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10-15 17:23
- 嗶哩嗶哩有望進入港股通投資範圍
- 騰訊回購再度加碼!回購金額陡然增至6億港元
- 比亞迪: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01259輛,同比增183.07%
- 中遠海控:前三季度淨利同比預增43.73%
- 下周港交所、中國電信公佈財報
一、一周大盤迴顧(10.10-10.14)
二、市場熱點回顧
節前央行給出的重磅利好,正在全國各地不斷落實中。十一假期復工后,多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紛紛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規定,相應調整所在省市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住房貸款利率。據記者整理,目前已有杭州、無錫、鄭州、南寧、石家莊、天水、吉林、瀘州、襄陽、宜昌等多個城市發佈相關公告。除了下調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外,國慶節前一套政策組合拳還包括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及居民換購住房享個税退税優惠等。
本周醫藥板塊開啟強勢反彈,百濟神州港股近兩個交易日漲22%,10月14日午后,榮昌生物漲超16%,康方生物、信達生物漲超15%。10月12日,國家醫保局官網連續公開80項對全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的建議、提案的答覆。其中不少答覆意見釋放了利好信息,體現了國家醫保局進一步支持創新葯發展的態度,也由此引發市場積極反應。開源證券分析稱,預計三季度CXO、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板塊業績環比同比將持續改善,四季度板塊有望迎來估值切換。
拓展閲讀:醫藥股反攻急漲!兩大千億龍頭齊發利好,板塊觸底反彈時刻要來?
公司13F報告顯示,截至9月30日,每日期刊的美股持倉市值為1.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2億元,較上一季度末的1.75億美元有所降低。最引人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位列第三大重倉股,持倉約30萬股未有變動,持倉市值2399.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2億元,佔總持倉比為14.68%。早在去年一季度,芒格首次建倉買入阿里巴巴,用超19%的倉位長線佈局。不過隨后,阿里股價開始震盪下跌,芒格也開啟「越跌越買」模式。
段永平年內 5 次增持騰訊,騰訊年內 75 次回購「中國巴菲特」 段永平今年至少 5 次買入騰訊。10月13日,騰訊股價今日再度跌破250港幣,知名投資者段永平今日(13日)上午9點左右再度出手以32.05美元買入10萬股騰訊ADR,耗資約2500萬港元。段永平曾在2月、3月、4月、8月四次加倉騰訊。
拓展閲讀:股價膝蓋斬,騰訊「倍投」加碼回購!段永平喊話:繼續買入!
10月11日,港交所CEO歐冠升發網志表示,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幣交易櫃檯,可以讓內地投資者選擇以港幣報價或者人民幣報價來參與港股交易,將簡化結算流程,降低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的匯兌成本,有望吸引更多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這一舉措也有助於擴大人民幣雙向跨境資本流通的渠道,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爭相發力人民幣業務之際,人民幣櫃檯的推出使香港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騰訊控股10月13日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 耗資6.02億港元,購回241萬股。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回購金額陡增增大,以前單日回購額基本維持在3億港元至3.5億港元之間,昨日回購額增至6億港元,今日再度回購6億港元。截至目前,8月以來騰訊共進行38次回購,共計回購4764萬股,耗資138.7億港元。
拓展閲讀:騰訊連續38個交易日回購股票,累計耗資超138億港元
滬深交易所表示,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下稱《實施辦法》)等業務規則規定,WVR公司由在港第二上市轉換為主要上市后,可以依照規則在考察日對其進行考察,符合《實施辦法》第六十五條、六十六條和六十七條等規定條件則納入港股通。「以嗶哩嗶哩為例,該公司於2022年10月3日轉換為主要上市正式生效后,可以按《實施辦法》有關規定納入港股通股票考察範圍,因其在聯交所上市已滿6個月及其后20個港股交易日,屬於《通知》規定的第二種情形,所以考察日應當為下一個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定期調整生效日前的第2個港股交易日(2023年3月)。」滬深交易所稱,屆時將按照《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考察,符合納入條件則將其納入港股通股票。
拓展閲讀:嗶哩嗶哩等WVR公司在港主要上市后,符合條件可納入港股通
10月12日晚間,百濟神州公告稱,在全球3期頭對頭ALPINE試驗的終期分析中,經獨立評審委員會(IRC)及研究者評估,百悦澤(澤布替尼)對比億珂(伊布替尼),達到無進展生存期(PFS)的優效性結果。由此,澤布替尼成為全球首個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中,「頭對頭」對比伊布替尼,在PFS方面達到優效性的BTK抑制劑。
