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打卡元宇宙|從元宇宙施工隊,到元宇宙內容發行運營商, 「好玩的纔剛開始」

2022-09-20 13:32

轉自:周到上海

2022年1月,一場面向全球的元宇宙數字藝術館招標正式啟動,建築師、程序員、遊戲玩家、元宇宙愛好者……只要對數字藝術館有想法和創意的個人、公司或機構,都可以參與,並有機會獲得100萬元的設計費。

2個多月的時間,來自全球的600余組作品報名,一個名為「IN FORM / SEED秦琛工作室」的設計聯合體,贏得最終的勝利。

IN FORM / SEED秦琛工作室的作品中,設計師將展品與玩家視為同等質量的兩個因素,讓觀察方式在聚焦和發散的轉換中連續。同時用紙帶的正反面類比玩家與展品,模擬兩種空間體驗,形成內外嵌套的三維連續空間。螺旋是這種形式的基調,運動的形態給人以深邃的神祕感,環境光線穿越交疊的平面而下,在逐漸產生的垂直感中可以感覺到一種緩慢的空間轉移。

這是國內元宇宙虛擬建築設計的首次招標活動,由上海企業風語築發起, 在百度希壤元宇宙平臺打造一個宇宙數字藝術館,並面向M世代用户開放運營。

這個元宇宙數字藝術館,基於虛擬引擎進行3D設計和開發,在未來引入國內外頂流數字藝術家,用户可以在其中進行沉浸式觀展、娛樂、社交,也可以在其中購買數字藝術藏品。

7月21日,元宇宙數字藝術館「雲廳Meta Art Station」正式上線百度希壤,成為國內首個元宇宙世界中專注元宇宙藝術實踐的永續試驗場。

「雲廳將成為元宇宙藝術的樞紐站點,在元宇宙中呈現有價值的⽂化活動與事件,推動元宇宙生態的優化發展。」上海風語築副總經理兼首席品牌官張樹玉説。

近日,Meta元宇宙指北跟隨「文化元宇宙的中國印象」前沿工作坊來到上海靜安區江場三路191號——風語築公司總部,這家參與了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建設、設計了上海中心觀光廳等的中國展示行業龍頭企業,看它正在如何「玩轉」元宇宙。

風語築總部大樓10樓空間里,牆壁上依然貼着2022年年度總結大會的海報,主題是「燃動元宇宙」,」元宇宙的施工隊「的字眼,也出現在海報中。

剛剛過去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風語築基於Unity和Cocos雙引擎,依託希壤技術底座為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打造元宇宙平臺,以「張江科學城-張江科學會堂」和「上海自貿區-臨港國際會議中心」兩大現實場景為基礎,從技術底座到3D數字設計開發等環節,沉浸呈現WAIC元宇宙空間,讓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次在元宇宙數字場景中呈現驗。

2022年以來,助力上海「五五購物節」靜安國際美粧節入局元宇宙,聯合國際國潮品牌在元宇宙新品首發;攜手上海奉賢新城,落地國內首個元宇宙城市會客廳,探索虛擬政務服務;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將張家界景區的核心區域影像到元宇宙平臺,呈現「元宇宙的阿凡達」……上海這家上市公司——風語築,有意無意間踏入了「元宇宙」的大河之中。

「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我參加了超過100場元宇宙論壇……」上海風語築副總經理兼首席品牌官張樹玉,也為數字虛擬人做過「模特」。

實際上,自從2021年5月以66.7萬元在嘉德拍賣行拍的亞洲藝術家宋婷的NFT作品《牡丹亭Rêve之標目蝶戀花——信息科技穿透了「我」》之后,風語築在元宇宙領域的動作就「一發不可收拾」。

2021年11月,風語築將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浙江深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浙江風語宙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專注在元宇宙創新業務這個細分賽道的探索和擴展。

在風語築2021年年報,「元宇宙」這個詞出現的頻率高達40次!值得關注的是,專注創新業務拓展的全資子公司浙江風語宙自2021年11月以來,到2021年年底實現數字內容製作服務收入455萬元。

