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14 16:20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陳鋒 見習記者 邱利 北京報道
美股持續下跌的背景下,「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旗下投資集團Daily Journal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13F報告,披露了最新美股持倉情況。報告顯示,整個三季度,芒格持倉沒有任何變動,也就意味着,第三大重倉股阿里巴巴一股都沒賣。
芒格旗下投資集團最新持倉曝光
資料顯示,每日期刊公司(Daily Journal)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億萬富翁芒格是公司「靈魂人物」,98歲高齡的芒格在今年已宣佈卸任每日期刊董事長一職,不過依然留在董事會,繼續履行負責公司證券投資組合等職責。
公司13F報告顯示,截至9月30日,每日期刊的美股持倉市值為1.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2億元,較上一季度末的1.75億美元有所降低。僅持有5只股票,其中3只是銀行股,即美國銀行、富國銀行、合衆銀行,分別為第一大重倉股、第二大重倉股、第四大重倉股,可見芒格依然對銀行股情有獨鍾。還有1只韓國的鋼鐵股,浦項鋼鐵位列第五大重倉股,持倉市值較低,僅為35.7萬美元,佔總持倉比僅為0.22%。

最引人注意的是,中國互聯網龍頭阿里巴巴位列第三大重倉股,持倉約30萬股,持倉市值2399.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2億元,佔總持倉比為14.68%。
一季度砍倉阿里過半驚動市場
芒格的阿里持倉緣何成為市場焦點?芒格曾在今年一季度對阿里進行大幅減倉,砍掉50%倉位,導致市場恐慌,要知道芒格是阿里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
早在去年一季度,芒格首次建倉買入阿里巴巴,用超19%的倉位長線佈局。不過隨后,阿里股價開始震盪下跌,芒格也開啟「越跌越買」模式。截至去年底,芒格旗下投資集團增持阿里至60.2萬股,在此過程中,阿里股價已從最高270美元下跌至110美元,年內累計下跌48.96%,芒格投資賬面浮虧也接近50%。
最新報告顯示,截至9月30日,每日期刊持有阿里市值2399.7萬美元,環比跌32.35%,平均成本為185.71美元,而截至10月13日收盤,阿里報75.01美元,今年以來累計下跌36.85%,估值重返歷史底部。

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股票下跌跟大環境有關,過去美聯儲前四輪加息,每一次都引發全球市場波動。今年僅加息了五次,就共計加300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達到3%,這樣的力度和速度是有史以來最快的一次,可以説加息步伐非常激進。
截至10月13日,納斯達克指數年內下跌31.93%。鄭磊分析稱,美股方面,現在非常明顯的資金外流,美股今年以來表現非常差,早已進入下行通道,如果繼續加息到利率4%以上,美股可能再繼續下跌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都有可能。
重配阿里源自於看好中國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期刊持倉的其他4家公司,持有年限均超過10年,芒格和巴菲特一樣都是堅持長期投資主義者。早在2008年,在芒格建議下,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買入2.25億股比亞迪H股,截至今年以前,從未有過減持,14年大賺超30倍,這也是伯克希爾有史以來利潤最高的投資之一。
信奉「擁有3只股票就足夠」投資理念的芒格關注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已久,在投資比亞迪取得巨大成功后,芒格又選擇了阿里巴巴作為下一個投資目標。
重配阿里巴巴,源自看好中國經濟。「投資阿里巴巴是讓我感到舒適的投資決策。」芒格曾在年度股東會上表示,阿里巴巴競爭力很強,即使在競爭激烈的零售領域也極具競爭力。芒格還指出,中國經濟增長更強勁,有很多有競爭力的企業,所以我們決定投資中國。
目前,在二、三季度芒格按兵不動,選擇維持倉位不變,也釋放了積極信號,給廣大價值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資深投資人程宇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阿里巴巴最新財報來看,也就是2023財年一季度相關經營情況,在資產負債表方面,對比去年截至9月的財報,從結構上講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説,阿里的業務結構、資產質量、運營風險情況並沒發生實質性變化。
不過阿里的投資業務,會面臨全球資本周期收縮造成的公允價值下降風險,最新財報顯示,投資業務造成的利潤損失最大。實際上,投資業務可以説是互聯網大廠統一重點,因為大廠一般都積累了大量的現金,不過,這種業務很容易受到資本周期影響。今年以來,美聯儲還有其他全球主要央行都處在大幅收縮資本趨勢中,阿里巴巴之前積累的投資資產,也難以避免受到資本周期下行的廣泛影響。
程宇分析稱,在阿里的未來發展方向上,阿里雲業務是一個重點,它是未來社會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礎,可以説是一個新興的基礎設施,重要性自不待言。截至目前這個發展階段,可能雲計算基礎設施能給客户創造更高價值的地方,既不在服務領域,也不在消費領域。真正最核心的數據價值、服務價值,應該是在工業領域,雲計算應該是一個工業互聯網、工業智能化的重要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