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蘋果華為正面交鋒,競逐衞星通信!Mate 50能否讓iPhone吐出高端手機市場份額? | 前線

2022-09-10 07:20

從蘋果發佈會被曝光將提前一周舉行開始,蘋果與華為的這場「正面交鋒」便令人十分期待。同時,這出開場好戲也正式拉開了9、10月份科技「春晚」的序幕。


來源庫克微博


蘋果秋季新品發佈會已於北京時間今日(9月8日)凌晨召開,依舊採用線上錄播方式。這場發佈會簡潔明瞭地推出8款新品,包括四款手機、三款手錶和一款耳機。


壓軸出場的iPhone 14系列是最大亮點。


iPhone 14/iPhone 14 Plus


拋棄5.4 英寸的mini版,該系列共包括iPhone 14、iPhone 14 Plus、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四款機型。其中Plus正式迴歸,採用6.7英寸劉海屏,這款手機被稱為iPhone歷史上電池續航能力最長的手機。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仍搭載A15處理器,標配12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


iPhone 14 Pro/Pro Max


iPhone 14系列的配置升級主要體現在Pro版本上。iPhone 14 Pro/Pro Max,屏幕是6.1和6.7英寸的藥丸屏,蘋果將其取名為「靈動島(Dynamic Island)」,做了大量的交互設計,可展示包括專輯封面、放大成Face ID認證圖標、勿擾模式/消息/音樂卡片/倒計時等在內的諸多通知。核心上,Pro版本搭載A16處理器,製造工藝從臺積電5nm升級為4nm,晶體管數量從150億個增加到160億個,再創新紀錄。同時,蘋果終於升級了主攝,搭載更大尺寸的傳感器,后置4800萬像素。


iPhone 14系列的功能升級很有意思。



iPhone 14系列支持衞星SOS緊急聯絡。iPhone 14基於研究兩年時間打造的定製組件、特定軟件,可以連接特定的衞星頻率,發送消息,再通過基站、中繼中心(如有必要),傳達給急救機構。蘋果定製了短文本壓縮算法,將體積減小3倍,在空曠的環境中發送一條只需不到15秒,而在樹蔭等有遮擋的地方可能需要幾分鍾。發送信息的具體內容也不需要完全由用户編寫,iPhone 14提供了一系列選擇題,可以快捷地描述當前情況,幫助救援機構瞭解情況。美國衞星電話和低速數據通信供應商Globalstar宣佈與蘋果達成合作協議,稱其將是蘋果新款iPhone 14產品衞星服務功能的信號運營商。Globalstar是由48顆低軌道衞星組成,該服務將於11月份上線,蘋果為用户提供免費2年使用權限。


此外,iPhone不再有實體SIM卡槽,全部採用eSIM。eSIM即為「嵌入式手機卡」,芯片直接集成到主板上,無需實體SIM卡,使佔用空間體積減少90%。憑藉eSIM卡,可以快速轉移現有的蜂窩數據計劃,或獲取新的蜂窩數字計劃。同時安全性也會更高,即使iPhone丟失或者被盜用,他人都無法將eSIM卡移除。


不過以上兩大更新中國的消費者目前都體驗不上了。衞星緊急聯絡首批僅支持美國和加拿大兩個國家。而國行版iPhone將繼續使用實體SIM卡,配備兩個nanoSIM卡槽。


iPhone 14是否會漲價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從去年開始蘋果將產品內存進行擴充,取消了64GB,最小的內存為128GB。在中國區,iPhone 14售價5999元起,iPhone 14 Plus售價6999元起,iPhone 14 Pro售價7999元起,iPhone 14 Pro Max售價8999元起。除了128G版本起步價不變,256GB版、512GB版均漲價100元和300元,1TB版更是貴了500元。



除了手機外,Apple Watch 8系列支持車禍檢測;新增周期跟蹤功能,用於女性健康;具有低功耗模式。Apple Watch Ultra主要針對於極限活動,續航能力可達36小時;配備精確的雙頻GPS。新款AirPods Pro配備H2芯片,降噪能力翻倍;能夠根據每個用户的耳朵造型,去定製個性化的空間音頻。


蘋果還披露,iOS 16將於9月13日發佈,iPhone 8 Plus以上機型將可以升級更新至iOS 16版本。蘋果iPad OS、Mac OS也將於10月推出。


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上,除了蘋果之外,華為的秋季新品發佈會也是一個極大的看點。