但是,在元宇宙中進行了諸多嘗試的風語築,再經過1年左右的初體驗之后,開始在「元宇宙的施工隊」之上,有了新的思考。

在「元宇宙」之前,風語築的定位是科技文創,這也是2017年10月20日IPO登陸上交所主板市場時的公司定位。

「綜合運用各項數字科技手段來達到創意展示效果,為客户定製打造具備感官衝擊力和沉浸式體驗感的展示空間」,這樣的文字,當時就躍然出現在風語築2017年的年報中。

當下「元宇宙」的熱詞:AR 、VR、沉浸式、3D影像、全息影像……也都在2017年風語築年報中頻繁出現。

全球知名藝術團體、火遍日本的teamLab,2019年到上海徐匯濱江龍騰大道油罐藝術中心的首展《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風語築旗下子公司「要看文創」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后,廣州珠江琶醍「生命之森與未來遊樂園」,昆明「teamLab未來遊樂園」,這背后都有風語築。沉浸式餐飲、沉浸式夜遊、沉浸式IP賦能商業新零售、沉浸式網紅直播……用科技賦能文創和商業,風語築甚至已經駕輕就熟。

風語築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暉此前就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不僅具備強大的創意、設計和內容製作能力,也擁有長年積累的CG特效、人機交互、裸眼3D、全息影像、5G雲XR、AI人工智能、大數據可視化等關鍵技術手段,產品及系統也廣泛應用於政務服務、城市文化體驗、數字展示、文化旅遊、廣電MCN、新零售體驗及數字藝術消費等眾多領域。

「在5G時代,風語築將抓住5G這個風口,以‘新基建’為戰略基石,加大對5G實時雲渲染,全息現實,VR、AR、MR、4K/8K超高清視頻等數字新媒體技術的投入,強化數字文化IP的開發、打造及運營能力,鞏固數字內容的生產製作及場景供給優勢,力爭成為全球新媒體數字科技的超前引領者及優質數字內容全渠道服務商。」李暉在2020年9月説這話的時候,電影《頭號玩家》上映1年多,「元宇宙」還沒火,Facebook還沒有更名為Meta。

但李暉口中的5G實時雲渲染、全息現實、VR、AR、MR……這些,其實已完全契合后面才火起來的「元宇宙」的發展邏輯。從科技文創,走到數字元宇宙,風語築實現了水到渠成的戰略轉型。

進入2021年,風語築開始在元宇宙中徜徉,甚至把元宇宙作為公司的重要戰略。

而風語築總部所在所處的上海,2022年也已正式將元宇宙列為四個產業「新賽道」之一,力爭到 2025 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這成為風語築發展的重要土壤。

「經歷過去幾個月的時間,我們發現單純的元宇宙虛擬空間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內容,那這個空間還是空的,不繁榮的。」上海風語築副總經理兼首席品牌官張樹玉説,公司最新的定位是:元宇宙內容發行運營商,在元宇宙賽道的探索中,要把「內容」注入到元宇宙的虛擬空間之中。

風語築開始將元宇宙與垂直領域相結合,形成一個個具體的服務場景,包括元宇宙+城市服務、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商業零售、元宇宙+文旅等。

「風語築將積極響應《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全力打造元宇宙標杆級示範應用場景,力爭成為上海元宇宙產業領軍企業。」風語築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暉説。

「公司積極開拓元宇宙創新業務,主要基於公司對元宇宙產業政策以及行業未來趨勢的判斷,同時公司在3D數字設計和視覺渲染方面具備較強的實力,在 VR/AR/XR、裸眼 3D、全息等數字技術應用領域擁有豐富的項目應用案例和經驗。「張樹玉説,公司在全國各地打造的 1400 余座線下數字化體驗空間是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交互融合的重要場景載體,元宇宙創新業務與公司數字化體驗業務具有很強的協同效應,有助於公司更好地服務現有客户,有利於公司持續開拓數字化體驗業務的創新應用。

實際上,在過去幾個月擔任「元宇宙的施工隊」的過程中,風語築已開始不甘於只是「施工」,而更多聚焦在內容和場景上:虛擬人、數字藏品、線上數字場景建設等。

比如,在和張家界聯合打造的文旅元宇宙,風語築不僅為其在線上打造一個開放、沉浸、交互的元宇宙虛擬景區和交互娛樂社區,也會開張元宇宙系列活動,包括任務打卡,通過完成任務積分,可兑換張家界景區門票,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打破線下次元壁。

