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10 19: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大華股份盤中跌停,「誤傷」了背后的投資者。其中,景林資產作為其位居流通股東榜的「常客」,也受其拖累。值得一提的是,躺槍的同樣也有上市公司56億元的定增,此前大華股份公告,在56億元的定增中,中國移動以17.94元/股的價格認購3.12億股,目前該筆交易尚未交割。
安防「千年老二」大華股份盤中跌停,景林資產作為其三年的忠實追隨者首當其衝!
10月10日,大華股份盤中跌停,景林資產作為其堅定的持有者,躺槍浮虧。據悉,景林資產從2019年之初便出現在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此后雖有減持,但是一直「堅挺」在大華股份的流通股東之列。
股價重挫之際,「受傷」的不止是景林資產,還有上市公司56億元的定增。2021年,大華股份拋出56億元的定增公告,中國移動以17.94元/股的價格認購3.12億股,雖獲得證監會批准,但是目前尚未完成交易。不過從上市公司當下的股價來看,這筆買賣並不划算。將時間線拉長,該上市公司近兩年在二級市場上並不受投資者「待見」,股價「跌跌不休」。
股價震盪下行之時,業績也不如人意。作為安防行業中僅次於海康威視的安防老二,近兩年營收逐漸放緩,處於增收不增利。
「安防老二」跌停,景林「躺槍」
10月10日,大華股份開盤下跌,午后跌停,報11.57元/股,股價創三年新低。然而消息面上並無任何利空消息。
股價重挫,背后的投資者首當其衝,其中景林資產作為「忠實的追隨者」,更是虧損甚多。
根據上市公司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30日,景林資產旗下的景林全球基金持有該上市公司2080萬股,按照該公司6月30日的收盤價16.42元/股來計算,其持倉市值為3.42億元。
如果,景林資產自6月末至今未減持,且按照上市公司今日股價11.57元/股來計算,其持倉市值為2.4億元。
以此計算,其浮虧超過2億元。
據悉,景林資產是在2019年瞄上大華股份的。2019年第一季度,景林資產出動了旗下兩隻基金,即景林全球基金以及景林價值基金分別以1990.48萬股、1882.11萬成為上市公司的第八、九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合計爲3873萬股,倘若按照上市公司該季度股價均價15.04元/股來計算,建倉成本為5.8億元。
不過到2019年第二季度,僅剩景林全球基金位居上市公司流通股東之列,彼時其以2671.96萬股位居上市公司的第七大流通股東,倘若按照大華股份6月末股價20.75元/股來計算,景林的持倉市值為5.5億元。
此后,景林資產長期霸榜上市公司流通股東席位,期間雖有減持,然而均是小幅度。
具體來看,其分別在2019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兩度加倉,分別加倉225.8萬股、183.35萬股,該階段上市公司股價均價分別為16.24元/股、19.99元/股,由此來計算,其加倉成本分別為3667萬元、3665萬元。
到2020年第三季度,景林資產的持股數量由原本的3081.19萬股降至3061.74萬股,減持數量為19.45萬股,按照上市公司該階段股價均價21.76元/股來計算,套現金額約為42萬元。
到2021年第一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四季度,景林資產分別減倉225.55萬股、226.54萬股、529.27萬股,上市公司該階段股價均價分別為23.45元/股、22.38元/股、24.30元/股,景林資產套現金額分別為5289萬元、5070萬元、1.29億元。
綜上,隨着大華股份此次跌停,景林資產處於浮虧狀態。
「拖累」定增
大華股份股價創新低的同時,「受傷」的不僅景林資產,還有該上市公司56億元的定增。
2021年3月27日,大華股份拋出了不超過56億元的定增預案。根據該公告,大華股份在26日審議通過了定增議案,同時公告還表示公司擬向中國移動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移資本非公開發行3.12億股,發行價格為17.94元/股。當日大華股份收盤價為24.18元/股,17.94元/股的發行定價較最新收盤價折價25.8%。同時,中移資本承諾36個月內不轉讓本次認購股份。
不過就在同年11月底,大華股份公告,定增募資的認購對象調整為中國移動,根據彼時公告,倘若完成定增,中國移動將持有公司5%以上的股份,為公司關聯人。
今年4月份,大華股份公告,中國移動戰略入股大華股份獲得證監會批准。
然而從當下上市公司股價來看,這筆買賣並不划算,如果不更改條款,中國移動一旦入股就出現浮虧。
具體來看,如上文所述,3.12億股的認購價格為17.94元/股,倘若按照今日上市公司股價11.58元/股來算,相當於中國移動此時一旦入股大華資本,則意味着每股浮虧6.37元。粗略計算,3.12億股浮虧近20億元,這還不算各種投資交易費用。
實際上,將時間拉長,近兩年大華股份的股價並不如人意。Choice數據,2021年至今,其股價跌幅超過40%,這也大華股份定增再添了一份變數。
安防老二的憂慮
其股價累跌不止之時,業績也是處於增收不增利。
根據其年報顯示,年報顯示,2021年大華股份實現營收328.35億元,同比下滑24.07%;同期應對的歸母淨利潤為33.78億元,同比下滑13.44%。
到今年其增收不增利的狀態也並未改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顯示實現營收140.87億元,同比上漲4.31%,歸母淨利潤為15.20億元,同比下滑7.51%,扣非淨利潤更是同比下降12.78%。其中,因跨界造車,所投資的零跑在報告期內計提虧損2.09億元。資料顯示,正在衝擊IPO的零跑汽車孵化於大華股份。
投資業務之外,作為安防行業的巨頭,其主要營收來源於「智慧物聯產品及方案」,根據年報,該部分營收佔比近幾年在85%上下。
然而近幾年間,智能安防浪起,多家科技公司紛紛下場參與博弈。2018年,華為在全聯接大會上,發佈了兩顆人工智能芯片,推出全系列的人工智能方案。岳坤錶示,華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將深刻地改變安防行業。
此外,「AI四小龍」也在跟進,其中商湯科技的SenseFace人臉布控系統能對監控系統中的人進行多角度捕捉和人臉識別,同時曠視科技、雲從科技以及依圖科技也都涉足了該領域。
各方逐鹿之際,大華股份的創新業務或將成為其新的業務增長點。年報顯示,其創新業務主要包括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智慧生活、汽車電子、智慧安檢、智慧消防、視訊協作、無人機及智慧存儲等相應業務。而這部分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收16.86億,同比增長40%,不過相比較超300億元的營收,體量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