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途虎養車再遞表港交所:前三年虧損超130億元,騰訊持股近20%

2022-08-31 13:39

  汽車養護電商平臺途虎養車再度遞表。

  8月29日,港交所網站顯示,途虎養車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高盛、中金公司、美銀證券、瑞銀集團。

  這是途虎養車第二次遞表港交所。早在今年1月24日,途虎養車就在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但由於未能在6個月內通過聆訊,其招股書轉為「失效」。據港交所上市規則,公司在招股書失效后的三個月內,遞交最新財務數據即可延續審覈狀態。

  更新后的招股書披露了途虎養車的最新財務情況:今年上半年,途虎養車營收為54.68億元,與上年同期的54.77億元幾乎持平;上半年虧損9.5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1.25億元收窄69.54%。

  從過去3年的財務狀況來看,2019年、2020年、2021年,途虎養車的收入分別為70.4億元、87.53億元、117.24億元,保持了穩健增長態勢。但虧損也同步擴大,該三年虧損分別為34.28億元、39.28億元、58.45億元。

  過去三年,途虎養車累計虧損超過130億元。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其虧損情況已經大幅收窄。

  招股書顯示,從2013年至2021年,途虎已進行了16輪融資,總融資近百億,這也讓其有了一個龐大的「朋友圈」。

  其中,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公司所構成的騰訊實體合計持有途虎養車19.41%股份;愉悦資本實體持股8.98%;紅杉中國持股7.56%。除上述三大股東外,聯想控股旗下基金管理公司君聯資本、百度、中國一汽、能源巨頭殼牌、蔚來資本均有持股。

營收依靠加盟店,自營店平均一個月虧2.5萬元

  成立於2011年的途虎養車是中國最早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汽車服務平臺,主要經營主體為上海闌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陳敏任董事會主席兼CEO。資料顯示,途虎養車主營輪胎、機油、汽車保養及美容等業務,為客户提供「線上預約+線下安裝」的養車方式。2014年,途虎養車App正式上線,2016年,途虎養車第一家工場店開業。

  在線上用户方面,從2019年12月31日到2022年6月30日,途虎平臺註冊用户從4420萬增至8640萬;交易用户從860萬增至1570萬;平均月活用户從550萬增至900萬。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汽車保有量約為3億輛。這3億名車主可以被看作是途虎養車的潛在市場,但同時,還有與車企和車主更接近的授權經銷商門店(即4S店等),以及經營更加靈活的中小型獨立汽車服務門店在共同搶奪這塊蛋糕。

  目前中國共有約2.9萬家授權經銷商門店和74.6萬家獨立汽車服務門店,而前者十分強勢地佔據了超一半的市場份額。

  汽車服務市場規模預測,來自招股書

  不同於一般的電商平臺,消費者收到產品之后,平臺的常規服務就到此結束了。而汽車養護服務如更換零配件、保養、洗車等全都需要在線下履約。因此,線下門店對於途虎這類汽車服務平臺而言可謂是重中之重。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途虎工場店網絡共計179家自營門店和4114家加盟途虎工場店(由2104名加盟商管理),並在全國擁有25321家合作門店。

  其中為途虎貢獻最多收入的是加盟店,今年上半年為途虎帶來營收40.55億元,佔比74.16%,毛利8.71億元,毛利率21.5%。該部分營收主要包括加盟服務費、通過汽配龍向加盟店銷售產品的收入、利潤分成等。

  雖然近年來途虎一直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財力在其自營店身上,但上半年自營店貢獻營收僅2.55億元,同時卻帶來毛虧2718.6萬元,毛利率-10.7%。按照179家門店來計算,上半年平均每家自營門店虧損超15萬元,每家店單月虧損超2.5萬元。