張樹玉説,在文旅元宇宙的場景中,風語築結合傳統文化、時代精神和新興技術,構建了一個如臨其境、傳承創新、感官升維的文旅場景。這里,將打破時空限制,實現色、聲、味、觸等多重感官深度融合的全方位交互;每位遊客可以感受迥異的場景、故事情節、角色身份,助其產生強烈的自我代入感,從遊覽者變為創造者。

而且,文旅元宇宙場景,不會減少線下消費性,而是結合線上和線下實現虛擬共生的消費,推動傳統商業實現新消費時代的變革,更大幅度地增加消費者的沉浸式體驗。

風語築也在投資層面進行了不少佈局,包括追投了VR內容公司——為快科技,該公司擁有VR影視平臺VeeR和線下VR影院品牌「零號空間」,其出品的《我生命中的60秒》,是中國首部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VR紀錄片;戰略投資了NFT發行技術服務公司星圖比特等。

在元宇宙里實現遊戲般的看展體驗,在元宇宙里參加文旅節慶活動,元宇宙里觀看時裝走秀並能進行穿戴試穿,甚至在元宇宙為自己的明星偶像應援……這些都成為風語築對元宇宙內容發行運營的新探索。

「文化元宇宙的本質,是技術支撐和內容場景的統一。」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解學芳在「文化元宇宙的中國印象」前沿工作坊分享中認為,文化元宇宙,如同聚合器,將區塊鏈、AI、5G、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分散技術應用,整合到統一的文化空間中。這個元宇宙空間是身臨其境的三維虛擬空間、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數字空間,也是互聯網演進帶來的包容性網絡空間,可以説是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傅才武也在前沿工作坊線上分享中説,數字技術賦能,正在重建當代文化產業的新生態。「中國文化產業總體上到了從規模擴張到內涵質量發展的‘拐點’。」傅才武説,對比2010年以來的近十年的數據發現,文化產業的結構正在悄然變化,「技術變軌」直接影響文化產業的發展路徑,數字信息技術激發了傳統文化的「內容活化」,推動了傳統文化業態的整體性轉型升級。

「數字信息技術突破了傳統文化在創作環節的’窄化‘,以及在傳承環節上的’知識鴻溝‘的雙重侷限,線上’新舞臺‘拓展了傳承的效率。」傅才武説。

政策層面,也出現了重要信號。2022 年 5 月 22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 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明確表示要發力中華文化內容的數字化,結合 AR/VR/XR、裸眼 3D、全息等數字視覺技術手段,塑造新的文化體驗場景,促進內容生產的突破創新, 培育新的文化產業動能和消費增長點,力爭實現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促進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先研院新媒體研究院院長周榮庭説,沉浸的空間,已經成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交匯點。比如安徽阜陽的潁州西湖,通過科技手段打造出一幅動態長卷形式的鎮園之寶數字長卷《潁州賦》,運用唐代國畫畫風,還原潁州西湖的唐風宋韻,畫舫觀光、烏篷賞湖、竹筏古裝、射箭投壺、特色美食……展現潁州西湖民俗與歷史文脈。在這幅數字長卷前,參觀者可以與畫卷中的山水人物進行互動,手輕輕一揮便出現一羣紛飛的蝴蝶和片片漣漪波浪。

「好玩的時候纔剛剛開始」,在風語築總部一樓的牆壁上赫然出現這樣的文字,這是風語築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暉經常提到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周圍,被幾句英文包圍:「Dance,like nobody’s watching.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Sing, like nobody’s listening. Work, like you don’t need the money.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現在,我們應該説:元宇宙時代已來,好玩的時候纔剛剛開始。」張樹玉在「文化元宇宙的中國印象」前沿工作坊中,把這個作為結束語。

「文化元宇宙的中國印象」前沿工作坊,由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發起,聯合全國23所高校有關院系科研機構和文化元宇宙領軍企業,共同舉辦的。

這是全國第一個文化元宇宙系統全面知識體系,邀請元宇宙大咖、知名教授講解文化元宇宙理論,同時也會實地探訪前沿企業元宇宙實驗展示基地,由領軍企業負責人現身分享元宇宙前沿經驗,沉浸式感受文化元宇宙的中國印象。

上一次,「文化元宇宙的中國印象」前沿工作坊走進了上海寬創國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一次走訪了上海風語築文化科技股份公司,后續仍將有上海元宇宙企業的「打卡」,並分享相關的深度文章,歡迎持續關注。

來源:周到上海       作者:苗夏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