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中免成港股年內迄今最大IPO,短期業績承壓不改長期向好預期

2022-08-26 10:49

  港股上市首個交易日,國內免税巨頭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免,A股代碼:601888.SH,港股代碼:1880.HK)一度未能保住發行價。

  8月24日,中國中免公告稱,公司已完成港股市場的全球首發,未行使超額配股權的情況下,此次發行完成全球發售H股總數102761900股,其中中國香港公開發售5138200股,約佔全球發售總數5%,國際發售97623700股,約佔全球發售總數的95%。

  根據中國中免H股158港元/股發售價計算,經扣除發售承銷佣金及其他估計費用后,並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情況下,公司將收到全球發售款淨額約158.92億港元,一舉超越天齊鋰業(09696.HK)130.62億港元的融資淨額,刷新2022年港股融資淨額紀錄。

  8月25日,中國中免H股在港交所主板市場掛牌交易,但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並沒有強勁表現,公司開盤未能保住發行價,截至當日尾盤,公司港股才恢復到發行價,每股報收158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中國免税行業的領軍者,中國中免自1984年成立以來,持續引領中國免税行業的發展,公司已連續5年位列中國免税運營商行業第一,佔據了中國市場份額的86%。

  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中免截至2021年佔據了全球旅遊零售行業24.6%的市場份額,按銷售收入計算,中國中免全球排名在2020年及2021年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一。目前,中國中免是全球最大的旅遊零售運營商。

  根據此前融資歷史,中國中免早在2009年10月就登陸上交所主板市場。2021年,中國中免再度開啟資本化進程,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並於當年11月22日順利通過港交所聆訊,但是因為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受到較大沖擊,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公司決定暫緩H股發行上市。

  2022年6月30日,中國中免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兩大巨頭聯席保薦,僅用一個月時間順利完成H股發行,成為又一家「A+H」股兩地上市的行業龍頭公司。

  據瞭解,中國中免欲藉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資金用於鞏固國內渠道,投資主要機場的約8間免税店、約20間其他口岸免税店、有税旅遊零售項目和離島店及市內免税店等項目,同時佈局拓展海外渠道,選擇性收購海外旅遊零售運營商,升級信息技術系統。

  券商界分析人士點評稱,公司有望藉此逆勢增加資本實力,未來有望立足港股平臺,加速產業鏈縱深和海外擴張,全面夯實全球免税第一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中免此次港股發行價確定為158港元,相較於目前公司A股每股191元的股價,折讓度高達七折,但是公司H股上市首日依然未贏得港股投資者的追捧,公司8月25日下午開盤(受颱風影響,港股當日延迟到下午開盤),公司股價以120港元/股低開,相較發行價低開24.05%。此后中國中免港股股價一直低於發行價交易,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158港元/股,港股市值3247億港元,當日平均交易價格報收157.06港元/股。

  但在A股市場上,受益於公司完成港股上市發行,中國中免8月25日下午開市交易,股價開始高開高走,截至收盤公司A股股價報收192.82元/股,A股市值達到3759.99億元,再次拉大與港股市場的估值價差。

  「中國中免選擇折價發行,首日仍然出現破發,主要原因還是疫情影響下的業績承壓影響。」北京某頭部券商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全球旅遊行業上下游市場均處於整體低迷行情,同時伴隨地緣政治、經濟形勢加劇震盪,全球資本市場投資者仍未恢復信心,造成中國中免港股市場股價承壓。

  據中國中免港股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並未因為疫情表現出下滑趨勢。報告期各期,中國中免實現營收分別為480.12億元、525.98億元、676.76億元,對應各期的淨利潤分別為54.71億元、71.09億元和124.41億元,2021年,公司淨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但是今年上半年,中國中免出現短期業績承壓,根據中國中免上半年業績快報,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6.5億元,同比減少22.2%,歸母淨利潤為39.4億元,同比減少26.5%,實現扣非后歸母淨利潤為39.3億元,同比減少25.4%。

  中國中免認為,影響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還是報告期內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多地頻發,多地店面客流大幅下降,門店和物流運營出現中斷,公司在3月至5月份的經營受到了較大沖擊。

  尤其是海南機場離島人數在3月至5月期間單月的同比降幅分別達56%、79%和66%,上半年離島人數累計下降了37%,導致公司免税門店客流尤其是海南地區同比大幅下滑。

  「受上述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公司業務受到較大影響,營業利潤、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有較大降幅。」中國中免在最新的業績報告中指出,面對挑戰,公司採取優化商品供給、提升供應鏈效率、強化營銷推廣、改善客户服務等一系列舉措,正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中國中免透露稱,從5月下旬開始,隨着國內疫情緩解,特別是上海地區復工復產、海南等多地消費券發放等一系列刺激消費和穩增長政策的密集出臺,國內跨省旅遊的恢復,公司門店銷售正得到明顯回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較去年下半年已環比提高5.5個百分點,並持續保持穩定。

  「雖海南近期疫情反覆有所擾動,但未來存量復甦和公司新項目擴容仍有期待。」國信證券分析師曾光等研究員分析稱,暫時下調中國中免2022年至2024年的盈利預測,但展望未來6個月,伴隨疫情企穩,公司新項目開業,中國中免未來成長仍有催化動力,且后續不排除政策利好預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進入8月份以來,已先后有華泰金控、華泰證券、申萬宏源等10余家券商的分析研究團隊給出中國中免研究評級,多家券商機構一直看好公司此次港股發行。

  「港股上市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國中免的國際影響力,助力公司的全球化擴張和產業鏈整合。」華泰證券梅昕研究團隊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中免此次融資用途包括投資國內主要機場免税店,擴建海口、三亞市內免税店,投資和開設海外市內免税店和機場店,升級供應鏈體系,收購或投資上游品牌,升級IT系統和完善會員體系,同時此次交易引入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海南自貿港建設投資基金等9名基石投資人,深度綁定國資背景基金、海南地方、上下游頭部企業和實力雄厚的海外基金,將夯實中國中免的龍頭地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