在9月6日下午舉辦的這場新品發佈會就吸引了超千萬人共同在線觀看,華為一口氣推出了多達18款產品。這其中的重中之重想必是由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親自講解的Mate 50系列。



華為Mate 50系列智能手機算是「重出江湖」,距離上一代Mate 40系列的推出已有兩年。Mate 50系列集華為各項「黑科技」於一身。和蘋果類比,諸如衞星消息、影像升級、電量應急的相似性,也顯示出智能手機發力的方向。


這里麪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華為的「捅破天」技術——衞星通信,而這項功能和iPhone 14不太一樣。



余承東表示,華為Mate50系列支持北斗衞星消息硬件能力,是業界首款支持北斗衞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當身處荒漠無人區、出海遇險、地震救援等無地面網絡信號覆蓋環境下,可通過暢連App將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發出,與外界保持聯繫,並支持多條位置生成軌跡地圖。


圖源: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微博


據介紹,這個功能是「北斗短報文」,只覆蓋中國大陸地區,支持Mate50系列用户在沒有地面網絡信號覆蓋的情況下發送19個字的短消息。該消息可以通過北斗衞星發送以及地面基站接收,轉換成普通短信送達到收信人的手機上。即使是其他不支持北斗短報文的手機在有公網時也可以收到來自Mate 50發來的北斗短報文。但沒有公網的Mate 50是無法接到直接來自北斗衞星的短報文的。這就是所謂的「只能發,不能收」。但和蘋果相比,華為的衞星消息內容可編輯,發送對象也不只有救援機構。


這個功能在人們的日常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一般不會用到,而在極端環境下卻可能起到 「救人一命」的關鍵作用。其實衞星通信並不是一個新技術,但華為的技術難點在於把衞星通信融入一款小巧的手機中。北斗短報文功能使用的是北斗三號系統,屬於高軌衞星,想要在手機這麼小的空間內把信號發送到距離36000公里的同步軌道衞星是非常困難的。同時,據業內人士介紹,將北斗短報文功能納入Mate 50系列,華為需要打通與北斗、移動基站運營商以及射頻芯片製造商三者之間的關係。


雖然衞星通信尚處於應用初期,功能尚不完善,對於衞星通信收費形式都還不明確,但智能手機支持衞星通信或成大勢所趨。除了蘋果、華為,包括谷歌、高通、中興、吉利等都在近期發佈有關衞星通信的成果和展望。


此外,華為Mate 50系列某種程度上也展現了華為對技術要自主自研的風格。


華為崑崙玻璃由重慶鑫景特種玻璃有限公司供應,華為是該公司的第三大股東。離開徠卡,華為打造了XMAGE,華為影像色彩研究團隊匯聚了來自中國、芬蘭、日本等分佈在世界各地的7大華為研究所專家團隊,建立起專屬的華為影像風格。鴻蒙3.0開始升級,推出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電池1%電量應急模式等。


但Mate 50系列也有明顯的短板,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無法使用5G芯片,Mate 50系列仍然採用的4G芯片。Mate 50E搭載驍龍778G 4G芯片,Mate 50、Mate 50 Pro、Mate 50 RS保時捷設計均搭載驍龍8+4G芯片。


此前,余承東就表示,「華為作為5G全球領導者,在5G時代卻是唯一一家賣4G手機的廠商,這是個笑話。」華為也想要通過其他方面來彌補這一點。除了衞星通信,支持wifi6,華為設備(華為Matebook Ego)之間可以智能通信共享網絡、以及5G手機殼,但一款僅支持4G的高端旗艦手機能否征服消費者,仍待時間驗證。



在去年,華為也是比蘋果提前一天舉辦秋季發佈會,當時華為只能用PC、一體機等智慧辦公產品對陣蘋果的iPhone 13,后來iPhone 13的銷量也是真稱得上「十三香」。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高端手機市場,蘋果份額進一步擴大至60%,蘋果吞下了華為空出來的份額,也收割了整個行業絕大部分利潤。今年華為Mate 50系列終於對上iPhone 14系列,結果又會怎樣呢?


9月、10月是各大智能手機廠商集中發佈秋季新品的時節,但當前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萎靡。如今,蘋果華為相繼推出新手機,是否能借着iPhone 14和Mate 50的發佈激活傳統銷售旺季,拉回全年手機出貨量呢?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吧。



推薦一個全球TMT產業資訊賬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