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PICO困難重重:內容存短板、盈利不清晰,元宇宙無着落

2022-10-04 12:00

  日前,PICO在中國市場正式發佈新一代VR一體機——PICO4系列,售價2499元起,而這也是PICO被字節跳動90億元收購后,首次發佈的升級換代產品。

  若是單純從產品配置上來看,PICO 4的確可圈可點。全系搭載高通驍龍XR2芯片、在不含綁帶和電池的情況下,其重量僅相當於一瓶可樂,4K+超視感屏和105超大視角的畫面,6DoF空間頭手定位讓設備精準識別。

圖源:PICO 4發佈會

圖源:PICO 4發佈會

  事實上,VR產品作為當前鏈接元宇宙最好的硬件載體,也是元宇宙發展的底座。那麼,PICO的VR產品是否能夠挑起字節跳動佈局元宇宙的大梁呢?它自身又面臨着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呢?

01.TOC:內容短板如何補齊?

  內容是元宇宙產業的核心賣點,直擊消費者需求,附加值極高,可為主導元宇宙軟硬件的發展奠定基礎,大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作用。誰能給用户提供更優質的內容,誰的硬件產品就能火爆,誰就能夠提前掌握元宇宙的流量入口。

  因此,豐富的VR內容是決定VR硬件產品起量的關鍵,這也是今年以來各大廠商紛紛在VR內容上發力的原因所在。比如,Meta與翠貝卡電影節合作展映20部短片,騰訊QQ音樂推出周杰倫、張靚穎、王源等音樂人的VR專輯。大朋與蘭亭數字達成5G+Cloud VR直播合作……

  而從目前來看,內容上的缺失依舊是PICO系列產品的最大短板,而這也會影響到字節在元宇宙上的發展和落地。

  運動健身作為VR使用的重要場景之一,PICO 4也首次發佈了集私教課程、瑜伽等多種運動於一身的應用《超燃一刻》,還有節奏音遊《閃韻靈境》、VR搏擊應用《萊美搏擊》以及《多合一夏季運動VR》《實況釣魚》等,搭配PICO運動中心加入的CalSense體能監測算法,可以根據身體數據和動作軌跡計算卡路里,讓VR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新時尚。

圖源:PICO 4發佈會

圖源:PICO 4發佈會

  但來自西安的私人健身教練曹昌利卻告訴我們,雖然VR健身是未來健身的發展方向,因為這能夠極大的簡化學員和教練之間的溝通,但從現階段來看,VR健身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一個好的私人教練同時是一個老師、一個演説家、一個心理醫生、甚至可能是影響用户一生的導師,有些溝通和情感的互動也是需要考慮的,VR健身需要做的是如何建立起與用户的情感交流,而不能只成為一臺冷冰冰的機器。否則,這會影響到用户后續對VR產品的使用以及VR的復購率。

  其次,由於不同用户的身體狀況不同,所表現出的肌肉羣組也會不同,這就要求私人教練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需要針對每個用户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不同的健身方案。

  而且學員在進行健身動作練習時,絕不能只是簡單的模仿,而是需要健身教練對動作不斷的指導、糾錯,這樣才能提高用户的健身效果。換句話説,健身不可能完全脱離現實,完全停留在虛擬世界之中。

  最后,用户在非健身狀態下、健身強度一般下和高強度下,儀器所能監測到的數據是不同的。這個不同就需要對用户進行反覆監測,才能得到出一個最為真實的用户身體情況。

  但問題是,用户何時何地佩戴VR也充滿了不確定因素,而這也對VR后臺的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階段的VR健身后台算法不一定可以滿足這個要求。

  而全息影視作為VR的另一重要應用場景,PICO在當下以及未來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雖然近些年來,PICO持續發力內容建設,加大投入製作並引進了大批視頻內容,用户可以在VR影院觀賞好萊塢大片、明星VR演唱會、《跟着德爺闖東非》等優質資源。

  而在PICO 4的發佈會上,三體版權方三體宇宙已與PICO達成合作,將共同製作首個VR版本《三體》互動敍事作品,並會在明年上線。但問題是,僅僅依靠這些內容,就能持續性的拉動PICO4后續的動銷嗎?恐怕這里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圖源:PICO 4發佈會

圖源:PICO 4發佈會

  另外,保證優質影視內容的長期穩定輸出,是VR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但對於上游的VR影視製作公司來説,現階段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在於如何在成本和收益達到平衡。

  上海某家VR影視製作公司負責人張偉告訴我們,由於目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VR攝像機並不是很多,而且價格也非常貴。若在加上視頻后續的製作、畫面的渲染等等,一條視頻製作的成本並不低。然而,巨大的投入背后卻是當下VR影視公司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業內認為未來VR影視唯一可行的盈利方向就是在影視劇中植入廣告。但這個前提是,需要國內VR設備的銷量,用户滲透率、使用時間等數據可觀的前提下才能實現。

  根據Wellsenn XR報告,2022一季度Pico全球出貨量約為17萬台,市場份額約為6.18%,愛奇藝全球出貨量約為2.3萬台,市場份額約為0.84%。即使將二者出貨量累加的話,又有多少活躍用户呢?

