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13 19:50
寧德時代從洽談到簽訂項目落地協議僅用半年多時間,項目一期今年內將試產;比亞迪從對接洽談到簽約僅用64天;贛鋒鋰業新投資300億元項目僅洽談4個月就完成落地簽約;國軒高科實現「40天簽約、4個月落地、一年建成投產」……
在鋰價高飛、全球「搶鋰大戰」白熱化的當前,作為國內鋰礦資源大省,江西省憑藉出衆的鋰資源優勢,以及一系列積極的產業扶持政策,吸引了大批國內鋰電頭部企業,鋰電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
10月11日,江西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做優做強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擬從資源要素、投融資、資金等諸多方面,進一步促進鋰電企業發展和鋰電產業項目建設。其中包括在國內證券交易所新增首發上市或重組上市(含借殼上市)並完成註冊地回遷的鋰電企業,一次性獎勵500萬元。
資源戰略並進,鋰電產業蓬勃發展
10月11日,據江西省工信廳副廳長辛清華介紹,2021年,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規模達到503.5億元,特別是今年以來,產業實現爆發式增長,僅1-8月產業規模就達到541.3億元、同比增長1.2倍,全年有望突破千億大關。
在全國範圍來看,江西有着豐富的鋰礦資源。據自然資源部門最新探明數據顯示,僅宜春一地,氧化鋰儲量超過900萬噸。
據辛清華介紹,目前,江西擁有規模以上鋰電企業188家,已形成從採選礦、基礎鋰鹽、電池材料生產、鋰電池製造及應用,到鋰電池回收利用較為完整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鏈,是全國鋰電新能源產業鏈最齊全的省份之一。國內動力電池十強企業中已有6家落户江西,全省億元以上在建鋰電項目達到100多個。
在上游鋰鹽及部分電池材料領域,江西形成了較強競爭優勢,2021年鋰鹽、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銅箔等產量位居國內前列,其中碳酸鋰、氫氧化鋰產量排名第一,鋰鹽總產量佔全國近一半。
而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在江西,宜春、新余、贛州3個鋰電產業集羣業已形成,涌現出了贛鋒鋰業、九江天賜、江西紫宸、孚能科技等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
此外,鋰電產業的產學研轉換、產業人才培育也是江西一大特色。據宜春市常務副市長張俊介紹,在發展鋰電產業上,宜春市依託中南大學等高校,攻克了鋰雲母提取碳酸鋰技術,目前已經全面普及第三代提鋰工藝:硫酸鹽焙燒法整體工藝,有效保障了鋰電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
此外,宜春市與江西理工大學共同建設了鋰電新能源產業研究院,與省建材集團共同建設了鋰渣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中心,推進礦山採選冶和尾礦鋰渣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轉化應用。市政府設立了2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和300個專項事業編,優先支持鋰電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申請使用。宜春學院、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分別與國軒高科的子公司江西國軒共建新能源產業學院,培養鋰電新能源產業相關專業的本科、高職全日制學生,以加快培育高層次人才和高級藍領人才。
以「鋰」聚攬產業鏈頭部企業
在諸多優惠政策的吸引下,鋰電產業鏈上的頭部企業寧德時代、贛鋒鋰業、國軒高科等企業爭相在江西投資,百億級別的鋰電項目紛紛落地宜春、新余等地。
記者從宜春市政府方面瞭解到,目前寧德時代擬投資超500億元,在宜春打造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主要包括建設年產100GWh鋰電池項目、年產20萬噸碳酸鋰電池材料項目和4GWh光伏綠電項目。
其中一期項目中,包括投資135億元建設的50GWh鋰離子動力及儲能電池燈塔工廠;投資230億元建設的年產3300萬噸以上智能化一體化採選礦和年產20萬噸碳酸鋰電池材料項目;投資20億元參股宜春經開區下游新能源車、光伏綠電、正極材料項目。
據瞭解,宜春時代電池工廠一期項目已於2021年10月28日開工,預計今年底完成主體建設並投產。一期採礦、選礦和碳酸鋰、下游項目同步建設投產。
而據國軒高科子公司江西國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章喜介紹,國軒高科在江西的投資,包括年產30GWh動力電池項目,年產2000萬噸採選礦項目和年產12萬噸碳酸鋰項目。
其中,磷酸鐵鋰電池項目一期10GWh已於今年5月30日正式投產,二期20Gwh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已於10月8日正式動工建設,預計明年底將建成投產。另外,1000萬噸採選礦項目建設和6萬噸碳酸鋰項目建設,也將於明年完成。江西國軒現已全面形成礦山資源開發、鋰雲母提取、碳酸鋰生產、鋰電池製造、儲能系統開發等鋰電全產業鏈佈局。
另外,記者從江西本土企業贛鋒鋰業公司方面瞭解到,公司在江西新余先后規劃建設礦石提鋰、鋰鹽深加工、動力電池、固態電池研發、退役鋰電池回收系列項目,近兩年總投資規模超過100億元。
