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為重磅消息!Mate50引遐想,要「向上捅破天」

2022-09-02 14:30

今日,在為9月6日新品發佈會預熱視頻中,華為余承東主動爆料Mate50系列將在通信方面有捅破天的創新技術,但並未過多透露細節。

而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爆料,所謂「向上捅破天的技術」,是指Mate 50系列將支持衞星通信,提供緊急短信服務。若能如願,華為Mate50將先於iPhone14,率先實現衞星通信技術的應用。

余承東還宣佈,華為全新的影像品牌XMAGE將在Mate 50系列上首發,並號稱XMAGE是華為計算攝影的集大成者。

此外,有爆料稱,Mate 50系列將搭載6葉片的可變光圈鏡頭,將採用5000萬像素1/1.5英寸大底主攝,3倍、3.5倍、5倍長焦以及IMX766、IMX688、OV64B傳感器將瘋狂出鏡。

華為、蘋果爭相佈局的衞星通信

作為手機領域的巨頭,華為和蘋果的動向一直廣受關注。近期兩家巨頭都將發佈新機,而新機的焦點都聚焦到了衞星通訊。

一直以來,iPhone的信號受用户吐槽。在iPhone14 發佈之際,據郭明錤早前爆料,衞星通信是iPhone 14量產前的測試項目之一,蘋果已經完成了這項功能的硬件測試。iPhone 14的衞星通信主要提供緊急短信、語音服務。

近期又有消息稱,華為Mate 50系列也將具備「衞星通信能力」,它支持在沒有網絡的地方,通過北斗衞星系統發送緊急短信。

當前手機使用的主流通信是蜂窩網絡通信,而衞星通信與蜂窩網絡通信的核心區別是它不是通過地面基站與電信網絡連接,而是直接與天上的通信衞星通信。 通訊衞星是衞星電話工作的媒介,負責接收和轉發無線電信號,並且對信號進行放大,衞星通訊地面站會將接收到的語音信號轉變為載波信號,再傳遞到通訊衞星上。

相對蜂窩網絡通信,衞星通信首先是打破了距離的束縛,據業內人士表示,在衞星波束覆蓋區域內,通信距離最遠為13000公里;其次是在通信兩點之間,打破了通信地理環境的限制,甚至不受通信兩點間任何自然災害和人為事件的影響;再次是通信質量高,系統可靠性高,甚至可以用於海纜修復期的支撐系統等。

此外,一個業內共識的觀點是近年來,自然災害和地緣政治衝突的頻率越來越高,這可能會使通過衞星通信的緊急短信、語音服務成為智能手機的必備功能。

不過,當前衞星通信業務佔比較小。根據羅蘭貝格數據,全球衞星通信行業2018年收入高達1265億美元,其中約81%收入源於衞星消費通信。未來隨着全球星網逐漸覆蓋及成本下降,衞星通信應用迎來普及,衞星互聯網業務增長潛力巨大。

根據摩根士丹利對全球衞星互聯網的市場規模的測算,到2030年全球衞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54.26億美元。

未來,隨着衞星通信的普及,華為和蘋果兩大玩家如何通過衞星通信提升用户體驗感,值得期待。

行業投資

行業投資來看,通信衞星產業鏈主要可分為三大環節:上游的衞星製造、衞星發射、地面設備;中游的衞星運營及服務;為下游業務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持,涉及眾多領域業務,主要包括大眾消費通信服務、衞星固定通信服務和衞星移動通信服務等。

在衞星製造元器件領域,相控陣T/R芯片主要由鋮昌科技、中電科13所及55所提供,SoC/FPGA等數字處理芯片主要由歐比特、復旦微電和部分科研院所提供。衞星的製造生產則被中國航天、中國衞星、中國空間、上海航天等少數企業所壟斷。

在衞星發射領域,衞星發射主要由中國空間、上海航天、中國衞星等企業壟斷。目前,中國衞星發射主要圍繞導航和遙感領域,通信衞星數量相對偏少。

在通信衞星地面設備領域,中國參與者數量可觀,主要集中在天線、移動終端、地面接收站等產品研製和系統軟件集成等領域,典型企業包括中國衞星、海格通信、華訊方舟等。

 

浙商證券認為,國內衞星互聯網產業尚處於發展早期,衞星通信網絡建設(衞星製造+地面設備)必然率先發展。等到衞星通信網絡逐漸成熟,用户規模不斷擴張,下游網絡運營服務和終端設備將進入繁榮階段。重點推薦:鋮昌科技;重點關注:復旦微電、國博電子、霍萊沃、中國衞星、臻雷科技、歐比特、海格通信、中國衞通、萬通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