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9-05 22:26
王梓君/文
9月2日,「悦木之源 深層滅火 瓶瓶算樹」植愈公益活動於上海舉辦。活動現場,全球高效植物護膚品牌悦木之源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致敬荒漠中培植新綠的治沙者,回顧品牌專注生態修復的12年公益旅程,並共同開啟品牌環保公益旅程的新篇章。悦木之源承諾,堅持以更有力的行動帶領更多人共續植愈力量,令我們的地球家園永葆生機與希望。
迄今為止,悦木之源已在全球種植和養護超230萬棵樹,並於2010年起加入由中國綠化基金會,氣候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聯合發起的「百萬森林」公益項目,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啟動了「百萬森林」公益項目第一批植樹項目——「悦木之林」種植計劃,12年來持續助力重築生態屏障的偉大工程。
「悦木之源 深層滅火瓶瓶算樹」植愈公益活動現場
「百萬森林」先行者:「悦木之林」成功守護西北綠洲
「悦木之源是比較早助力我們種梭梭樹的品牌。」9月2日,「悦木之源 深層滅火瓶瓶算樹」活動也從民勤縣80后治沙者馬俊河的視角展現了民勤地區生態環境的積極變化。
自2010年加入「百萬森林」公益項目,悦木之源已捐贈種植「悦木之林」的樹木總數超過32萬棵。在這12年間,「悦木之林」茁壯生長,持續擴張,作為我國西北風沙線上300多公里防護林帶的一部分,為寶貴的沙漠綠洲豎起了阻擋風沙的防護牆,也為當地人民和自然生靈撐起了寶貴的生存空間。
《中國經濟周刊》曾於2007年報道,民勤縣荒漠化面積達2250萬畝,佔全縣國土面積1.6萬平方公里的94.5%。而日前,馬俊河在接受採訪時説:「現在,最新數據已降到了約89.7%,也就是説通過十余年的努力,人工綠化的面積大概增加了5%,整體荒漠化的趨勢是有所好轉的。」
作為生長於這片土地、為民勤的壓沙播綠事業付出了十余年心血的人,馬俊河深知這一轉變得來的不易。「個人認為,荒漠化是一個生態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生態環境的變化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不論是治沙隊伍、企業、基金會,還是消費者。」
6月17日是第28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今年我國的主題為「攜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運共同體」。16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辦了國家主場紀念活動,動員全社會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響應「中國10年間種植、保護和恢復700億棵樹」倡議。
以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看待民勤的綠洲修復事業,企業在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2021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激發了社會資本的參與動力,也激活了生態保護修復這一池春水。生態保護修復任務量大而面廣,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每個主體都缺一不可。
悦木之源是第一批加入「百萬森林」公益項目的愛心品牌,而「悦木之林」則可被視為企業參與生態修復的典型樣本。馬俊河認為,正是因為有着悦木之源與中國綠化基金會這樣的社會資本的加入,「我們也在項目的支持下不斷成長」。
民勤治沙紀錄片
堅持自然初心,以綠色力量修復民勤全生態系統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三面環沙,是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合圍之下的最后一片綠洲,被稱為「無邊沙海一葉舟之地」。
上世紀90年代,由於本地民眾認知侷限,物資缺乏,民間公益規模尚小,民勤環境不斷惡化導致沙進民退。沙丘隨風移動,甚至堆積到屋檐之下。馬俊河曾以「沙上牆、羊上房」形象的六個字形容當時的景象。若巴丹吉林與騰格里兩大沙漠完全合攏,我國西北部將形成一整片1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對河西走廊構成巨大的生態威脅。這是一場綠洲與沙漠之間的戰鬥,而植物的力量是最直接有效的。
