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照明上市企業半年報觀察:過半企業營收、淨利雙降

2022-09-09 00:04

過半企業營收、淨利雙降

雷士國際股東應占溢利同比減少123.75%,成「虧損王」

日前,多家照明上市企業陸續披露2021年業績報告。新快報記者統計10家照明上市企業發現,受疫情持續反覆、全球通脹上漲、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各因素疊加,今年上半年的照明行業普遍遇冷,過半企業營收與淨利潤雙降。有業內人士指出,第三、第四季度是行業旺季,隨着外部環境趨穩,照明行業有望回溫。

■新快報記者 梁茹欣/文 VCG/圖

1

10家照明上市企業,6家營收利潤雙降

今年上半年,木林森以81.09億元的營業收入遙遙領先,公牛集團與三安光電旗鼓相當,分別以68.38億元和67.62 億元的總營收位居第二、三位。佛山照明、立達信、歐普照明等佔據后三席,但營收額出現明顯分水嶺。

其中,佛山照明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48億元,同比增長19.9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61億元,同比增長31.29%。立達信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39.11億元,同比40.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6億元,同比增長60.97%。歐普照明今年1-6月實現營收約33.59億元,同比減少15.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9億元,同比減少34.38%。

10家照明上市企業,有6家營收利潤雙降。行業「老大哥」的木林森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1.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02億元,同比減少68.73%。木林森在財報中稱,國際環境仍然複雜,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加之國內反覆的疫情影響,影響行業下游終端需求減少,影響了公司部分產品的銷售和新產品的市場推廣,外加上半年公司生產所需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各因素疊加給公司上半年的收入增長與業績成長帶來了階段性的挑戰。

港股雷士國際的業績表現下滑更明顯。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43億元,同比下降8.7%,股東應占溢利-1472.80萬元,同比減少123.75%,成為「虧損王」。對此,雷士國際表示,受集團的一家附屬公司2022年因上海封控措施而暫停營運影響,報告期內國內的銷售收入下降61.8%。同時,由於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導致需求疲軟及國際市場經濟疲軟,國際銷售收入減少2.5%,進而導致整體銷售收入與同期相比下降8.7%。

上半年業績低迷,這些照明企業的市值同樣慘淡。與今年1月相比,截至9月7日下午收盤,僅有佛山照明、得邦照明等兩家企業的市值小幅上漲,其余8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降幅約在10%-40%之間。其中,雷士國際縮水36%,三安光電跌去29%,木林森下跌27.2%。

2

行業毛利率普遍不高,得邦照明墊底

據瞭解,照明產品的原材料包括芯片、燈珠、電子元器件、鋁基板、塑料件、金屬材料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各家公司營業成本。從整體來看,各家企業的毛利率普遍不高,個別甚至出現持續下降趨勢。其中,得邦照明墊底,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為15.3%。其近三年毛利率均值僅有17.18%,最低為2021年的13.75%,最高為2020年的19.02%。

持續下滑的還有立達信,該公司報告期內整體毛利為23.43%,去年同期為25.45%,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30.88%,2020年-2022年累計降幅為7.45%。公司高管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毛利率變動主要受成本因素影響,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年初,芯片等材料的價格一直在高位,直至二季度材料價格方面的壓力才稍有放緩。此外,前期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公司對部分原材料進行備庫,一部分庫存今年才確認收入,也對毛利率產生一定的影響。

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官方網站發佈的數據,2021年報中,A股/H股44家上市企業照明相關營收增長的有30家,佔比68%;但毛利降低的有36家,佔比82%。新三板39家企業中,營收增長28家,佔比72%;但毛利降低的有24家,佔比62%。並指出,儘管絕大多數企業的營收均取得兩位數增長,但在原料猛漲、芯片緊缺、運費暴漲、匯率波動等因素打擊下,照明應用企業的利潤空間和產能交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顯然,這一影響仍延續至今年上半年。

3

投資併購動作不斷,資金面恐有風險

目前照明行業內約有3萬余家企業,行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根據CSAResearch研究數據,2020年全行業TOP10企業全年營收已佔到行業規模9.52%。相較傳統照明時代,眾多企業在創新研發、設計製造、產品應用等方面的優勢不再,轉而紛紛在照明業務上進行了收縮、退出和轉型。特別是,除了國際知名品牌照明企業之外,國內照明下游應用領域企業還面臨一些家電企業、電子企業、LED上中游企業延伸至照明應用領域的競爭。當下,部分國內企業憑藉其資金和研發實力頻繁進行行業併購,以獲得競爭優勢。

以佛山照明為例,2021年以來,該公司通過收購兼併控股了南寧燎旺和國星光電,將自身的主營業務從通用照明延伸至電工產品、汽車照明、LED封裝產品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據悉,南寧燎旺主營車燈模組、全車燈具總成製造,擁有通用五菱、長安、東風小康等整車,以及華域視覺等車燈總成客户,2021年收入15億元,2021年7月佛照收購併增資共持股54%實現控股。而收購國星光電則被外界視為完善LED產業鏈佈局的重要一步:國星光電主營LED封裝,是一家擁有50多年發展歷史的封裝龍頭企業,屬於佛山照明的上游企業。

不過,頻繁的投資、併購等動作導致企業賬面現金流減少。報告期內,佛山照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5億元,同比減少66.38%;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22億元,同比降77.14%;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7.91億元,同比降133.28%。佛山照明對此解釋稱,一是受市場環境影響,本期收款回款進度慢於貨款支付進度;二是上期出售國軒高科股票,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增加及本期購建固定資產支付的現金較多;三是本期支付國星光電股權轉讓款,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增加。此外,國信證券分析師陳偉奇在今年7月的一份研報提到,佛山照明收購國星光電產生4億商譽,佔淨資產的5%,存在一定的減值風險。

隨着資金面比較緊張,部分企業也開始勒緊褲帶,減少投資銀行理財。由於新購買的理財較少,公牛集團報告期內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5.62億元,同比增長505.71%,同樣因為購買理財的金額減少,歐普照明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8.8億元,同比增長91.93%。

4

潛力細分市場冒頭,智能與健康是趨勢

木林森在2022年半年財報中指出,由於疫情及經濟下行的影響,中國LED市場未能延續去年的爆發性增長趨勢,上游產業鏈、顯示屏廠商、下游渠道的市場競爭也都更為理性。未來隨着國內疫情得到階段性控制,政府經濟刺激政策密集出臺,LED 市場有望回到正常增長的軌道。

今年7月,國家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印發了《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進城市綠色照明,加強城市照明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全過程管理,控制過度亮化和光污染,並明確指出到 2030年LED 等高效節能燈具使用佔比超過80%,且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數字化系統。為搭乘上政策這股東風,將智能照明與健康照明相結合成為不少企業下個發力方向。

歐普照明表示,近些年,公司持續佈局全屋智能照明領域,開拓超100家全屋智能體驗館,並推廣使用數字化設計銷售平臺——「歐普設計家」。佛山照明亦在半年報提到,近年來公司積極向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海洋照明、動植物照明等新賽道拓展。在智能照明領域,推出「一掃聯」輕智能系列、微波感應燈等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在健康照明領域,重點從視力防護、節律健康、消毒殺菌上發力,推出可見光「光觸媒」消殺系列新品。

三安光電則表示,技術變革融合爲 LED 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以 Mini LED 背光應用為主的新型顯示市場逆勢增長,終端應用產品不斷涌現。報告期內的Mini/Micro LED、植物照明、車用照明、紫外、紅外等 LED高端領域業務規模進一步提升,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84.80%。隨着產能釋放,公司的高端產品的佔比或將進一步提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