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南昌向塘國際陸港:老樞紐煥發新活力

2022-09-05 16:04

轉自:新華財經

8月29日上午,隨着一聲火車鳴笛響起,一輛滿載着261臺商品汽車的國際鐵路直達專列由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駛出,它們將以鐵海聯運的方式出口到南美、非洲、東南亞、中亞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21個小時后,這批商品車將抵達上海,再經海運出口海外。今年1—8月份,已經有11個批次的7000多臺商品汽車從這里發往世界各地。

不沿江、不靠海,位於南昌縣向塘鎮的南昌向塘國際陸港,為「江西製造」搭建了賣向全球的便捷通道。南昌向塘鎮一直以來都是以我國南方最大的交通樞紐重鎮而聞名,有全國第二、江南最大的向西貨運編組站,江西南部地區70%的貨物經過向塘進入省會南昌,並通過向塘發往全國各地,是南昌乃至江西重要的物流節點和貨物集散地。33.82平方公里,是南昌向塘國際陸港的規劃面積。儘管尚在建設之中,但這里開行的班列,已覆蓋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但過去,向塘只是貨運物流的中轉站,基礎設施陳舊、老化,貨物以箱包、皮鞋等日常用品和糧食為主,服務的區域也僅限於周邊省份。近幾年,伴隨南昌周邊重要節點城市以及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推進,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太陽能組件、電子信息、汽車配件類貨物快速增長。

近年來,南昌向塘國際陸港建立了「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國際國內大通道,形成了集鐵路、公路、水路、航空於一體的多式聯運體系,目前已常態化開行9條中歐(亞)班列、9條鐵海聯運班列,覆蓋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出口企業1200余家。2021年,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開行班列828列,比2017年增長近5倍。

成為國家一級鐵路物流基地、納入國家鐵路發展規劃、入選「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能級提升,見證着向塘物流老樞紐煥發出的新活力,而物流業態的多元化、智能化,則讓老樞紐增添了新動力。

作為首批入駐向塘國際陸港的項目,南昌傳化智能公路港帶動了一批企業進駐,併爲入駐企業帶來數字化、智能化等智慧物聯新風向。在京東「亞洲一號」向塘物流園,倉庫里機器人往來穿梭,將貨物運送到分揀人員面前,「人找貨」轉變為「貨找人」。如今在向塘國際陸港,除了京東,還有蘇寧、菜鳥等企業200多家,各類倉儲面積達60萬平方米,智能系統已覆蓋了絕大部分物流企業。帶着條形碼,一件件快遞包裹穿行在280米長、1.2米寬的迴轉傳輸帶上,中央分揀系統根據掃描結果,直接分揀派送至目標支線,再由貨車送往目的地……工作人員李仲平表示,作為江西首條重貨自動分揀系統,這里24小時不間斷作業,相比人工分揀,系統分揀降低了2個百分點的差錯率,成本降低了60%。

此外,按照「進境與沿海同價到港、出境與沿海同價起運、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的「三同」要求,南昌縣正加碼對標,與鐵路部門、運營企業、船舶公司和港口進行對接,爭取最優運價,積極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建設和實施,提升通關效率。

未來,南昌國際陸港將以加快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契機,加強樞紐謀劃和存量設施建設,完善功能佈局,積極構建連接東西,銜接南北,通江達海,輻射全球的國際運貿服務網絡,助推南昌「4+4+X」產業騰飛,將南昌國際陸港打造成為中部地區重要國際供應鏈組織中心和產業要素資源配置中心,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着南昌製造、江西製造、中國製造。(胡雪萍 羅陳晨

編輯:穆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