户服務。在2018年5月開始,為客户提供經營遊戲內的廣告服務。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之半年度業績為營業額6.2億元人民幣,增長39.5%。股東應占盈利則大幅上升62.6%至2.37億元人民幣。期內整體毛利率微跌0.4個百分點至64.5%。集團所有遊戲皆採用免費模式營運,主要在銷售可增強遊戲體驗的虛擬產品而獲取收入。並通過社交網站平臺、在線應用店、遊戲門户,及移動設備製造商,如華為、Oppo及Vivo 等第三方發行平臺推廣遊戲。期內推出兩款新版的海外遊戲,合共擁有43款自主開發的遊戲,及7款跟第三方合作開發的遊戲。當中分別有18款牌類遊戲,17款棋類遊戲及15款其他相關休閒遊戲。累計擁有13.83億個註冊玩家,每月付費用户超107萬個。期內虛擬物品 ARPPU 增加至82元。
集團未來的發展策略,將投放更多資源在重點的棋、牌遊戲之創新及優化。持續更新遊戲產品,以豐富新媒體推廣渠道的內容,可望能夠滿足市場及用户需求變化。持續發揮集團核心競爭力,深入探索及發展海外遊戲市場的機會。跟不同團隊積極合作,以拓寬業務邊界和新領域。可於現價1.42元附近買入,中長線可見2元,跌穿1.10元止蝕。
后市展望
美匯指數的強勢,造就多國非美元貨幣齊見貶值。因此各國央行在近期齊拋售美國國債,兑換成現金后準備捍衞自家貨幣。到上星期為止,多國央行合共賣出超過290億美元美國債券,更連續4個星期減少,累計沽出金額高達810億美元。更創出自2020年3月以來最大流出金額,導致目前外資持有美國債券減少至2.91萬億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聯同盟友OPEC+同意由11月開始減產,更遠倍於原先的估計,消息刺激油價連升6日,紐約原油曾高見93.64美元。而布蘭特期油更高見98.76美元。齊創周內新高。
美股內企業,將踏入公佈業績周期,但各券商皆認為難見佳績。因目前的極高通脹似不見回落、央行的收緊貨幣政策、聯儲局的大幅度加息等行動,經濟衰退已漸見成定局。企業亦因此而構成勞工成本上升、供應鏈的不穩定,及現金流的緊張等。
近期亦有公司率先發出盈警,表示在收入或盈利,皆預期下跌。對行業前景也浮現出頗悲觀的態度。更見有投資者,甚至是散户,齊將持有的股票或債券轉為現金。上星期便出現大量現金流入,為近兩年半最大總額。也反映出大量的股票及債券齊遭拋售。造成當地的投資銀行、大型券商、基金經理及投資者罕有地齊對美股前景感覺憂慮。皆預期美股仍有不同幅度的下跌空間。
國內人民銀行自推出數字人民幣試驗后,已成為央行貨幣重要比支付系統。在升級后的可編程式內,通過智能制定支付,可以用於消費紅包、零售銷售、政府補貼或預付資金更具完善。同時也可以在多個不同行業應用,包括餐廳旅遊、批發零售、教育醫療,及公共服務等。已在15個省市的試驗中成功3.6億筆的交易,總額超越千億元人民幣,可應用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商店鋪超過560萬家。以此模式而進行的跨境結算,年內首季巳高達22.35萬億元人民幣。在A股市場內的數字貨幣股份,或相關概念的板塊齊見升幅。個別股份股價更見累升超過1成。
國內的新能源行業,不論在新技術或在A股市場上的市值,皆見大幅增長。行業政策或市場上需求,光伏行業已見高速的發展,更成為領先優勢的新興產業。目前正面對新一次的能源轉變,由以往的石油、煤炭或天然氣為主的化石能源改變成為可再生能源。大型光伏發電成本下降85%、陸上及海上發電成本分別下調56%及48%。在產業上的技術已達到水平之上,產品製造更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兩者皆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在2012年,A股市場上的新能源股份總市值7,784億元人民幣,到今天已增值至超過4.64萬億元人民幣。
目前監管機構正繼續在多個互聯互通項目上作深入的討論,當中包括容許外國企業可納入港股通以供國內投資買賣、個別港股通股票新增人民幣交易櫃枱,及增加推出國債期貨等。目前重點推進是准許外國公司可以納入滬深港通內,給予國內投資者可以購買國際企業的股份。更可藉此吸引更多國際公司到香港交易所上市。
恆指自踏入10月份,曾有日強勁的抽升超過千點收市,最高見18164。隨后弱勢呈現,連跌6日,累跌超過1,600點。連跌6日后終見反彈。恆指周內曾創新低16389,已漸迫近2011年的低位16170。A股市場假后復市,北水的持續流入,也未能挽回弱勢。
恆生科技指數曾高見3709后,亦跟跌6日,累計也跌近500點,昨日亦創出自推出以來的紀錄低位3155。跟2021年的超越11000比較,累跌超過7成。主要是加息周期展開,科技及新經濟的股份受壓極重。估值雖見超值,唯欠缺吸引。周內連跌4日,累跌超過1,152點。而恆生科技指數亦累跌超過333點。日平均成交額仍是不足千億,僅972億港元。
欄目簡介
盛言牛熊:華盛通美港股觀點類欄目,精選主流財經媒體和意見領袖評論。即時分析行情熱點,揭示投資機會,縱論宏觀大勢。
作者簡介:
Louis:華盛資本證券資深股票、期貨及資產管理持牌人,證監會註冊負責人員;從事證券、期貨及資產管理行業超過30年,於香港經濟通撰文15年;曾為多家企業設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資回報率約12%。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