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10-08 16:49
中國互聯網大廠經歷了什麼,新加坡互聯網巨頭SEA都正在一一經歷。早期的SEA在行業紅利期瘋狂擴張,如今,這家「東南亞小騰訊」也正快刀斬亂麻地裁員、裁項目。
今年3月開始,壞消息悉數傳出,先是旗下電商平臺Shopee在歐洲市場電商滲透率最高的法國站突然關閉,6月開始,Shopee在包括印尼、泰國和越南等多個市場進行裁員,上個月,Shopee開始取消offer,最新消息是旗下Garena也開始裁員。
這與去年的高光時刻形成鮮明對比。去年SEA從200美元左右股價,一路上漲到十月高點372.7美元,市值近2000億美元。
一年過去,SEA當下市值僅剩300億美元,連帶着創始人李小冬財富縮水89億美元,並跌出新加坡首富前五。
在剛過去的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有分析師向李小冬發問,「可否清晰説明管理層決定暫停指引的原因?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前景真的那麼灰暗嗎?」
01 擴張后遺症
今年4月,應屆生小迪在封控中線上入職了shopee上海分部,僅五個月后,便遭到裁員。如今回頭看,一切早有徵兆。
小迪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今年9月,全公司忙完「99大促」這一重要營銷節日后,包括小迪在內的員工便收到了集團的內部信,「要求縮減開支」。小迪此時察覺到異樣,「深圳上海兩地會議室被整天預定」。
9月19日,最終的審判到來。當天上午,公司通知集體Town Hall Meeting后,小迪周圍的同事開始被一個個叫走。「十一點半,還在和我聊需求的深圳算法同學,十二點賬號已經被註銷。」
小迪自然也沒有逃過「被畢業」,賠償條款簡潔而冰冷,「n+2,年假折算,股票折算,落户繼續」。僅開始五個月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就這樣被迫結束了。
不少員工表示,Shopee這次裁員非常倉促,7分鍾開完大會,半小時談話后,「畢業人員」的公司權限便被關閉,連工作交接的機會都沒有。另有被裁員工反映,Shopee還要求部分被裁員工賠償電腦損傷,蘋果電腦2500元起,甚至,公司的「中秋小禮品」都是等裁員之后才發放的。
在Shopee動盪之時,SEA旗下的遊戲公司Garena同樣不太平。
一位接近Garena人士透露,緊接Shopee之后,Garena的電競部門也被調整,上海團隊受到波及。而據esportsinsider報道,Garena的裁員同樣也是全球範圍內的,其中,巴西團隊將優化25%。
此外,有知情人士稱,Sea的開發部門Sea Labs正在關閉部分大型實驗項目,包括區塊鏈和公共雲項目,並且「目前已經解僱了項目相關的數十人」。
據晚點報道,Shopee主站裁員比例在5%-10%左右,Garena部分業務裁員15%左右,整體來看,SEA大概裁員10%,對應大概數千名員工。
02 Shopee還有未來嗎
「Shopee之前的人員肯定是有冗余的。」一位看出海的頭部投資機構人士向36氪表示,這波大規模裁員,是之前過度擴張的結果。
2015年,Shopee橫空出世。在東南亞電商有Lazada坐鎮主場的情況下,Shopee幾乎以閃電速度完成跑馬圈地,並反超Lazada。
依據東南亞電商聚合平臺Iprice此前數據,2017年第三季度,Shopee就超越了Lazada,成為越南流量最大的電商平臺,到了2019年,Shopee更是在GMV上全面反超Lazada。而后者成立於2012年,在東南亞市場比Shopee提早耕耘了4年。
至於Shopee是如何在東南亞擴張成功的,按照此前品玩報道的説法,主要是李小冬對中國互聯網的模仿和借鑑,並與本地化相結合,起了主要作用。
比如李小冬擅長利用中國互聯網熟練的地推模式,在東南亞組建超過7萬個節點的關係網,同時在不同市場靈活地推出本土化的App。
但中國互聯網打法加本土化,更多是李小冬的個人色彩,並未很好地滲透進公司。前述投資人士告訴36氪,在一部分海外市場,Shopee是「偽中國公司」,即高層決策能力和中國互聯網接近,但下層執行力和中國相去甚遠。
這一問題在Shopee乘勢擴張階段被放大。
疫情開始后,Shopee的數據直線飆升。2020年財報顯示,Shopee全年GMV354億美元,同比增長101.1%,總訂單數28億增長132.8%。
飛速增長的業務需要人力支撐,如所有互聯網公司一樣,Shopee開始大量招兵買馬。據經濟觀察報報道,2020年以來,僅IT部門員工規模就增長超萬人。同樣在這一年,Shopee開始擴張東南亞外的新興市場,包括巴西、印度、法國、西班牙等。
如前述投資人所説,人力的大網鋪出去了,但全球各分部執行力不一,甚至不足,是一家公司在全球化過程中遇到的考驗,也是如今很多問題的前奏。
「Shopee新興市場擴張的節奏確實比較激進,這在他們內部高層也有比較多的討論和不同意見。」在擴張期燒錢試錯,被印證錯誤后快速停止,是比較普遍的互聯網打法。
危機中糾偏不可怕,重要的是,這一系列調整之后,Shopee基本面在未來是否仍具有高增長邏輯,決定着SEA在二級市場的表現。
前述投資人認為,從近期風波中的幾個大決策來看,SEA雖然中層有爭議,但高層水平依舊在線,反應還算機敏。
「歐洲、印度和拉美的電商業務,油門和剎車踩得都果斷且狠,是老司機做公司的節奏感」,其次,經歷2020年的過度擴張后,去年開始團隊在中國大陸擴大,也是對部分業務能力的及時補充。
易觀分析師廖旭華向36氪表示,「從業績上看,Shopee的收入和GMV增長情況在全球電商市場中已經處於相對較好的水平,尤其是相比亞馬遜、eBay等,我會認為Shopee市場競爭力更強,但是未來投資者會更加關注淨利潤而不是GMV。」
在一系列調整真正有成效之前,至少從業績來看,Shopee面臨的問題並不容易。