藥明康德(02359.HK)公告,公司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人民幣2,839,456.18萬元,較2021年前三季度的人民幣1,652,136.94萬元,同比增長約71.87%。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人民幣737,791.39萬元,較2021年前三季度的人民幣356,222.69萬元,同比增長約107.12%;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人民幣623,217.27萬元,較2021年前三季度的人民幣310,620.27萬元,同比增長約100.64%。
拓展閲讀: 港股風向標 | 料Q3營收破百億,藥明康德盤中升7%!交銀看好比亞迪股價翻倍
中遠海控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972.0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約43.73%。前三季度,國際集裝箱運輸供求關係較為緊張,主干航線出口運價總體保持高位運行。
BOSS直聘向香港聯交所遞交雙重主要上市申請。摩根士丹利、高盛擔任聯席保薦人。雙重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BOSS直聘將成為同時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
三、公司熱點回顧
比亞迪: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1259輛,同比增183.07%;本年累計銷量為1180054輛,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49.56%。公司2022年9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8.610GWh,2022年累計裝機總量約為57.493GWh。
港股醫藥股周內逆勢反攻
協鑫科技(03800)發佈公告,就實物分派向合資格股東分派的實物分派股份的股票已於2022年10月11日(星期二)以郵寄或派遞服務方式派發至公司股東名冊所示合資格股東各自的地址,風險由彼等自行承擔。
紫金礦業公告,擬出資39.845億元收購山東瑞銀礦業發展有限公司30%股權,瑞銀礦業持有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瑞海礦業持有山東省萊州市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100%權益,該金礦為近年國內最大金礦,保有金資源量562.37噸,平均品位4.20克/噸。
洛陽鉬業官微發佈聲明稱,「注意到網上流傳關於我司在剛果(金)TFM公司的傳言。對此,我司嚴正聲明:所述純屬謠言。目前TFM公司生產經營正常,混合礦新擴產項目正按計劃順利推進中。」
繼9月底官宣進入歐洲市場和此前已宣佈的日本、東南亞等市場后,比亞迪在以印度為代表的南亞市場再落一子。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獲悉,比亞迪印度分公司已經考慮在印度建第二個工廠,並將在適當的時候對外公佈相關消息。此前一日,比亞迪在印度正式推出純電SUV ATTO 3(國內為「比亞迪元PLUS」),並承諾首批500輛將從2023年1月開始交付。
小鵬汽車-W發佈公告,該公司於2022年10月11日根據2019年股權激勵計劃發行4萬股A類普通股以滿足限制性股份單位。
蔚來宣佈進入德國、荷蘭、丹麥及瑞典市場,併爲四國用户帶來ET7、ET5以及EL7三款車。目前,三款車只為當地用户提供訂閲方式,暫無整車購買選項。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對此表示,車輛最終會變成服務,因為其歸根到底是消費品。
名創優品(09896.HK)宣佈,於2022年9月29日,在公司於2021年12月採納的股份購回計劃到期后,董事會已授權及批准一項新股份購回計劃,根據該計劃,公司可自2022年股份購回計劃獲批當日起計12個月期間內在公開市場購回最多價值1億美元的公司流通在外普通股及代表其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份。公司預計將利用其資產負債表中的盈余現金為2022年股份購回計劃項下的購回事項提供資金。
中國平安(02318.HK)發佈公告,2022年1-9月,公司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220.2385億元、3552.9361億元、160.8236億元、108.6927億元,合計人民幣約6042.69億元。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公佈2022年9月各主要產品出貨量。2022年9月,於光學零件分部,玻璃球面鏡片出貨量193.7萬件,同比下降51.8%;手機鏡頭出貨量9556萬件,同比下降27.9%;車載鏡頭出貨量767萬件,同比增長53.2%;其他鏡頭出貨量949.3萬件,同比下降15.2%。於光電產品分部,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3693.3萬件,同比下降31.2%;其他光電產品出貨量473.9萬件,同比下降10.9%。同時,顯微儀器當月出貨量3.36萬件,同比增長40.7%。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下周將有多家港股公司發佈重磅財報,包括周三的港交所,周四的福耀玻璃、中國電信和招金礦業。 新股方面,潤歌互動將於下周一掛牌上市,飛天雲動將於下周二上市。
經濟數據方面留意:
周一:中國貿易收支 (9月)
周二:固定資產投資 (9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三季),工業生產指數(9月)
周三:英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9月)
周四:中國央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美聯儲褐皮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