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分析師:2030年全球科技業對中國大陸依賴度或將降低20%~40%

2022-09-30 17:54

集微網消息,據彭博資訊分析,美國欲使國內企業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正在推動「友岸」外包,敦促美企把供應鏈轉向與美國「友好」的國家,但對消費電子大廠蘋果來説相當困難。分析指出,儘管蘋果正試着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例如提前開始在印度生產一些iPhone 14,但彭博分析師認為,蘋果需要八年時間才能把僅10%的產能移出中國大陸。

蘋果約98%的iPhone都在中國大陸生產,仰賴大量的當地零組件供應商,還有現代化和高效的物流運輸、通訊及電力供應。中國擁有完善且難以複製的供應鏈,若蘋果出走,未來可能不得其門而入。蘋果在中國大陸的投入程度則明顯高於其他許多公司。亞馬遜、惠普、微軟、思科和戴爾也依賴中國大陸,生產服務器、存儲及網絡產品的硬件,但依賴中國大陸的程度都遠低於蘋果。

美國一些科技業者已在過去20多年投資數百億美元,在中國大陸建立複雜的生產鏈,若要終結這些關係,可能也要花一樣長的時間,還可能會對已受創的全球經濟造成長久傷害。

美中科技供應鏈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脱鈎。高盛9月23日的報告發現,2017年來,美國科技進口中,直接來自中國大陸的佔比下降10個百分點,主因為中國手機出口放緩。拜登政府正以棒子和胡蘿卜雙管齊下,以削弱與中國的經濟聯繫,一方面用補貼鼓勵企業轉移生產,另一方面則用關税和出口管制懲罰在中國的投資。

彭博分析師指出,到2030年時,全球科技業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可能會降低20%~40%,而硬件和電子製造商可能會在未來十年,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到20%~30%。

(校對/趙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