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騰訊破位290港元關!回購177億港元,北水加速增持,轉機何時來?

2022-09-21 08:26

9月21日港股開盤走弱,而港股「股王」騰訊控股,盤中再度跌超290港元,股價低見287.6港元,創2018年12月底以來新低;距離最高歷史股價750港元,則下跌61.5%。

騰訊股價為何「跌跌不休」?為何如何演變?

回購力度不斷加碼

騰訊近期頻頻加大回購力度,吸引了市場的注意。截至9月20日,騰訊已經連續22個交易日回購,而每個交易日用於的回購金額,也由年初的每個交易日2億元上升至3.5億元左右。

9月20日盤后,騰訊 $00700.HK 公告今日回購120萬股,價格為292.4至296.4港元,共耗資約3.53億港元。據統計,自8月19日至今,騰訊連續22個交易日進行回購,累計回購2486萬股,耗資77.4億港元。而根據萬德數據,今年以來,騰訊已在回購上花費177億港元,位列港股回購榜第一名。

成為今年港股「回購王」之時,騰訊 $00700.HK 以單日回購金額為標準的回購力度,在肉眼可見地升級。

  • 2022年1月5日至2022年1月20日,騰訊每個交易日使用約2億港元回購,對應的回購價位區間為421至477.4港元。
  • 2022年3月25日至2022年7月14日,騰訊每交易日回購約3億港元,對應的回購價位區間為332至390港元。
  • 2022年8月19日至今,騰訊再度增加預算,每日回購約3.5億港幣,已連續21個交易日回購,預計本階段回購力度將超越歷史紀錄。

只是,不斷加碼的回購力度,依然無法阻擋騰訊股價受壓下滑。

較量:大股東減持vs騰訊回購

騰訊不斷加碼回購,是對大股東減持壓力的迴應。

騰訊今年6月曾公告,大股東Naspers將出售騰訊股份,預計每天出售的騰訊股份平均不會超過公司股份之每日平均成交量約3-5%。

果然,Naspers旗下的Prosus,9月8日公告稱,為配合公司回購計劃的持續實施,出售111.5萬股騰訊普通股,持股比例降至27.99%。

而大股東的減持還將持續下去。9月8日,港交所數據顯示,騰訊股東將1.93億股股份轉入香港中央結算系統,約佔總股本的2%。

Prosus隨后在公告中解釋,稱其持有的1.92億股騰訊股票以憑證形式存入香港中央結算系統,以便今后可以有序減持,支持自身的股票回購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9月8日移倉的這部分股票當時的市值接近600億港幣,是騰訊今年以來回購金額的3.5倍左右。以9月8日以后騰訊的股價看來,對於騰訊的回購速度是否能夠追平大股東的減持速度,市場持懷疑態度。

遊戲版號審批常態化影響幾何?

騰訊控股回購與大股東減持博弈之余,遊戲版號審批常態化也是影響騰訊的重要因素。

此前,國家新聞出版署發佈9月國產網絡遊戲審批訊息,共73款遊戲獲批,是今年第五次發放遊戲版號,騰訊網易皆有版號獲發。安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稱,自4月遊戲版號的發放重啟,近乎每月均有發放,逐步進入常態化,目前累計有314款國產遊戲版號獲批,預計將有利遊戲板塊的氣氛。

對於遊戲版號發放常態化對騰訊的影響,機構意見不一。麥格理研究報告稱,預測明年全球及內地網絡遊戲將温和增長,預計騰訊全球遊戲發行及收購將加速,仍列為全球遊戲代理商中的首選。華西證券認為版號發放釋放積極信號,發放數量邊際放寬,頭部廠商首獲版號,行業監管常態化邏輯確定,看好新游上線接續推動估值修復。

南向資金加速入局,預示着什麼?

一面是騰訊控股股價跌跌不休,險些失守一年最低價;一面是港股通資金的增持。南向資金自8月25日起,已經連續18日淨買入騰訊,累計超51億港元。

滬深股通騰訊的持股佔比,也在邊跌邊買中不斷上升。萬德數據顯示,滬深股通騰訊持股量,佔自由流通股本的百分比與佔港股總股數百分比自9月以來持續上升,分別由11.96%提升至12.14%,及由7.5%提升至7.61%。

中泰國際認為,港股通流量明顯增加,可能預示着反彈窗口。而港股通上周錄得107.07億港元的淨流入,流量按周明顯增加,與之相反的北向陸股通全周錄得60.88億元人民幣的淨流出。

作為港股的「市值王者」,騰訊的走勢與港股的走勢深深綁定在一起。

受海外政治風險事件頻發、中美關係趨緊、美聯儲加息縮表進程、通貨膨脹加劇、中美審計談判結果等多重因素影響,自2022年7月以來,恆生科技指數累計跌幅超20%,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累計跌幅超15%。而港股市場何時能夠止跌,也要等待多種外部信號。

分析師植耀輝預期,港股有望止跌回穩,不過由於投資氣氛依然欠佳,以及投資者將繼續觀望聯儲局議息會議,預期彈幅亦相當有限,相信在19000點水平會有較大阻力。而光大證券則認為,短期來看,港股利空因素仍未完全消化,預計板塊估值仍將維持低位震盪,建議把握估值擾動下的結構性行情,業績修復確定性強的頭部互聯網公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