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9-16 09:23
昨日內地股市大跌,港股靠穩,美元指數持續強勢,人民幣跌破7關口,今日開盤,港股恆指低開1.05%,報18732.44點,申洲國際大跌4.5%,藥明生物跌超3%;恆生科技指數大跌1.31%,萬國數據、理想汽車等跌3%。
騰訊低開0.87%,網上流傳一張截圖顯示,《羊了個羊》小程序9月14日收入達到468萬余元,而本月收入也高達2565余萬元。隨后,馬化騰在相關朋友圈下面評論:覈實了是PS偽造的。
比亞迪低開1.57%,網傳美國電動車2024年之后將禁用中國電池,比亞迪董祕李黔15日下午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稱,「在電動車行業,美國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靠加大補貼來扶持,而中國已經完全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了。」
建業地產漲近10%,公司擬根據回購授權於公開市場回購股份,此前獲授權回購至多約2.96億股。
專家觀點:
日圓匯價一度跌至24年新低,筆者身邊不少朋友打算「溝貨」,紛紛請教有何最新對策。雖然外匯非筆者專長,但正如大部分人一樣,待正常通關后,日本也必然是首選出發旅遊之地,故在公在私也會密切留意日圓匯價之一舉一動,因此亦做了不少功課。簡單而言,在日圓匯價屢創新低情況下,當地進口價格急升並引發通脹,但相比歐美地區,現時日本通脹僅為2.6%,上升原因亦主要是由原材料/食品價格急升所致(對通脹之影響達到88%,相比之下美國僅為39%),因此若原材料/食品價格回落,日本通脹將有望大幅回調;另一方面,日圓貶值對不少日企而言並非壞事。有海外調查機構便估算過,日圓貶值預計將為日企帶來多達1萬億日圓之匯兌收益(以當時1美元兑132日圓計算)。因此筆者初步結論為,也許日圓未來未必會再大跌,但現階段仍有進一步貶值可能,故暫亦不急於「溝貨」矣。
不過,包括日圓在內之貨幣會否繼續貶值,另一關鍵重點在於美元強勢是否會維持。本周較早公佈之8月CPI數據仍高達8.3%,意味年內息口將難松,而且今次CPI數據有更多須關注的狀況,就是雖然期內能源價格升幅低於預期,惟食品價格升幅卻相當顯著,達到11.4%,升幅為1979年5月以來最高。筆者以往已不斷指食品價格為當前其中一樣最需關注事項,因為即使加息亦無助影響食品供需,現時唯一變量可能就是俄烏戰事之演化。若戰事有望在短時間內結束,能源及食品價格或有機會顯著回落,連帶通脹問題亦可得到解決,變相令各國加息壓力得到舒緩。當然現時談論戰事終結可謂為時尚早,但卻可能是未來通脹問題之關鍵。
至於港股方面,恆指受美股周二急跌拖累,再度跌破19,000點關口,昨日雖見回穩,但始終未能重上萬九關之余,成交量不足820億元亦反映投資者未有意欲趁跌「撈貨」。預期恆指短期仍只會維持拉鋸格局,繼續於19,000點附近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