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10 17:10
智通財經APP獲悉,爲了應對危機,德國此前公佈了2000億歐元(約合1970億美元)的能源救助計劃,然而,市場人士認為,該計劃對企業的緩解作用有限,也不太可能阻止那些已經在考慮將生產基地遷往海外的企業。
據悉,德國政府上個月制定了一攬子能源救助計劃,包括引入天然氣價格「剎車」機制和下調燃料銷售税,以幫助家庭和中小型企業應對價格飆升。
然而,巴伐利亞州瓷器製造商Rosenthal首席執行官Mads Ryder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擬議的能源救助計劃暫時不會改變公司議程上的任何內容。我們仍需尋找替代方案。」
Rosenthal表示,公司一直在考慮將部分生產業務遷出德國以降低成本。Ryder表示,天然氣價格「剎車」機制仍然過於模糊,無法説服Rosenthal重新考慮其議程。
目前,德國高昂的勞動力和其他成本一直在驅使許多公司將其部分或全部業務轉移到歐洲新興經濟體和其他成本更低的地區。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的經濟顧問Lars Feld表示,在俄烏衝突爆發,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從而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后,能源危機使這些決策走向極端。
Feld表示:「考慮搬遷的行業現在正打算等着看能源價格‘剎車’機制如何起作用。這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激勵,但這無法使能源價格回到俄烏衝突前的水平。」
德國IG Metall工會上個月的一項調查也顯示,由於德國製造商面臨的能源賬單比兩年前高出10倍,五分之一的工程公司認為目前存在至少有一部分業務轉移到海外的風險。據悉,高企的能源價格推動德國9月通脹率同比增長10.9%,達到25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反過來又給工資帶來了上漲壓力,從而增加了勞動力成本。
尋找B計劃
最初,行業機構對一攬子能源救助計劃表示歡迎,其中,該方案還包括一項臨時電價抑制措施,以補貼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的基本消費,一些企業對此持樂觀態度。
紡織品製造商Wuelfing表示,如果政府將能源價格限制在只有2020年兩倍的水平,該公司將擱置把生產業務從德國轉移到葡萄牙或巴基斯坦的計劃。「這將有所幫助,但我們還不知道具體會發生什麼,」Wuelfing董事總經理Johannes Dowe表示。
德國中小企業基金(German Associa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DMB)也表示,由於能源價格危機影響到所有歐洲國家,沒有任何具體跡象表明國外生產外包有所增加。
然而,德意志銀行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能源價格上漲,德國今年的產量將下降2.5%,2023年將下降5%。
「如果我們從大約10年后回顧當前的能源危機,我們可以把這個時期視為德國加速去工業化的起點,」該研究指出。
雖然德國的大型工業企業可以根據成本和客户的不同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但對於德國工業的中堅力量——中小型企業來説,能源危機的衝擊將更大。
該研究表示:「對於德國中小企業來説,適應新能源世界將是一項重大挑戰,一些企業可能在其中將面臨失敗的風險。」
由於能源價格上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Boegra上月宣佈減產。該公司已經將部分生產外包給捷克共和國,並正在尋找B計劃。
Boegra董事總經理Tobias Linser表示:「我下周將前往捷克共和國,考察在那里拓展業務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