2021年4月,聯合國常務副祕書長阿米娜·穆罕默德在第十六屆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開幕式上表示,森林是重塑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核心」,對於增強氣候抵禦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自1990年雅詩蘭黛集團創始人雅詩蘭黛夫人之孫——威廉•蘭黛先生創立悦木之源起,品牌便堅持以「寰宇尋珍,探索不止」的理念,探尋全球優質珍稀植物,將天然能量用前沿科技加以凝萃提煉,締造安全純淨的配方,為肌膚深層滅火。而「取之自然,回饋自然」更是悦木之源品牌的環保初心所在,品牌以植樹造林作為生態修復重要力量的信念從未改變。綠色是自然生命的象徵,維護綠洲的戰略性意義重大。綠洲的存在關係着水資源的維繫、當地居民的飲水用水問題、一代代人以及動植物是否能擁有相對穩定的生存空間。民勤這片綠洲一旦受到威脅,超過10萬人將會淪為「生態難民」。
在民勤種梭梭,是大自然、國家主管部門、林業專家及治沙專家們多年篩選的結果。梭梭為藜科灌木,耐旱易活,固沙效果強,被稱為「沙漠植被之王」。據瞭解,一棵梭梭樹被種下時約有15釐米,在土壤環境好、降雨充足的條件下,可以長到40釐米,一棵成年的梭梭根系可以固沙10平方米。
悦木之源看到了民勤,選擇在這片珍貴的綠洲種下頑強的梭梭樹苗,種下生命的希望。如今,民勤的梭梭林種植在綠洲幾個重要的風口上,阻擊風沙侵襲,緩和了當地惡劣的氣候環境,讓風沙無法肆虐到更多地域。馬俊河説,得益於人為的維護,1990年代以來生態逐漸惡化的趨勢被有效抑制住了,且在短期內不會再惡化下去。綠洲的存在對於防風固沙、減輕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起着重要作用。「總體治理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今年的降雨量比以往多,雨水過后一些沙丘一眼望去都是綠油油的,像草原一樣」。
生態治理一榮皆榮。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如今,民勤的各類野生動物逐漸增多,來此棲息越冬的鳥類有118種,4萬多隻。甘肅民勤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也被定位為中國西北乾旱區富有代表性的河流與沙漠水庫複合型濕地公園。
此外,民勤當地持續調整農業結構,通過梭梭根部嫁接經濟作物、濕地保護區旅遊等多種手段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的雙贏。「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民勤的林、沙、水、人逐漸形成了良性的相互支持系統。
始於艱時,12年曆程步履不停
2004年,現甘肅省治沙研究所所長徐先英提到,按照當時地下水的開採量,17年之后民勤這片綠洲的地下水就會被完全開採掉,進而導致植被的大面積枯死,加速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合體。那時還在山清水秀的雲南工作的馬俊河內心受到極大觸動,開始關注家鄉環境問題。2006年,他最終決定回到家鄉種梭梭樹:「我不能眼睜睜看着家鄉被黃沙埋掉。」
雖然憑着一腔熱血開啟了這段植樹生涯,但當他逐漸瞭解和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意義,想和周圍的人討論植樹治沙的話題時,卻發現沒有多少人可以和他聊得來。並且,2010年以前,社會企業的參與較少。「慢慢地,我們也開始產生了焦慮。如果每年種二三十畝地,需要幾輩人的努力才能把整片荒漠種上梭梭樹,資金上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2010年4月29日,壓沙播綠初見成果的民勤縣卻經歷了一次特大沙塵暴。據馬俊河回憶,當時的風力巨大,可以掀起五六十釐米的沙層,而一些梭梭幼苗可能根部也就二三十釐米,直接被連根拔起。當地農户的農膜、肥料、種子也直接被吹散,農作物損失慘重。「生態環境依舊如此惡劣,我有什麼理由放棄,不能眼看着家鄉被沙子埋沒。」馬俊河相信,自己有必要再堅持下去。
但由於缺少資金和心理支持,對馬俊河來説,2009年與2010年正是他最艱難的一段時期。也正是在這時,轉機不期而至。
