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北美票房|恐怖片與印度電影領跑票房榜

2022-09-12 14:32

由舊片《蜘蛛俠:英雄無歸》佔據周末票房榜頭名的窘況,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終於未重現。排名周末票房榜前二位的都是最新上映的新片,而且其中還有一部來自印度的奇幻大片。

由迪士尼旗下二十世紀影業負責發行的恐怖驚悚片《野蠻人》(Barbarian),講述的故事很接地氣:英國女演員喬治娜·坎貝爾飾演的苔絲為應聘而來到底特律,通過訂房APP短租了一棟小屋,結果發現房內已有一位住客。這位自稱名叫基斯的男子,通過另一款訂房軟件正常辦理入住,類似這種一房多訂的投訴,平時在民宿行業也時有發生。眼看室外即將狂風暴風來襲,苔絲只能硬着頭皮住了下來,結果卻發現真正構成威脅的,並非是這位陌生男子,而是這棟舊屋地下室內隱藏着的一段黑暗歷史。

《野蠻人》海報 《野蠻人》海報

近年來的北美電影市場,恐怖片尤其受到歡迎,哪怕是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候,也無法阻止年輕觀眾走進影院體驗恐怖片帶來的刺激快感。作為二十世紀福斯被收購前就已製作拍攝的「遺留產品」,《野蠻人》七月趕在美國聖迭戈漫展大會上搶先做了全球首映,獲得媒體積極評價。這次選擇在2340家影院上映,規模不算很大,最終拿到1000萬美元開畫票房,盈利是毫無問題。

排名第二的印度奇幻電影《梵天法寶1:濕婆》(Brahmastra: Part One – Shiva),上映的影院數量更是隻有810家而已,最終拿到440萬美元周末票房。這個成績對比今年三月時在美上映的印度史詩片《RRR》——在1159家北美影院拿到980萬美元開畫票房,還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梵天法寶1:濕婆》的製作野心十分巨大,光是拍攝工作就花了足足五年時間,外景地遍及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保加利亞、菲律賓馬尼拉等多地,51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放在整個印度電影史上也都排在前列。按照製作方的説法,該片計劃開發成一套梵天三部曲,如果順利的話,今后還將圍繞其製作整個法寶電影宇宙,直接對標漫威電影宇宙。

《梵天法寶1:濕婆》海報 《梵天法寶1:濕婆》海報

事實上,《梵天法寶1:濕婆》由原二十世紀福斯影業在印度的直屬下線Star影業投資拍攝,經歷迪士尼收購案后,等於也成了「米老鼠集團」的作品,因此和漫威電影宇宙之間,還真算是一家人的關係。

此外,講述捷克傳奇人物揚·傑式卡(Jan Zizka)生平的英語傳記片《中世紀》(Medieval),周末也在北美1311家影院上映,但票房只有81萬美元,實在少得可憐。該片23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創下了捷克影史的紀錄,故事圍繞着這位生活在十四、十五世紀的捷克英雄年輕時的經歷展開。

揚·傑式卡生在波希米亞騎士家庭,幼時就有一隻眼睛失明,因而被稱為「獨眼傑式卡」。捷克地方貴族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胡斯戰爭期間,他出任起義軍統帥,雖另一隻眼睛也在中箭后徹底失明,但仍堅持指揮戰鬥,多次擊敗十字軍的進攻,但最終不幸死於瘟疫。

傑式卡是捷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優秀軍事領袖,過往也有多部捷克國產傳記片問世。這一次的《中世紀》不光對白是英語,而且飾演主人公的也是美國演員本·福斯特,幾位主要配角的扮演者邁克爾·凱恩、威廉·莫斯里、馬修·古迪、蘇菲·洛也都來自英美兩國。這樣的選角難免在捷克國內引起了一些非議。

該片導演倒是道地捷克人——專業柔道選手出身的彼得·雅克爾(Petr Jakl)。從體育界退役后,他對電影產生了興趣,從好萊塢動作片里的東歐黑幫、打手、反派演起,漸漸積累經驗,最后還演而優則導,拍攝了《捷克囚徒》《食屍鬼》等話題作品。不過,他目前的導演水準似乎還無法撐起這樣厚重的史詩題材,《中世紀》在影評蒐集網站「爛番茄」上目前只有39%的影評人好評度。

《中世紀》在「爛番茄」上目前只有39%的影評人好評度 《中世紀》在「爛番茄」上目前只有39%的影評人好評度

最后,由中國觀眾熟悉的美劇《成長的煩惱》里飾演長子邁克爾的柯克·卡梅倫主演的福音電影《生命印記》(Lifemark),周末也在1560家影院上映,拿到221萬美元票房,排在周末票房榜第七位。柯克·卡梅倫和他的妻子切爾希·諾布爾(Chelsea Noble)——也就是《成長的煩惱》中邁克爾的女友凱特一角的飾演者——是好萊塢有名的虔信夫妻,近年來參與的作品都走福音傳教路線。《生命印記》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要傳達的是勸人不要流產的信念,正好趕上美國國內因為墮胎權法案鬧得不可開交,能夠吸引不少虔誠觀眾買票入場,也再正常不過了。

雖然有這些新片上映,但依然難掩北美影市整體蕭條的局面。上周末的北美總票房只有4300萬美元,是2022年至今為止的第二差的成績(只好過年初一月底的那個周末),對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只有其三成而已,甚至要比2021年同期都差(2021年9月中這個周末,雖然美國疫情尚處高位,但票房總額還有6100萬美元),實在是讓影院業者有些失去信心。

究竟是僅僅因為缺少新片所導致,還是普通美國人過往的觀影習慣已徹底改變,暫時恐怕也沒人敢蓋棺論定。而且,這樣的情況也並非僅僅出現在北美,上月最后一個周末的英國及愛爾蘭電影票房榜上,排名第一位的竟然是荷蘭小提琴大師安德列·里歐(Andre Rieu)的《2022馬斯特里赫特夏季音樂會》實況演出紀錄片,同樣也是因為新片實在太少的關係。在那個周末,英國票房榜上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票房超過100萬英鎊,而上次出現同樣的狀況,還要追溯到2020年12月英國影院大量臨時關門之際。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好萊塢的一大盛事便是備受期待的迪士尼粉絲俱樂部博覽會活動(D23 Expo)。D23是迪士尼粉絲俱樂部的官方名稱,D和23分別代表着迪士尼和1923年,即華特·迪士尼創辦自己同名電影公司的年份。2009年開始,迪士尼每兩年為該俱樂部成員舉辦一次博覽會,旨在聚集人氣和推介新作。

上周末舉辦的第七屆D23其實本該在去年舉辦,結果因為疫情關係拖后一年。不過,今年的博覽會上,雖然公佈了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心願》(Wish)、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瘋狂元素城》(Elemental)、動畫劇集《艾瓦由》(Iwaju)、《魔法奇緣2》(Disenchanted)、真人版《彼得·潘與温蒂》(Peter Pan and Wendy)、真人版《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皮克斯動畫《埃利奧》(Elio)和《頭腦特工隊2》(Inside Out 2)、原創冒險動畫《奇異世界》(Strange World)等作品的宣傳物料,但其中有不少是專供流媒體平臺Disney+的項目,而且也沒什麼真正具有票房吸引力的漫威宇宙新作品借D23預熱,這讓對大片望眼欲穿的影院業者心涼不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