在鋰鹽方面,贛鋒鋰業投資約30億元先后建設了萬噸鋰鹽二期1.5萬噸碳酸鋰和2萬噸氫氧化鋰項目,三期5萬噸氫氧化鋰項目,項目目前已經投產,鋰鹽綜合產能達到10萬噸;正在規劃建設萬噸鋰鹽四期項目及氟化鋰、丁基鋰擴建項目,建成后礦石提鋰總產能將達到15萬噸,公司將在新余打造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產業基地。
鋰電池方面,公司的動力電池二期項目總規劃投資50億元,總產能達到15GWh,包括磷酸鐵鋰電池、新型固態電池等自動化產線、及贛鋒動力電池研究院、檢測中心等技術研發項目;其還將投資20億元建設國內最大的退役廢舊鋰電池自動拆解、梯次利用和循環回收產線,年處理廢舊鋰電池30萬噸,通過回收生產鎳鈷錳三元前驅體材料15萬噸,生產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鹽1萬噸。
諸政策齊發,加大產業扶植力度
毫無疑問,動力電池已成為全球競爭最激烈的產業之一。可以看到,近期國內各地方政府對相關項目招商引資激戰正酣。據江西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和平介紹,為推動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此次江西省政府的系列政策組合拳將主要着力於以下幾點:
一是重大項目的招引。針對電池正極材料、下一代負極材料、動力電池等領域,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同時,對投資規模達10億元以上且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低於5億元的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鋰電重大項目,採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方式在用地、用能、用電、用氣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另外,針對企業關注的碳酸鋰等資源類鋰電項目是否進化工園區建設問題,不再強制碳酸鋰等資源類鋰電項目必須進入化工園區建設。
二是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對於鋰電池關鍵材料、高性能動力型、儲能型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通過省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項目,以股權質押等方式擇優給予1000-2000萬元支持。對列入江西省推廣應用範圍的首批次重點新材料鋰電企業按不低於保單費用60%的比例實施保險補償,單個企業獲批的保險補償累計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三是加大投融資扶持力度。在企業上市融資支持方面,對符合條件的鋰電企業,在國內證券交易所新增首發上市或重組上市(含借殼上市)並完成註冊地回遷的,每家一次性獎勵500萬元;在境外證券交易所新增首發上市的,按照其實際融資金額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在產業基金支持方面,設立不少於50億元的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子基金,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重點支持和引進一批鋰電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四是加大資源要素保障力度。在鋰資源保障方面,優化鋰資源供給,支持鋰電龍頭企業在江西範圍內通過自行開採、投資合作、長期協議等方式取得鋰資源,支持廢舊動力鋰電池綜合利用企業進行鋰電池規範化梯次回收利用。
在項目能耗需求保障方面,對能效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的鋰鹽、鋰電池正極、負極材料、電解質、鋰離子電池製造、含鋰礦高效採選及尾礦綜合利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方面重大項目,在能耗需求上予以傾斜支持。
在綠電綠證交易支持方面,鼓勵鋰電企業消費綠色電力,指導和幫助企業通過市場化交易方式購買綠色電力和綠證,支持鋰電企業「走出去」開拓歐美市場。在用電用氣保障方面,支持鋰電企業利用廠房屋頂及附屬設施建設自發自用分佈式光伏電站。加強與中石化、中石油在贛供氣企業合作,保障鋰電企業用氣需求。
在項目用地保障方面,優先支持符合要求的鋰電項目列入國家或省重大項目、省重點項目清單,對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和省重大項目清單、單獨選址的鋰電項目,在批准用地時直接配置計劃指標。
五是統籌推進產業健康發展。設立推進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建立鋰電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支持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引導各地根據資源稟賦、產業特色、競爭優勢,合理佈局鋰電產業,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重複建設,避免出現新的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