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全年預期目標!5G基站建設總量超200萬,產業鏈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2022-09-21 20:11

財聯社9月21日訊(編輯 俞琪)據工信部昨日消息,截至8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210.2萬個,佔移動基站總數的19.8%,佔比較上年末提升5.5個百分點。其中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萬個。在今年3月,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曾表示,國內5G基站建設今年有望突破200萬個。

目前來看,前8月新建5G基站總數已超全年預期目標。此前,工信部曾表示基礎網絡建設將保持適度超前的觀點。對此,中郵證券在9月19日研報中提到,參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預計2023年和2025年國內5G基站數量將分別達到252萬站和364萬站,以及工信部推測,未來2-3年,國內5G基站將保持年均60萬站以上的建設節奏

image

東吳證券在5月1日研報中認為,2020-2023年將是5G網絡的主要投資期,其中,作為5G網絡建設的最大資本支出,無線基站憑藉更多的數量與更高的成本,在未來幾年預計佔據每年千億級別的市場份額。

根據天風證券在7月23日研報中進一步測算,按照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的5G基站建設計劃推算,5G基站的需求量將由2019年13萬個增長至2025年的816萬個CAGR約為41.6%,迎高速增長。

image

公開資料顯示,5G基站產業鏈主要分為網絡規劃設計、基站天線、射頻濾波器、光纖光纜,以及光模塊等環節。在5G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當中,宏基站和小基站為5G組網重要組成部分

image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5G宏基站建設步伐先行於5G小基站。2023年是5G宏基站建設的高峰期,宏基站數量預計可達到90萬站。首創證券研報預測,十年國內5G宏基站數量約為4G基站1-1.2倍合計500-600萬個

在宏基站中,主要組成部分為主設備、光模塊、射頻模塊以及基站天線;配套設施主要有電源設備、光纖等。

image

在國內5G主設備市場中,華為、中興通訊、愛立信位列前三,市場份額分別為58%、31%和6%。其中,中興通訊已為全球5G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

另外,根據梳理統計,基站天線主要涉及公司為盛路通信、立訊精密、通宇通訊、京信通信、風華高科;射頻模塊主要涉及公司為三安光電、飛榮達、瑞聲科技、三環集團、卓勝微、星網鋭捷、東山精密;光模塊主要涉及公司中際旭創、光迅科技、中興通訊、烽火通信;光纖光纜主要涉及公司為長飛光纖、亨通光電、中天科技、中航光電。

image

image

除宏基站外,拉長時間來看,首創證券認為,2024年將是5G小基站建設的高峰時期,小基站數量預計達到200萬站。2022-2024年,新增基站處於快速增長期。目前,星網鋭捷、中興通訊、宜通世紀、超汛通信等公司均有小基站業務佈局。

方正證券劉子睿在1月24日研報中亦認為,小基站部署靈活,適合熱點區域的覆蓋,因而,宏基站與小基站的組合會大大增加基站天線需求量。目前,基站天線市場快速增長的同時,還正經歷新技術、新材料驅動下的產業升級。其中,新材料塑料振子獲廠商推崇,飛榮達、碩貝德、信維通信、東創精密、阿萊德、京信通信、瑞貝斯、銀寶山新等均掌握此種技術。

此外,首創證券提到,相較於4G通信,5G對電源的要求更為苛刻,要求電源具備更大的輸出功率和更高效率,5G電源的單機價值量明顯高於4G電源。根據中國電源協會統計,隨5G建設加速推進,2021-2026年,我國通信電源年複合增長率達6.79%。

image

在配備設備領域,新雷能、動力源、中恆電氣當前為通信電源行業領先企業。其中,新雷能去年獲海外客户Baytec通信電源產品採購訂單,2022年1-3 月為公司貢獻營收1.07億元,是其2021年全年營收貢獻的70%。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有業內觀點提到,因5G網絡引入網絡功能虛擬化、邊緣計算等新技術,打破了傳統電信網絡的封閉性,因此面臨新的風險問題,對數據保護、安全防護和運營部署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有市場人士認為,由於5G產品研發難度相對更大、生命周期更長,在如今5G研發、產業化加快的情況下,不能跟上產業鏈步伐的供應商可能會面臨淘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