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周杰倫的老本還能吃多久?

2022-10-12 20:54

成立5年,三次衝擊IPO。如果沒有周杰倫,或許都沒人知道這家名為巨星傳奇的公司,確切地説是這家公司或許都不會存在。 

被稱為「周杰倫概念股」的巨星傳奇,繼今年3月和去年9月兩次折戟香港IPO,10月5日,它第三次遞表港交所。 

雖然周杰倫本人未直接持股這家公司,但后者的「含倫量」讓人咂舌,招股書中「周杰倫」三個字出現了462次,不少傑迷笑稱,「公司不如改叫周杰倫更直截了當。」 

就這麼一家營收淨利看似都平平無奇的公司,近兩年還陷入了不小的風波。

巨星傳奇成立於2017年,周杰倫母親葉惠美、經紀人兼傑威爾音樂董事楊峻榮(JR)、傑威爾音樂藝人管理負責人陳中、多年合作伙伴馬心婷是公司創始人兼持股股東,四人是一致行動人,老搭檔方文山(Vincent)任公司首席文化官。 

其中,傑威爾( JVR)音樂也就是周杰倫自己 創立的公 司, 公司名取自周杰倫、方文山、楊峻榮英文名的縮寫。 如此一來,巨星傳奇和周杰倫親朋好友的關係線就很清晰了。 

靠着周杰倫這個大IP,以及販賣IP周邊商品,這家公司成立不過5年就着急慌忙地要登陸資本市場。

巨星傳奇成立之后就擔任周杰倫「地表最強」世界巡迴演唱會的分包商,2019年升爲策劃服務供應商,除了演唱會,還包括與周杰倫相關的節目、活動等的策劃。 

雖然不持股,但這家集結了他的家人朋友合作伙伴的公司,已經將周杰倫捆綁得死死的。 

巨星傳奇除了周杰倫這個大IP的運營,爲了追求更大的利潤,在升級做策劃服務供應商的同一年開始佈局新零售,而這項以賣「自研」產品的業務線迅速上位成為公司收入的大頭。 

其中魔胴咖啡是利潤的來源,定位低碳水化合物的健康管理產品,說白了就是減肥。自2019年4月產品推出后,便開始搭着周杰倫的影響力密集地展開宣傳。 

魔胴咖啡2019年4月推出,周杰倫爲了奶這款產品可謂是煞費苦心,只要是有周杰倫的地方,必然少不了這款產品。 

周杰倫的演唱會、節目,冠名自制真人秀、贊助投放電視廣告。從《周遊記》的冠名,到贊助浙江台綜藝《還有詩和遠方》,到與《萬里走單騎》等節目推出魔胴咖啡聯名產品,再到利用周杰倫在娛樂圈的影響力,找明星背書代言,這款產品無處不在。 

同時,爲了賺最熱風口直播的錢,巨星傳奇還用周杰倫IP打造了電商直播間「你好周同學」,冠名商就是魔胴咖啡,里里外外都是周杰倫的影子。 

靠着周杰倫的光環,巨星傳奇的一通忙活讓公司的發展很快迎來質變。產品推出當年,即2019年營收和淨利分別為8658.5萬元和2271.9萬元。2020年這兩個數字均出現暴漲,營收同比增長427.6%至4.56億元,淨利增幅高達233%至8036.4萬元。 

成立不過三年的「IP」公司賺得滿盆缽。魔胴咖啡居功至偉,2019-2020年其銷售收入高達7188萬元和3.33億元,佔總收入的83.1%及72.8%。 

招股書提及,巨星傳奇圍繞周杰倫的二次元形象,開發銷售與其有關的魔胴咖啡在內的多種產品。功夫不負周杰倫,魔胴咖啡的銷售額從0到超6億元僅用了三年。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高度依賴周杰倫IP和效應帶來業績增長的同時,一旦周杰倫「停擺」,結果可想而知。 

2021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周杰倫演唱會無法正常進行,雪上加霜的是《周遊記》推迟播出,冠名商魔胴咖啡曝光率急速下降,銷量也不可避免地下滑。 

2021-2022年上半年,魔胴咖啡的銷售收入在公司總營收中的佔比降至62.3%、56.8%,連帶着巨星傳奇的營收淨利都在下滑。 

這款採取總經銷加各級分銷模式的產品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在產品線單一的背景下,過於依靠一款爭議聲不斷的產品,無論對於巨星傳奇還是周杰倫都不是什麼好事。 

截至今年上半年,巨星傳奇經銷商和分銷商總數增至17404家。 公司飛速發展讓外界對其商業模式的疑問越來越大。 2020年6月和2021年5月,魔胴咖啡總經銷商所在地崑山市監局以涉嫌傳銷為由,凍結了公司若干銀行賬户,幸運的是相關部門最終未將其認定為傳銷。 但產品的經銷模式及其他隱患未必不在。 

魔胴咖啡是把「雙刃劍」,靠着周杰倫的光環為巨星傳奇賺錢的同時,也為向來以積極向上形象示人的周杰倫帶來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無論是經銷模式、還是產品主打的減肥等健康管理效果、還是產品的高價,外界吐槽聲不斷。根據巨星傳奇第一次招股書披露的數據,粗略計算下來,每盒咖啡的成本均價在20元左右,但分銷商一盒7條的咖啡售價自2019年以來均超過百元。 

