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VC們早就盯上了

2022-10-02 17:24

「卷王」馬斯克真的帶着他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來了,我的朋友圈除了國慶之外,就是Optimus在刷屏了。
 

敲重點:Optimus目標價格可能低於2萬美元,比特斯拉汽車便宜,採用與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相同的計算硬件,最終產量將達到數百萬台。

馬斯克希望以局外人的身份顛覆機器人產業,正如他之前顛覆汽車產業一樣。

而早在Optimus亮相之前,我跟行業內人士聊了聊,大家的共識是,機器人毫無疑問是接下來幾十年時間的大賽道,人形還在其次,但特斯拉開創的「深度本質」風格,或許將影響一個時代。

以及,最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很多投資人在找機器人界的「蔚小理」了。尤其是,國產機器人憑藉國內穩定的供應鏈優勢和可控的交付能力,完全可以抓住當下行業快速變化的機會,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圖源發佈會截圖

彎道超車但依然需要人扶


 

很多人看了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之后,説很像蘋果剛剛發佈iPhone手機之時。

什麼意思?各種效果展示完之后,最受關注的Optimus其實還是個「原型機」,量產時間暫時還沒明確,用馬斯克的話來説,技術上肯定會進一步升級,也可以進行對話和交談,但就是還不知道終極目標是什麼。

而且展示之時,一臺Optimus原型並沒有搭載外殼,而是直接「粗暴」展示了自己的內部結構,甚至現在的它還需要三個人在旁邊輔助,展示之時也是"第一次沒有繫繩行走"。

安全起見,馬斯克甚至沒有讓Optimus原型做出更多動作演示,至於更進一步的實用性功能,則是用演示視頻進行了展示,如在汽車工廠搬紙箱、給植物澆水、移動金屬棒等。

其相對完美的另外一臺Optimus原型也是,雖然看起來更加精緻,組裝完整,也是之后量產的原型,但功能尚未完全正常工作。用馬斯克的話來説,就是「它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走路,但我認為它會在幾周內走路。」

當然,馬斯克的速度已經算快的,原因是將造車的很多經驗都遷移到了機器人身上,依據介紹,Optimus採用與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相同的計算硬件,比如Optimus「大腦」運行在 Tesla SoC(系統級芯片)上,導航用的 Autopilot 系統和電動車上類似,除此之外還有電池組、冷卻系統等。

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已經成功地做出了四輪機器人—汽車,這個成功確實是有目共睹,而將汽車自動駕駛中日臻比較完善的技術,複用到同樣需要這些能力的機器人領域,是很合理的路線。

以及他還在給《中國網信》的投稿中寫道,「當有一天我們解決了汽車的自動駕駛問題(即現實世界的 AI 問題)后,就可以將 AI 技術推廣到人形機器人身上。這將比汽車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至於為何馬斯克如此激進?今年4月,馬斯克在公開採訪中表示 Optimus 是特斯拉增長的「第二曲線「,因為自動駕駛業務應用不及他的預期。

所以當小米人形機器人成本還需要六七十萬的時候,馬斯克已經放下豪言:Optimus(擎天柱)的目標價格可能低於2萬美元,還要量產百萬台之上。

 

 

圖源發佈會截圖

人形機器人賽道依然任重而道遠


 

但我依然要在朋友圈刷屏讚歎之時,潑一盆冷水,我甚至沒去機器人大會都能想出這些機器人表演的樣子,而且對於大部分行業人士乃至更多的人羣,都已經意識到,人形機器人的表演已經徹底失去了新鮮感。

在特斯拉之前,一度專美於前的波士頓動力,不也因為機器人的銷量慘淡幾次易主,乃至到探測機器狗Spot的商業化模式確定,經營狀況纔有所緩解?而且現代汽車收購后甚至表示,也只是希望藉助波士頓動力機器人方面的技術能力,幫助其相關項目獲得成功。

甚至由於缺乏商業價值,本田早在2018年就逐步停止了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工作,軟銀也在今年6月宣佈人形機器人Pepper停產,並開始裁減法國和日本的機器人開發團隊。

所以雖然「局外人」殺進來,短時間依然不能大規模落地,人形機器人依然存在着研發周期長、成本投入高、精細化技術協同難、信息安全與用户安全保障難等多瓶頸。

將視線轉回國內,一個多月前,內部藝名「鐵大」的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正式亮相。除了小米之外,達闥科技也在最近發佈了其最新版旗艦人形服務機器人Cloud Ginger2.0。

但雷軍彼時也只是表示,CyberOne每天都在學習新的技能,在智能機器人領域,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技術集成度最高、難度也最大,小米還處於剛剛起步的第一階段。

