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9-04 23:4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重要提示:通過本訂閲號發佈的觀點和信息僅供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參考。因本訂閲號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並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您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中的任何信息。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2022年8月30日,中信股份公佈2022半年度業績
2022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24.07億港元(¥3449.91億),同比+11.19%;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500.51億港元(¥440.03億),同比+13.3%;每股收益1.72港元(¥1.51元),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2港元。
綜合金融板塊穩居核心營收來源,中信金控將成第一增長驅動引擎
截至2022年6月30日,綜合金融服務板塊實現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305億港元(¥268.15億),同比+5%,佔合計淨利潤的61%。2022年3月17日,中信金控獲得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並在7月15日於北京中信大廈成立,力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輸送金融「活水」,逐漸成為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引擎」。(1)中信銀行方面,22H1實現淨利潤325.24億元,同比+12.03%;存貸款規模均突破5萬億元。截至6月30日,不良貸款率為1.31%,實現不良貸款的量率「雙降」;撥備覆蓋率提高至197.15%,較年初+17.08pcts;資產託管規模新增7794億人民幣,接近2萬億元關口;(2)中信證券方面,受市場下行拖累,實現營收348.85億元,同比-7.52%,淨利潤111.96億元,同比-8.21%,股權融資主承銷、債券承銷等領域仍保持行業龍頭地位;(3)中信信託方面,業務轉型帶動營收33.46億元,淨利潤15.22億元,資管規模重回萬億關口。
中信金控積極佈局財富管理業務,以「優質財富管理創造價值金控」為要求,制定「一三一四」體系,創設中信優品和資產配置工作室,立足全市場打造多維度融資生態圈。此外,中信金控持續加大對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新興產業、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完善客户服務體系和風控制度,未來公司產業協同機制下有望激活綜合金融板塊發展潛力。
需求收縮下先進智造板塊表現亮眼,持續加碼產業研發和科技創新
22H1,中信股份先進智造板塊實現淨利潤4.13億港元(¥3.63億),同比+20.06%,業務領域資本開支+88.96%至10.04億港元(¥8.83億)。其中,得益於市場深度開發,中信重工新增生效訂單超過60億元,創歷史同期最佳;中信戴卡淨利潤同比上升8.12%,並首次參與制定ISO國際標準。受疫情導致的產業鏈困難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拖累,先進材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521.28億港元(¥1337.46億),同比+6.75%,淨利潤92.89億港元(¥81.67億),同比-30.69%。公司已建立針對大宗商品價格風險及衍生品業務管理的體系化管理機制,以保證實業生產有序推進。其中,中信泰富特鋼實現歷史新高銷量768萬噸;中信澳礦出口1010萬噸鐵精粉,保持市場佔有率第一;中信金屬旗下剛果(金)KK銅礦項目二期和中信鈦業新6萬噸鈦白粉項目提前達產,屬同期最佳。在科技創新領域,公司成立了科技創新委員會、科技專家委員會,以自上而下形成研發費用利潤加回框架方案,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創新項目。
消費市場有序復工復產,城鎮化板塊利潤保持雙位數增長
中信股份新消費板塊於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5.77億港元(¥268.82億),同比-7.02%,淨利潤4.66億港元(¥4.10億),同比-41.09%,主要受疫情反覆導致消費市場疲軟拖累。其中,中信出版獲得精品圖書大獎,保持出版內容行業領先能力;中信國際電訊實現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業績保持穩步增長。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16.62億港元(¥190.44億),同比-2.40%淨利潤35.91億港元(¥31.57億),同比+14.18%。冬奧會期間,中信建投承攬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項目的運維工作,並中標安哥拉碼頭特許經營項目。此外,中信工程、中信泰富地產均有重點工程項目突破,公司實業板塊堅定施行「穩」字戰略,在外部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有序開展生產經營。
深化協同+科技創新將持續激活五大業務板塊潛力
中信股份堅持「五大板塊、五大平臺、三大抓手」發展戰略,通過公司內各大業務板塊深化協同,挖掘優勢資源潛力,聯合服務體系有望幫助公司鞏固持久發展趨勢。
具體評級及盈利預測請參見報告原文。
風險提示:1)海外不確定因素擾動;2)市場恢復不及預期;3)行業監管趨嚴等。
本報告僅面向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如需全文或盈利預測情況,請按照文末信息聯繫中信建投非銀金融&金融科技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