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8-26 13:42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果殼 (ID:Guokr42),作者:黑將軍,編輯:Emeria、遊識猷,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8月22日,微博上出現了一條奇怪的熱搜:現有的紅綠燈倒計時裝置將會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套複雜的「2022年新國標紅綠燈標準系統」。
司機看「2022年新國標紅綠燈標準系統」be like
這則烏龍新聞很快被闢謠,複雜的紅綠燈圖示其實是2016年「新國標」中補充紅綠燈的一種,常見的紅綠燈並沒有被廢除,並且也沒有取消紅綠燈讀秒,因為本來就沒有關於紅綠燈讀秒的規定。
誤打誤撞的是,這個烏龍引發了大家廣泛的討論:信號燈倒計時究竟是有好,還是沒有好呢?
在「新國標」新聞的評論區中,大多數人都表示紅綠燈讀秒挺好的,取消反而不方便。2017年我國的一篇研究也顯示,1051名司機中約八成的人支持信號燈中添加倒計時,認為倒計時信號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做出行為決策,還可以提高運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1]。
但事實真的如司機們所想,倒計時信號真的能保障行車安全嗎?
太長不看版:
紅燈倒計時有益交通,但綠燈倒計時的效果存在爭議;
許多人的駕駛風格很危險,綠燈倒計時會放大這種危險;
行人信號燈倒計時的效果也有爭議,尤其需要注意對孩子的信號燈教育。
行車紅綠燈倒計時,讓道路更安全和暢通了嗎?
這個問題得將紅燈倒計時與綠燈倒計時區分開,這二者對駕駛員的影響是不同的。
大部分研究都支持紅燈倒計時有益道路安全:它能夠為駕駛員的決策提供更精確的信息,這不僅可以緩解駕駛員焦急的等待心理,還可以讓他們在合適的時間準備啟動,提高了行車效率[2,3]。
但綠燈倒計時是讓道路更安全還是更不安全?不同研究給出的證據並不一致:
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在新加坡的交叉路口,用傳感器採集了安裝綠燈倒計時裝置前后司機闖紅燈的數據,發現安裝綠燈倒計時之后的1.5個月,闖紅燈的比率下降了65%,但這一作用會隨着時間推移慢慢消失,安裝7.5個月后司機的闖紅燈比例就恢復到了原本的水平[4]。
我國臺灣的研究者則使用交叉路口的攝像機數據,發現綠燈倒計時可以降低闖紅燈的比率,但是它卻增加了車輛追尾的可能性,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綠燈倒計時會造成同一條路上不同司機的停行決策不一致[5]。
在無綠燈倒計時的路口,司機的停行決策均以黃燈亮為參考點,這時的決策是一致的,但有綠燈倒計時的路口,司機的停行決策點將提前至綠燈剩余2秒至1秒時。
當綠燈剩余2秒時,多數司機會試圖加速以通過路口,而綠燈剩余1秒時,多數司機會減速並停止於線前,對倒計時數字的瞬時停行判斷因人而異,這會導致車隊速度不連續,產生速差,易於發生追尾[6]。
除此之外,綠燈倒計時的作用還會隨着車流量、司機駕駛風格、周邊環境、光線條件等發生變化。
總之,紅燈倒計時的爭議遠少於綠燈倒計時,且益處更多,所以可以放心設置紅燈倒計時,而綠燈倒計時需要根據道路實際情況考慮是否設置。
綠燈倒計時,讓激進型司機更激進
多數人在交叉路口的行為模式並不安全,綠燈倒計時可能會放大相關風險。
在信號交叉口,駕駛員面對綠燈信號即將結束而黃燈信號啟亮時,往往會經歷是選擇停車還是選擇通過的猶豫境地,這段區域便是兩難區(dilemma zone)。
兩難區即圖中紅色箭頭部分,「過,還是不過?這是個問題。」 |
圖源:徐耀賜《路側安全設計》
研究者根據駕駛員在兩難區的選擇、行駛速度等將他們分為三種類型:保守型(conservative)、標準型(normal)和激進型(aggressive)。
保守型司機會在明明有機會穿過路口的時候選擇停下車輛;標準型司機既不闖紅燈也不會在時間充裕時停下;激進型司機則是儘可能地以通過路口為目標,闖紅燈的風險大大升高。
希臘的一項研究顯示,為「搶綠燈」超過限速的激進型司機接近50%,超過停止線停車的激進型司機有55%,也就是説,一半的司機都是激進型司機,其中男性司機越線的可能性是女性司機的近14倍[7]。
相比較其他兩種駕駛風格,激進駕駛顯而易見地會導致更多的事故發生率和更高的事故死亡率。
而綠燈倒計時會讓激進型司機更激進:研究者通過駕駛模擬實驗結合實際觀察發現,倒計時會導致激進型駕駛員表現出更多的突然加速和制動,並由此改變了交叉路口的流通速度和運行模式,使更多事故發生[8]。
希望大家在交叉路口還是理性一些,別想着當「秋名山車神」比較好。
行人紅綠燈倒計時信號,會增加事故率嗎?