據新京報援引受訪者提供的宣傳廣告,「15盒咖啡+15條草莓泡騰片」輕體15-30斤,調理易瘦體質不易反彈,如此算下來算下來每條咖啡售價超47元。 

有沒有減肥效果暫且不説,這個價格更被外界調侃為是不是在「割韭菜」。

追了周杰倫20年的粉絲甄淼(化名)告訴「商業人物」,「這和杰倫的潮牌PHANTACi帽衫一樣,gap的質量,edition的價格,除了杰倫的音樂,其他易踩坑。」 

還有一些傑迷笑稱,「主打減肥等健康管理的魔胴咖啡,對比日漸圓潤的杰倫,看來沒喝咖啡。」 

C位產品發展受限,如果沒有其他產品補位跟上,公司的狀況或許會繼續下滑。就目前達人悦己護膚系列產品,以及魔力通益生元軟糖、魔胴本草飲、魔胴益生菌凍乾粉等健康管理產品的表現來看,尚未出現挑大樑者。 

周董堅實的老本、價值是巨星傳奇「唯一」的收入源泉,只是資本市場對過於單一的「產品」和這一商業模式是否買賬尚不可知。

對周董而言,巨星傳奇旗下的魔胴咖啡雖讓其賺了錢,但也讓幾乎無差評、藝術家範兒的周杰倫在新聞報道里沾上傳銷的字眼。老本被啃出了風險,也有夠離譜。 

靠着周杰倫這個大IP,綜藝、代言、演唱會還不夠賺錢嗎?

就在「周杰倫又一次江郎才盡」的聲音中,據某音樂平臺統計,7月14日發佈的第15張專輯全網銷量已超700萬張,所有的分成加上Apple Music以及Spotify等平臺的版權費,保守估算,周杰倫用《最偉大的作品》完成了一個小目標。 

截至目前,QQ音樂銷量594.5萬張,銷售額突破1.78億元,酷狗音樂、咪咕音樂、酷我音樂的銷量為90.1萬張、24.8萬張、7.5萬張。 

情懷、青春回憶激起了傑迷的超強購買力。自2000年第一張專輯《Jay》發佈后,直至2016年,幾乎一年多點一張專輯的效率讓其笑傲整個華語音樂市場。 

雖然六年沒出新專輯,但這張《最偉大的作品》一開張,吸金力何止吃上六年。

對比巨星傳奇2021-2022年上半年不到6000萬的淨利潤,周杰倫的音樂吸金力驚人。以至於不少傑迷十分不解,「靠着音樂賺錢就賺到手軟,不知道瞎折騰個什麼勁,又是涉嫌傳銷又是減肥咖啡,杰倫能不能珍惜自己的形象?」 

大家會為周杰倫買單,會為情懷和青春回憶買單,但不會一直買。 

周杰倫也不是萬能的,除了音樂之外的「周邊」,嚴格意義上來説運作得不好就是在消耗其回憶的價值。

周杰倫是華語音樂圈絕對的王,不同於音樂上的獨孤求敗,他的影視、投資、生意之路如同搭着周杰倫IP的巨星傳奇生意一樣,並不那樣耀眼,且爭議聲不絕。 

除了《不能説的祕密》《頭文字D》,《大灌籃》《刺陵》《青蜂俠》《熊貓人》《逆戰》《天台愛情》,豆瓣評分最高6.4,《刺陵》僅3.9的評分,讓周董多少有些灰頭土臉。 

其他生意,如潮牌、網吧、古董店、餐廳等在轟動一陣后,要麼沉寂,要麼結業。

而且周杰倫還曾爲了捧自己妻子,砸出去3個億拍了《叱吒風雲》,千萬票房讓周董的投資紮紮實實地打了水漂,更讓外界對其投資眼光產生了懷疑。 

甄淼(化名)告訴「商業人物」,「杰倫國內的演唱會幾乎場場跟,他的每一張專輯,從卡帶到CD到黑膠再到如今的數字專輯都買了,但我不玩飯圈,杰倫IP的周邊和電影在最初的衝動后更多的是選擇性地去消費。」 

術業有專攻,做音樂和做生意、搞投資南轅北轍,但凡推出市場售賣的就是商品,它並不會因為搭着周杰倫IP,而變為藝術品。 

話說回來,綁定明星大IP奔赴資本市場的盛宴不是稀罕事,巨星傳奇也不是頭一家。 

去年以來,港股市場迎來一波影視文娛公司遞表潮,《中國好聲音》製作方星空華文二度謀求港股上市,深度綁定鹿晗的風華秋實四度衝擊港交所,坐擁內娛頂流王一博的樂華娛樂則又一次暫緩港股IPO計劃。 

一波三折都不足以形容他們的上市路,不同於粉絲對明星的擁躉,資本市場可不吃這套。產品、可成長和確定性的商業模式纔是長期來看資本所需要的。

話說回來,周杰倫什麼都不做,靠着15張專輯的老本都可以吃到飛起,情懷、青春、回憶的加持,即便他真的江郎才盡,國內外音樂平臺的版權費足夠他繼續「范特西」。 

但如果親朋好友一番折騰就不好說了,娛樂圈因代言、做生意搞投資翻車的比比皆是。 

即便並非本人實控、但卻與他死死綁定的公司,在大玩周杰倫IP時,一旦產品質量、經營安全規範稍有不慎,即便頂流如周杰倫也有可能被拖進深淵。 

本錢再厚實也不帶這麼被啃的,資本市場可是翻臉不認人。我還想繼續聽周杰倫,周董要做好自己,千萬別翻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人物」(ID:biz-leaders),作者:雲磐,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