當然,任重道遠也並不代表説人形機器人賽道就無一可取之處,正如開篇所説,硬科技投資人宋玉傑也跟我分享到,Tesla Bot的原型機還沒發佈,二級市場多家機器人公司市值已翻了幾番。而在一級市場,大家都在找對標Tesla Bot的下一批「蔚小理」。

我來試着闡述下,這或許可以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人形機器人所涉及到的產業鏈上下游,都得到了實質性的好處,比如股價上漲,市值抬高等,而且這個影響是立竿見影的。比如國產工業機器人龍頭埃斯頓就在9月表示,其正在頻繁被調研中。

國聯證券的研報也顯示,人形機器人可能受益的環節有減速器、 電機、結構件、半導體芯片及器件、傳感器、面板玻璃和材料等,這些都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對於創業企業,用宋玉傑的話就是,直奔終局的產品定義+底層創新+全真原研核心部件,還有着非常大的機會。

庚辛資本中國也在自己的文章里面給出觀點,其一直堅信AI和機器人技術將給世界帶來一個巨大的經濟增長機遇;在信息技術革命的下半場,AI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將成為回答這個問題最大的變量。

所以綜合來看,任重道遠的人形機器人其實是機器人產業的一個縮影,管中窺豹,長期且正確的賽道,還需要堅持。

更確定的機會當下更值得投資


 

那問題來了,機器人賽道的火爆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到底投資人看重或者產業火爆的地方在哪兒?

我覺得有一句詩非常貼切: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跟很多投資人交流發現,其實當下很多機構都會看機器人賽道,每個機構的喜好不太一樣,但在機器人賽道,底層核心技術是相同的,單單這些就已經是一個龐大的投資機會了。

而這也是符合國家產業發展的,去年底,我國發布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製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這里面提及的,首先是要推動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除此之外,其實投融資的風向也很能説明問題。近日發佈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中,工業機器人依然是融資數量佔比最高的品類,而並不是人形機器人所在的服務機器人。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正如庚辛資本中國所説,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只有極少數行業(如汽車製造業和倉儲物流)有機器人的應用,特點是穩定性高、壽命長、魯棒性好、不能出錯、選擇新的方案風險大。也就是最近五年,機器人場景才全面鋪開,各行各業、各人羣開始使用機器人。

而且隨着國內半導體、汽車等新興產業需求的爆發,也帶動了工業機器人的新需求,據MIR睿工業統計,今年上半年應用於鋰電池、半導體行業的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同比增長均達到了37%。

之前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在接受投中網採訪時也提到,中國正在由傳統制造,包括汽車、手機與機加等領域,正在向新工業方向發展,包括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新基建以及醫美面膜與口罩、牛奶乳製品、火鍋料理等,突然都需要機器人的協助。

而現實是,這些基本都是中小型企業需求,國外四大家族往往反映慢,考慮到暫時規模化不大,往往調研決策、產品研發與實施周期長,中國新勢力創新企業反應快,往往從非標項目開始,迅速進入市場,然后再逐步標準化、模塊化與規模化。

此外,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製造業很強,如果要走向世界大循環,特別是一帶一路,在當地工人水平低、或者是人工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中國想走出去,也必須要伴隨着設計、製造自動化和機器人一起走出去。

對此,IFR統計也顯示,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達24.3萬台,幾乎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相當。且到明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美元。

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解決機器人底層操作系統與芯片、核心零部件、系統設計軟件等長期依賴國外的現實,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國內機器人企業的優勢所在。而短板在哪里,成長機會就在哪兒,市場在哪兒,投資機會也就會在哪兒。

當然,好消息是,工信部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底,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達到了101家,涵蓋了整機核心零部件和系統集成等各類企業。

以及相關數據顯示,2020 年機器人賽道投融資事件為 200 起,2021 年上升至 288起,2022 年前 9 個月該行業的投融資事件為 170 起。

這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機器人獨角獸,以及大額融資,乃至於每家之后都站着眾多一線機構。

以7月完成近10億元D輪融資的節卡機器人來説,其本輪融資由淡馬錫、淡明(Truelight Capital)、軟銀願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風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聯合領投,戰略投資機構跟投。

在工業機器人之后,因為產業寬廣,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也在不斷獲得資本的青睞。

比如僅用時3年2個月便成為獨角獸的思靈機器人,其剛成立不到一個月就拿到了高瓴創投和線性資本的投資,並在2019 年—2021年間獲得5次融資,而且多輪融資背后都有高瓴和線性資本跟投。

所以也希望特斯拉此次人形機器人能給國內機器人產業帶來「鮎魚效應」,產生更多的企業和投資機會,這正如優必選科技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時所説,這不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訂單,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資金的進入,更意味着行業拐點的臨近。

而最終,也希望隨着時間推移,無論是人形機器人也好,其他機器人也罷,都能帶來超出想象場景的長期商業價值,畢竟,無論形狀如何,機器確實帶來了更好的效率,以及更多地解放了我們的雙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