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十四五存10倍增長空間!換電迎利好消息密集催化,產業鏈上市公司有這些

2022-09-25 14:55

財聯社9月25日訊(編輯 笠晨)9月21日,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汽集團寧德時代和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聯合投資的捷能智電正式成立,該公司將以電池租賃為核心開展業務,即電動汽車的「換電」模式

東吳證券周爾雙在9月22日發佈的研報中表示,此次上汽集團與傳統能源商和動力電池廠合作佈局換電業務,能夠藉助中石油中石化的渠道優勢,實現加油站和換電站協同佈局,同時有利於與寧德時代等電池廠合作推動換電行業標準的統一,加速換電生態構建。換電行業迎來爆發前期,頭部設備商優先受益。

9月中旬以來,換電方面迎來利好消息密集催化,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匯總如下圖。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換電站725座,超過此前各年建站總和。截至2022年6月,全國共有換電站1582座,其中北京以272座居首,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四川、福建、河北、湖北分列第2至10位。

當前各運營商紛紛明確「十四五」期間建站規劃:奧動:2025年計劃在全國建設10000座換電站;蔚來:2022-2025每年新增600座,海外新建約1000座;協鑫能科:2022年建成300座,至2025年完成6000座以上;國家電投:至2025年新增投資持有換電站4000座;中石化:至2025年完成充換電站5000座;吉利:至2025年建設超過5000座換電站。

東興證券李金錦在7月30日發佈的研報中表示,預計「十四五」期間換電站數量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中性假設下年均複合增速122.30%;換電設備需求率先釋放,中性假設下年均複合增速105.45%。此外,換電設備市場空間預估超5500億元,其中,乘用車換電設備需求空間將超過 2200億,商用車換電設備需求空間將超過 3300億。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一種補能方式,即通過換電站將車輛處於虧電狀態的動力電池快速更換為容量飽和的電池,並將虧電電池重新存儲到換電站中進行集中充電與管理。

換電產業鏈上下游關係比較清晰:上游主要有基礎零件製造商、充電系統供應商、換電系統集成商和動力電池生產商,中游主要有換電站運營商和電池銀行,下游主要服務B端和C端等終端用户,此外還涉及動力電池回收業務。

東興證券表示,中游運營百家爭鳴,上游設備率先受益。目前換電產業鏈上游的主要有設備製造商和動力電池企業,較早切入賽道的設備製造企業和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將率先受益,主要包括:山東威達科大智能瀚川智能博眾精工易事特、深圳精智、科易動力、國電南瑞許繼電氣通合科技永貴電器中航光電中恆電氣泰坦科技等。

動力電池企業主要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中創新航、欣旺達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比亞迪等。

東北證券劉軍在8月23日發佈的研報中表示,中游換電運營競爭激烈,C端市場面臨成本壓力。國內部分中游換電運營商主要為協鑫能科、吉利、寧德時代等。寧德時代作為上游電池供應商佈局換電運營帶來更為激烈的價格競爭,其巧克力換電塊月租金僅為399元而蔚來最低月租金達到了980元。

李金錦在表示,基於換電補能的諸多優點、車電分離的新商業模式和換電運營的盈利高確定性,預計「十四五」期間換電設備市場規模將實現超10倍增長。換電設備和換電運營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瀚川智能,協鑫能科,博眾精工,科大智能和山東威達。

優點明顯,但缺點也很明顯。東北證券指出,換電站前期適配車輛較少,需要與主機廠合作開發匹配的換電車型;換電站設備前期的投入資金同樣很多,換電站還需要投入更多電池來做冗余以確保車輛有電可換,加大了運營方的資金壓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