2009年,中國綠化基金會、氣候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起百萬森林項目,其中,百萬森林——梭梭計劃,通過在民勤村落周圍種植梭梭,來減輕荒漠化對當地人們生存的衝擊。2010年,悦木之源成為加入「百萬森林」的第一批品牌。
「萬事從來貴有恆。」悦木之源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在民勤生態修復的關鍵階段加入,幫助植樹者們渡過了困難時期,多年間也從未停止對重築生態屏障事業的關注與支持。
資金,是公益項目給予民勤當地最直接的幫助。植樹者們可以購買更多的樹苗,租賃拖拉機把坑挖得更深一些,如此,種子的成活率提高了,梭梭林的種植面積也擴大了。
另一方面,馬俊河坦言,公益項目的加入為民勤帶來了更多的宣傳曝光機會。悦木之源會員可通過線上渠道參與植樹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悦木之源在廣大消費者與民勤之間搭建了橋樑。那時,對於消費者來説,是通過互聯網種樹的公益新體驗,而對於馬俊河與其團隊而言,是極大的信心提振。「讓我覺得,不僅僅只有我們在關心民勤的生態,有越來越多人關注並願意一起付諸行動。」
本次「悦木之源 深層滅火 瓶瓶算樹」活動,悦木之源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多樣的公益參與渠道。8月5日至9月8日期間,消費者可通過天貓悦木之源品牌官方旗艦店、京東悦木之源自營品牌官方旗艦店、悦木之源品牌官網、悦木之源小程序官方商城、悦木之源線下專櫃,參與「百萬森林」公益項目,種下一棵梭梭樹,並獲得「滅火大使」證書,呼籲更多人種一棵樹,滅一把火。
中國綠化基金會上海專項負責人丁志鋼先生(左)、首席植御大使阿雲嘎先生(中左)與悦木之源品牌總經理李威女士(右)展示悦木之源和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頒發的專屬編碼環保證書
植愈力量賦能健康生態,全方位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中國綠化基金會上海專項負責人丁志鋼先生對悦木之源的環保貢獻予以高度肯定:「從2010年到2022年,十二年的時間,悦木之林從當年西北荒山上那一棵棵不到30釐米高的小樹苗,努力長成了近2米高,一共32萬棵,將近300萬平方米,相當於430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森林,助力了沙漠生態系統的可持續修復,為我們的地球增加了綠色的屏障。」
民勤綠洲中的一棵梭梭樹苗,是悦木之源履行「取之於林,悦之於林」使命的一個縮影。自2009年以來,悦木之源與其合作伙伴已經共種植和照料了2,302,599棵樹木。相當於每年177,123多棵樹、每天480棵樹、每小時20棵樹。
面向未來,悦木之源將堅定踐行對地球的責任和對環保的承諾,以植愈之力為健康生態賦能。民勤的旅程遠遠沒有結束,品牌將通過「悦木之源 深層滅火 瓶瓶算樹」計劃,呼籲廣大消費者一起為地球種一棵樹,滅一把火,為購買悦木之源產品的消費者在民勤種植梭梭,繼續種下10萬棵樹苗,讓沙海再添新綠。
悦木之源此舉,也將消費者帶動到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鏈條中去,是品牌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體現之一。同時,品牌也在全方位踐行聯合國在其可持續發展目標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中所呼籲的:以更好且不同的方式管理生產、消費和自然資源,應通過改變商品和資源的生產和消費方式減少全球生態足跡。
悦木之源的主要生產設備採用100%可再生電力能源,92%的紙質包裝使用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的環保紙盒。同時,悦木之源及所屬的雅詩蘭黛集團已經在FY21實現轄內50個場所(包括14個生產點、31個物流點和5個科創點)的零工業垃圾填埋。
可以看到,品牌始終在用實際行動致力於「Regreen(綠色星球)、Reduce(節能環保)、Recycle(循環利用)、Reuse(再生材質)」4R環保目標的實現。可持續影響力已成為企業贏得未來的關鍵。我們期待着悦木之源在將來也以積極的態度來應對企業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以植愈力量築起家園的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