今年二季度財報顯示,Shopee增速放緩,盈利改善情況不及預期,本季度Shopee GMV為190億元,同比增長27.2%,但低於市場下調預期后的199億,調整后EBITDA虧損為6.4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8億美元。
彭博社分析師Nathan Naidu預測,如果SEA能夠將其運營費用與收入比從現在的 58% 改善到亞馬遜和Mercado Libre的30-40%的水平,公司就可能在 2023 年扭虧為盈。
03 真正危險的Garena
相比於保有想象空間的Shopee,更棘手的問題在Garena。
最早時候,SEA脱胎於遊戲對戰平臺GGame,2008年李小冬將其改名為Garena。進入2010年后,東南亞出海市場廣闊的藍海讓Garena賺到第一桶金——靠着《英雄聯盟》東南亞代理權,Garena在兩年內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遊戲代理商,遊戲業務也成了集團里最大現金牛。
因此,時至今日,SEA的整體運轉也是依靠Garena輸血現金給開銷更大的Shopee。這意味着,遊戲業務的賺錢能力很大程度左右着公司手握多少錢,去支撐其他業務的成本。
2017年Garena推出的「吃雞」手遊《Free Fire》上線,這款遊戲的成功和Shopee的發展,直接刺激SEA在2018年的營收翻番。
但遊戲的生命周期始終有限,而《Free Fire》至今仍是Garena唯一的一款自研遊戲。
DataEye研究院報告顯示,從買量來看,《Free Fire》偏向於做高收入、擴大用户量的思路,對於投放毫不吝嗇。這主要是由於,射擊遊戲為大DAU*低ARPU模式,在ARPU增長有限的情況下,DAU的變化對於收入影響彈性較大,DAU基本左右着遊戲收入的天花板。
恰恰在2022年以來,直接影響DAU的事件接踵而至。
先是大環境來看,海外收入主要來源的國家和地區紛紛進入后疫情時代,用户用於線上娛樂的時間減少,是所有遊戲公司面臨的挑戰。
而年初印度對《Free Fire》的封禁更是直接讓Garena斷了條胳膊——AppAnnie 統計顯示,今年 1 月《Free Fire》在全球有 7500 萬月活躍用户,其中超過 4000 萬來自印度,封禁當日SEA股價暴跌18%。不過有 SEA 人士稱,印度對該遊戲的MAU貢獻並沒有這麼大。
外媒esportsinsider援引的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和Shopee一樣,為應對《Free Fire》在疫情期間用户爆發式增長,Garena同樣僱傭了大量員工,然而2020年后,疫情逐漸穩定,而Garena認為員工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需求。
東南亞市場幾乎是中國遊戲出海的第一站和必爭之地,在廖旭華看來,如今,東南亞遊戲市場對於中國公司而言,已然是一個非常紅海的市場,「因為國內公司佈局太深,大部分公司都在抱怨東南亞的流量貴、賺利潤難。」
他認為,越來越多擁有強勁研運能力的中國公司,不斷加大投入,把市場捲了起來。
《Free Fire》自身問題更為明顯。「‘吃雞’遊戲的產品定位限制了它在歐美核心市場賺高額利潤的能力,並且長期擴張也導致其盈利能力未經驗證。」廖旭華表示。
今年二季度財報顯示,Garena本季度活躍用户數量和創收能力齊下降。
數據顯示,二季度活躍用户數量為6.19億人,同比下滑14.6%,季度付費用户數為5610萬人,同比下降高達39.2%。
實際付費玩家的持續流失,導致Garena本季流水同比大幅下降39.2%至7.17億美元,低於預期的7.4億,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11.08億美元,同比下降39.2%。二季度GAAP收入9億美元,同比去年10.24億美元,也下降12.1%。
《Free Fire》進入生命周期后期,新增長點又迟迟沒有出現,作為Garena乃至整個SEA的現金牛,這意味着集團一大資金源頭正在緩緩關閉。
禍不單行的是,自身造血系統故障,投資人也正在離開。今年1月,騰訊拋售了32億美元SEA股票,隨后兩周,SEA股價跌超20%。
「騰訊減持的考慮較為複雜,但是確實對股價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到了未來SEA的再融資能力。」廖旭華説,「尤其是SEA在2021Q3單季融資現金流淨額接近70億美元的背景下,SEA目前的股價和麪臨的市場環境已經決定了未來的融資能力將會大打折扣。所以,SEA已經失去在中短期內大規模再融資的能力了。」
在日前的全員信中,李小冬也表示:「隨着投資者出逃到投資的’避風港’,預計我們將無法在市場上籌集到資金」,剩下的唯一一條路,就是盈利。
李小冬在全員信中重申,公司未來 12 至 18 個月的主要目標是儘快讓現金流變為正。
宏觀環境緊縮,融資不易,與此同時,SEA二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大額淨流出12億美元,賬面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也從去年三季度的118億美元,下降至78億美元。嚴峻的處境使得SEA必須儘快調整,建設自身造血能力,這也是裁員、收縮等一系列動作密集而緊迫的原因。
如果把SEA放在中國互聯網語境中,今年以來的經歷,只是大家已習以為常的眾多互聯網大廠收縮的案例之一。但作為第一批將中國特色互聯網經驗和海外本土化策略成功結合的企業,SEA一直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只是目前來看,放眼全球之前,SEA要像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一樣先學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