有的路口不僅會有行車倒計時,還會顯示行人紅綠燈倒計時。不過,目前研究結論不太一致,還無法確定它對於道路安全的影響。
波黑的一項研究基於視頻記錄的方式,採集和對比了安裝行人倒計時前后的數據,發現不論車流量多少,倒計時都顯著減少了違規者的總數[9],另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則顯示安裝行人倒計時后,行人-機動車碰撞減少了9%[10]。
德國心理學家卡爾·佩格勞(Karl Peglau)設計的行人紅綠燈標註——紅綠燈小人(Ampelmann),已成為柏林重要的文化符號
反面證據也不少。有研究顯示,行人倒計時信號會促使更多行人在紅燈期間過馬路,從而增加過馬路的風險,多倫多市2000年到2009年的數據表明,路口安裝行人倒計時裝置之后,行人-機動車碰撞反而提高了26%[11]。
尤其值得人們警覺的,是孩子們對行人紅綠燈倒計時的反應。
2016年,山東大學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某小學十字路口的視頻數據指出,行人紅燈倒計時的最后幾秒內,兒童搶走的違規行為激增,並且相比有同伴的兒童,單獨過馬路的兒童顯示出更多的違規冒險行為[12]。
在過馬路這件事情上,一定要關注孩子的行為,教會他們遵守紅綠燈信號的重要性,不要搶走,並且監護人要儘量讓孩子結伴出行。
紅綠燈怎麼設置,才能讓駕駛體驗更好?
除了倒計時,紅綠燈還有很多可想象的空間:
比如在指定路段速度后,根據路段的距離調整車流經過每個路口的綠燈開始時間,以保證車流在接下來的每個路口都能遇到綠燈,實現「綠波帶」。
紅綠燈系統還可以取消固定配時,改為綜合應用傳感器與算法的自適應配時,或是根據以往的全年交通信息,預測路口交通流量,進而智能配時[13]。
還可以改善現有的配時方案,避免紅燈等待時間過長,綠燈通行時間過短,儘可能保持合理的綠信比。
爲了讓出行交通更加安全舒適,僅僅紅綠燈一項,能優化的空間就還有很多。
當然,設計再好的紅綠燈,也需要司機和行人遵守它發出的信號。希望未來的城市能越來越好,道路能更加安全,更少堵塞。
參考文獻
[1]Pan, F., Zhang, L., Ma, C., Li, H., Yang, J., Liu, T., … Chai, S. (2017). Impact of Vehicular Countdown Signals on Driving Psychologies and Behaviors: Taking China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17, 5838520.
[2]董雲鵬. 基於心理及行為的倒計時信號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機理研究. Diss. 青島理工大學, 2015.
[3]張建華, Chang, C. H. , 邱裕鈞, & Chiou, Y. C. . (2007). 車行號誌倒數計秒器下駕駛行為分析.
[4]K. M. Lum and H. Halim, 「A before-and-after study on green signal countdown device install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vol. 9, no. 1, pp. 29–41, 2006.
[5]Y.-C. Chiou and C.-H. Chang, 「Driver responses to green and red vehicular signal countdown displays: safety and efficiency aspect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vol. 42, no. 4, pp. 1057–1065, 2010.
[6]張建華(2008)。車行號誌倒數計秒器下駕駛行為分析。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7]Papaioannou, P. (2007). Driver behaviour, dilemma zone and safety effects at urban signalised intersections in Greece.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39(1), 147–158.
[8]Wei Yan, S.C. Wong, Becky P.Y. Loo, Connor Y.H. Wu, Helai Huang, Xin Pei, Fanyu Meng, A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green signal countdown timers on drivers’ behavior and on road safety at intersections, based on driving simulator experiments and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22
[9]Lipovac, K., Vujanic, M., Maric, B., & Nesic, M. (2013). The influence of a pedestrian countdown display on pedestrian behavior at signalized pedestrian crossing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 121–134.
[10]Srinivasan, R. , Lan, B. , Carter, D. , Smith, S. , Persaud, B. , & Signor, K. , et al. (2022). Safety evaluation of pedestrian countdown signals: definitive results from two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676(4), 626-636.
[11]Richmond, S. A., Willan, A. R., Rothman, L., Camden, A., Buliung, R., Macarthur, C., & Howard, A. (2013). The impact of pedestrian countdown signals on pedestrian-motor vehicle collisions: a reanalysis of data from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Injury Prevention, 20(3), 155–158.
[12]Fu, L., & Zou, N. (2016). The influence of pedestrian countdown signals on children’s crossing behavior at school intersections.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94, 73–79.
[13]Ahmad Yousef, K. M., Shatnawi, A., & Latayfeh, M. (2019).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 scheduling technique using calendar-based history information.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91, 124–135.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果殼 (ID:Guokr42),作者:黑將軍,編輯:Emeria、遊識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