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仁勛口中的「元宇宙」 英偉達心中的生意經

2022-09-23 13:36

  文章轉載來源:速途元宇宙研究院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原創

  作者 / 喬志斌

  雖然黃仁勛嘴里口口聲聲喊着「元宇宙」的主意,但內心卻滿是英偉達的生意。

  日前,英偉達在GTC大會上正式發佈了採用Ada Lovelace架構的RTX 40系列GPU,首發型號共包括RTX 4090、RTX 4080 16G和RTX 4080 12G三個版本,建議零售價分別為12999元、9499元和7199元。

  據悉,英偉達稱RTX 4090由760億個晶體管、16384個CUDA核心和24GB高速GDDR6X顯存構成,與前代產品相比,在光線追蹤遊戲中RTX 4090的性能提升相比RTX 3090 Ti可達4倍。在光柵遊戲中,RTX 4090的性能提升也高達2倍,同時保持了相同的450W功耗。而RTX 4080的16GB和12GB兩個版本,則分別擁有9728個CUDA核心和7680個CUDA核心,性能同樣強於上代RTX 3090 Ti旗艦顯卡。

  可以説,無論是在性能和價格上,RTX 40系列GPU都相比RTX 30系列有了明顯的提升,為元宇宙應用的構建與運行提供了硬件支撐。除了遊戲芯片之外,英偉達還發布了自動駕駛Thor芯片,其性能達到了2000TFLOPS,是目前Orin芯片的8倍,這款芯片將取代此前發佈的Altan芯片,將於極氪2025年推出的新車型中首發上市。

  英偉達口中的「元宇宙」與心中的生意

  作為全世界家喻户曉的以設計顯示芯片和主板芯片為主的人工智能計算公司,英偉達投身「元宇宙」的原因既純粹而又水到渠成。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曾多次公開表示:「人工智能和計算機圖形學的結合將為元宇宙提供動力,即互聯網的下一次演變。」

  而無論是構建元宇宙的虛實結合場景,還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維持元宇宙自主運轉,都需要3D圖形處理管線、AI計算等能力的支持,在行業中,英偉達的GPU與AI芯片始終是重要的硬件生產廠商。不僅如此,英偉達在算法、算力、圖形學等方面,也擁有豐富的積累。

  算力作為元宇宙六大底層技術之一,速途元宇宙研究院在《2022元宇宙產業趨勢報告》中指出,不僅是元宇宙在物理世界中的承載者,也是推動其他核心技術領域的關鍵環節。如今,從谷歌、微軟、Facebook、亞馬遜、特斯拉等涉及到AI產品業務的公司,都有在使用英偉達芯片。

  業內普遍認為,要想實現《雪崩》中所描繪的元宇宙景象,起碼需要 1000 倍的算力增長,面對巨大的算力的需求,意味着只要「元宇宙」概念興起,對於算力的需求指數級的提升,英偉達業績的增長空間,也將充滿想象。因此,將英偉達視為「元宇宙最大受益者」也並不為過。

  似乎是嚐到了算力硬件的「甜頭」,去年11月,英偉達在GTC 2021上,宣佈了將產品路線升級為「GPU+CPU+DPU」的「三芯」戰略,同時,將其新發布的Omniverse平臺定位為「工程師的元宇宙」,全面推進元宇宙解決方案的開發。

  在英偉達的「元宇宙」之路一切向好的情況之下,EVGA在9月17日與英偉達的「分道揚鑣」打破了這幅寧靜的畫面。EVGA在聲明中,將原因歸咎於英偉達的「不尊重」,后續將不會繼續合作,也不會跟進RTX 40系列顯卡的生產和銷售。

  有業內人士指出,EVGA在9月17日與英偉達的「分手」原因,並非是因為「尊重」,而是「利益」。在英偉達RTX 40系列即將上市之際,英偉達方面要求EVGA等合作伙伴將RTX 30系列顯卡限價,這就導致市面上出現了英偉達方面出售的FE版,價格低於EVGA或其他所有合作伙伴非公版顯卡售價,影響了合作伙伴清理庫存。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還發現,「英偉達清庫存,卻讓下游廠商通過限價承擔風險」的行為,不僅成為EVGA與英偉達「決裂」的導火索,也隱約透露出英偉或處於重大的庫存危機之中。