  合作門店通過汽配龍、線下履約等在上半年為途虎帶來3.76億元收入。途虎養車表示,合作門店是作為工場店的補充,能夠擴大地域覆蓋面,進一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此外,通過線上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無需線下安裝服務)也帶來了3.58億元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途虎其他業務板塊營收、毛利不斷提升的同時,其自營門店的虧損卻呈擴大之勢。

  不同類型門店營收,來自招股書

從輪胎到多元化業務佈局

  從具體營收結構看,途虎養車的營收主要分為綜合汽車產品和服務、平臺服務兩大類。

  前者包括了針對C端用户的輪胎和底盤零部件、汽車保養、其他服務,和針對B端門店的供應鏈服務汽配龍等,在總營收中,此部分佔比超九成;后者細分為加盟服務、廣告服務和其他。

  從營收結構的變化可以看出,途虎養車正在嘗試業務佈局的多樣化。

  從2011年成立以來,途虎一直在探索新業務。分別於2011年推出輪胎業務、2013年推出機油業務、2015年推出底盤零部件及儲存電池業務、汽配龍供應鏈業務。

  在營收中佔比較高的輪胎服務是途虎養車的起家業務,上半年與和底盤零部件業務共同貢獻營收21.82億元,在總業務中佔比下降4.4個百分點;汽車保養、針對B端的零配件供應鏈業務汽配龍、加盟服務等業務營收佔比略有提升。

  營收結構,來自招股書

  從歷年數據來看,2019年到2021年,輪胎和底盤零部件的收入為38.39億元、42.02億元、50.64億元,佔比分別為54.6%、48%、43.2%。同期汽車保養收入為18.7億元、26.19億元、38.42億元,佔比分別為26.6%、29.9%、32.8%。

  此外,招股書顯示,在基礎設施方面,途虎已建立了一個全國性倉儲和物流系統,在全國運營了41個區域配送中心和334個前端配送中心。其區域配送中心平均每月支持接收及運送230萬條輪胎、1070萬件其他零配件。

汽車電動化趨勢或帶來挑戰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對於途虎等獨立汽車售后服務平臺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途虎在招股書中表示正在探索新能源汽車相關商業機會,如電池維修服務,其目前已與零跑汽車、北汽極狐、部分充電樁運維企業等建立了戰略業務合作。

  途虎方面認為,混合動力車型將會是一個重要突破點。招股書稱,與燃油車相比,除發動機保養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需要進行額外的電池動力系統保養服務。據灼識諮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定期保養和維修年度開支較燃油車高13%。

  不過新能源汽車帶來的衝擊也是顯而易見的。

  以途虎提到的混動車型為例,乘聯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新能源車銷量中,混動車型佔比兩成,純電車型佔比約為八成,純電車型是目前的主流,而純電車型的維保需求遠低於燃油車和混動車型。

  就保養服務而言,燃油車保養周期一般為五千至一萬公里,而電動車普遍在兩萬公里。同時,由於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等,保養內容也較燃油車少了許多,這意味着客單價的大幅下降;就維修服務而言,目前新能源車企普遍選擇自營自建售后服務體系,留給連鎖售后企業的機會或將減少。

  此外,新能源車帶來的變化還有智能化,軟件定義汽車也就意味着車企自身對於車輛掌握了更高的話語權,軟件代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零部件維修工作。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燃油車被電動汽車取代的過程中,汽車維保業務或面臨萎縮。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金流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途虎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1.34億元,遠高於歷年水平。這也意味着,在電動化、智能化這樣一個重要的轉型期,途虎在新業務開拓、研發上「余糧」充足。

  現金流水平,來自招股書

  汽車維保並非需要大量前期研發投入的行業,但成立十余年來,途虎尚未實現盈利,這或將成為市場的顧慮之一。對此,途虎方面表示,將通過覆蓋更多用户、更多產品和更廣地域來提升收入;通過更佳的產品組合、來自供應商更有利的定價條款來降低成本;在規模經濟和供應鏈效率提升的共同驅動下,提高經營槓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