  而PICO目前的影視資源主要來源於字節跳動,但這也一直是字節跳動所欠缺的地方,未來也很難對PICO形成反哺。而在字節真正擅長的短視頻領域,其在PICO的VR設備刷抖音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Pico中的抖音,也只是一塊處於黑暗空間中央的豎屏,除了屏幕比手機大之外沒有太多差異,與其他VR內容相比沉浸度差了不少。

  而去年字節和樂華所推出的虛擬偶像女團A-SOUL,本應該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PICO在內容上的短板上。但目前A-SOUL卻陷入到品牌危機之中,這也讓PICO的內容短缺問題越發嚴重。

  遊戲應用是目前VR內容生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Pico 主要通過積極引入經過 Quest平臺驗證的遊戲,如《 VFC 格鬥家》,《劍與魔法》、並學習Meta從技術和資金兩方面搭建 VR 內容生態的正循環,但現階段Pico商店的應用數量和品質仍和主流 VR 遊戲商店有一定差異。

  比如,據VR陀螺統計,截止2021年,全球VR應用平臺中,Steam的應用最多有6212款,其次為VivePort的2284款,Pico還不及它們的零頭。

  在應用少的情況下,據不完全統計,PICO商店中75%的應用需要付費。正如一位消費者嘟嘟所説的,我花了2000多買了一臺VR設備,現在還需要繼續花錢買應用。我到底圖啥呢?

圖源:PICO商店

圖源:PICO商店

  從事安卓研發多年的龍總告訴我們,PICO之所以會出現應用少的情況,實則是多方原因導致的。比如,由於目前國內的VR軟件沒有一個明確的生態標準,這就導致相關企業在開發VR類APP時難度很大,而且企業也必須要完成建模、算法等大量的細節工作。

  然而,在高投入的背后,一款VR類APP到底能夠企業到底多少收入,也充滿了很多未知。因此,很多APP廠商對此並不感冒。

  但對標國外來看,截至2022年2月Oculus Quest平臺上共有124款應用程序收入超過100萬美元,而在2020年9月僅有35款。而這也保證了平臺形成正向的內容輸出體系,推動平臺在內容上的不斷完善。

  或許正是在內容上的缺失,字節內部也發生了不小的人事調整。據晚點LatePost報道,西瓜視頻負責人任利峰、 抖音綜藝負責人宋秉華、抖音娛樂總監吳作敏都已相繼轉崗至VR產品部門。

  02.TO B:如何找到盈利模式?

  雖然在本次發佈會上,PICO總裁周宏偉指出,PICO的VR產品和技術應用在企業級市場,包括消防培訓、安全教育、慢性病康復、VR科技課堂等方面。比如,一些消防部門使用了PICO的VR技術后,演練學員可以置身於模擬廚房、加油站、森林等實訓環境中,學習不同場景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培訓效率,減少意外傷害。

  此次發佈會面向企業級市場推出PICO 4 Enterprise,這是一套由強大硬件產品和全鏈路平臺能力組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將在更多行業探索VR的應用。

  但在企業端的應用過程中,需要解決兩個核心問題:如何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幫助企業達到降本增效呢?而PICO又如何從企業身上實現盈利呢?

  對標國內的SaaS產業來看,雖然類似於有贊、微盟近些年來一直在增加各種功能,來全方位的服務企業。但目前這兩家企業依舊長期處在虧損之中。其中,今年2022上半年為例,有讚的經營虧損同比擴大5.5%,達到了4.74億元。微盟在今年上半年經營虧損同比擴大285.2%至6.31億元,經調整淨虧損更是同比擴大499.2%。

數據來源:WIND,Mob研究院

數據來源:WIND,Mob研究院

  事實上,有贊和微盟的情況並非個案,目前國內大多數SaaS服務型企業都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而這也是由其商業模式所決定的。而反觀VR在和企業的結合上,所面臨的業務場景更加複雜和多元化。比如,國內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對VR的需求不同,有些行業已形成穩定的上下游產業鏈,無須VR介入。

  因此,對於PICO來説,若始終無法探索不出能夠真正解決企業痛點的核心解決方案,其未來在B端的商業化變現之路依然充滿坎坷。

  若PICO始終無法找到在C端、B端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其后續和字節的關係也充滿了未知。一方面,字節斥資90億收購PICO或許只是真正燒錢的開始,參考meta的財報來看,AR/VR相關的硬件、軟件和內容在內的 Reality Labs業務,在過去一年里虧損超100億美元,2019年至2021年,三年累計虧損則高達2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0億元。

  若是考慮到國內VR市場仍處在行業發展初期,估計這個虧損會更大。那麼,字節是否願意長期承擔其這個虧損呢?

  而且從用戶數據來看,據Steam平臺公開數據估算,5月份Oculus玩家月活約283.93萬人、Pico約2.86萬人。這一產品和字節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APP的月活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上,不管是國內的VR市場,還是由VR所催生出的元宇宙市場,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進行不斷探索出來,這也是一個相對較慢的過程。但這和字節跳動所要求的產品快節本質上不符的。若是在這種情況下,Pico未來又要拿什麼續命呢?

  結語

  回頭來看,字節和其他大廠相比,在元宇宙上的佈局本身就很欠缺。除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計算機圖形學和增強現實、安全與隱私等技術上的積累外,其他的動作更多的是收購投資遊戲公司的代碼乾坤、投資VR 數字孿生企業眾趣科技。

  而字節本身想借助於Pico構建起硬件-內容-平臺的生態體系,進而發力元宇宙市場。但如今Pico自身所面臨多重問題待解,這也讓字節距離元宇宙真正落地恐怕還有很長的時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