  9月15日,以太坊正式完成了主網和信標鏈的合併,標誌着以太坊實現了由工作量證明(PoW)向權益證明(PoS)的過渡,讓「挖礦」的時代將成為過去式,也讓作為「挖礦工具」的GPU市場出現了價格崩塌。

  不過也有網友吐槽,英偉達也在RTX 40系列的數據中藏有「貓膩」:例如在RTX 4090的海報上宣傳的比RTX 3090 Ti快2-4倍,僅限於高級別光線追蹤和DLSS3.0的遊戲中才可以復現。

  更為甚者,則是RTX 4080的12G相比12G版本,不僅少了4G顯存,在GPU核心方面16G版本擁有9728個CUDA核心,12G版本則只有7680個CUDA核心,縮水了近21%。從以往的定位中,RTX 4080 12G更接近4070或是4060 Ti的水平,而英偉達這種通過修改命名方式,不僅的是顯卡的定位,也在售價方面帶來了2000多元的提高。

  通過售價上漲,英偉達可以通過硬件出售獲得更高利潤,但也無疑提高了元宇宙的成本門檻。可見,在黃仁勛的眼中,生意的優先級還是要略高於元宇宙本身。

  Omniverse Cloud用軟件定義打開B端市場

  近年來,英偉達因其蓬勃發展的數據中心業務而受到關注。而在本屆GTC大會上英偉達還展示基於其元宇宙創作平臺Omniverse創建的《傳送門RTX》遊戲,藉此引出於構建和運行工業元宇宙應用的 Omniverse Cloud 服務,標誌着英偉達在軟件服務上的再進一步。 

  衆所周知Omniverse是2019年英偉達推出來的一個仿真模擬和虛擬合作的平臺,協助用户在虛擬世界中進行協同工作,建造數字孿生世界,比如進行汽車、製造、建築的設計製造等,進一步將USD的價值從媒體與娛樂應用程序中解放出來,向建築、製造等工業領域邁進。

  此前,Omniverse已經開始被部分B端用户所採用,尤其是為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提供3D仿真、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解決方案,例如寶馬已將英偉達的Omniverse標準化為集中式平臺,以大規模集成各種后端和前端系統,並擴展其技術棧用於支持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從而模擬汽車製造業務的每一個環節。

  Omniverse標誌着英偉達在硬件芯片之外,拓展了一條以軟件定義的、面向to B市場掘金的道路。黃仁勛曾表示:「元宇宙也被稱為 3D 互聯網,其將通過由USD(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通用場景描述)進行描述的虛擬 3D 世界連接起來,並通過模擬引擎進行查看。通過雲端的 Omniverse,我們可以連接世界各地的團隊,共同設計、構建和運行虛擬世界和數字孿生。」

  而隨着元宇宙時代的全面到來,「元宇宙+Omniverse」的組合,讓英偉達成爲了「工業元宇宙」的產業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通過推出Omniverse Cloud雲服務,個人和團隊可藉助它,在無需任何本地算力的情況下,一鍵體驗 3D 工作流的設計與協作能力。

  作為Omniverse Cloud的首批用户,RIMAC 使用 Omniverse Cloud 構建端到端汽車管線,來貫穿從設計到營銷的整個流程。RIMAC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Mate Rimac 表示:「Omniverse Cloud 也將提供類似的效率和靈活性,減少工程團隊在複雜的 3D 設計管線上所花費的時間,使其能夠專注於汽車車型設計。這種 3D 汽車配置器體驗避免了逐層手動渲染的工作,節省了時間和金錢成本,為定製化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如果説,Omniverse的出現,標誌着英偉達通過軟件平臺的方式,讓更多的B端用户與業務留在其軟硬一體的生態之中。

  那麼,Omniverse Cloud 的出現,則是進一步強化軟件定義的概念,藉助首款軟件加基礎設施即服務產品,讓更多用户可以實現雲端協作,同時由於業務方面更多基於雲架構,因此英偉達方面則可以在自己的雲平臺硬件規格建設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加大自主硬件佔比的同時,鞏固自身架構的市場與開發者優勢。

  在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看來,對於英偉達而言,「元宇宙」顯然是打開市場、增長營收的財富密碼,但在生意的背后,我們更應該看到,如何將硬件算力,與算法、圖形學等技術相融合,迸發出強勁的生產力。

  「元宇宙」作為先進技術的代名詞,如何引領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是行業共同的課題。相信英偉達的相關佈局,一定會成為行業在發展「工業元宇宙」路徑上的重要參考。

責任編輯:張靖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