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8-19 18:15
多方位佈局一體化壓鑄,風口之下業績能否走出低谷?
作者 | 塔山
近期蔚來(NIO.US)汽車發佈首款大五座SUVES7,該車用到了一體化鑄造全鋁后副車架,這也是蔚來第二次在產品中使用一體化壓鑄技術。
此外,特斯拉(TSLA.US)已將一體化壓鑄作為標準工藝進行佈局。
面對新風口,壓鑄機廠商、汽車零部件及材料廠商紛紛跟進,在一體化壓鑄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領域開疆拓土,伊之密(300415.SZ)、文燦股份(603348.SH)、廣東鴻圖(002101.SZ)等上市公司已經走在前列。
二級市場,「一體化壓鑄概念股」頓時風生水起,文燦股份、廣東鴻圖等股價走勢波瀾壯闊。
一體化壓鑄:風口炒作還是大勢所趨?
1 一體化壓鑄的利與弊
多年以來,汽車車體制造都是以「鈑金衝壓+焊接」為主,直到2019年,特斯拉宣佈將應用一體化壓鑄技術,2020年該技術在Model Y車型上得到應用。
所謂一體化壓鑄,是指通過大噸位壓鑄機,將多個單獨、分散的零部件高度集成,再一次成型壓鑄為1-2個大型鑄件,從而替代多個零部件先衝壓再焊接在一起的製造方式。
其中有四個環節非常關鍵:
(1)材料,對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要求很高;
(2)模具,要考慮製造費用和準備周期的平衡性;
(3)設備,大噸位壓制機才能滿足鎖模力的要求;
(4)製造,要在保證效率的同時兼顧量產良品率。
從好的方面來看,一體化壓鑄優勢明顯:
(1)減輕重量:有助於輕量化的實現,特斯拉ModelY后地板總成採用一體壓鑄后重量降低了30%;
(2)提高效率:可以省掉大部分生產工序,採用該技術的Model Y后車架的製造時間從1-2小時縮短至不到2分鍾;
(3)降低成本:可以降低生產、土地、人工等成本,特斯拉應用一體化壓鑄的后地板,製造成本相比原來下降了40%。
但是優點同樣需要辯證的來看:
(1)前期投入問題:在工廠里布置大噸位壓鑄機,需要重新規劃產線,前期投資巨大,由於是一體成型,導致通用性較差,只能應用於特定車型,如果對應的車型賣不動,那配套設備的高昂成本就無法分攤;
(2)綜合成本問題:除了壓鑄機,還有壓鑄模具、熔煉爐、噴塗設備、拾取設備、冷卻設備、修邊機、輸送帶、油温機、高真空設備等等,這些周邊設備和壓鑄機一塊組成一個壓鑄島,維持整個壓鑄島運轉的成本較高;
(3)后期維修問題:一體成型的車架,一旦遭遇碰撞后很難維修,本來只是換個零部件的事,可能會變成整體報廢,維修成本相對較高;
(4)製造工藝問題:壓鑄大體積的汽車零部件,對設計工藝要求極高,否則,壓鑄出來的就是一堆廢鋁。
總體而言,世界不是單向的,技術進步總是會伴隨着爭議。隨着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擁抱一體化壓鑄,該技術有望在應用中持續得到改進。
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大趨勢下,一體化壓鑄雖有弊端,但也是一種可選項。
2 淘金先富賣鏟人
從一體化壓鑄的產業鏈來看,該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會帶動產業鏈整體景氣度提升。
俗話説「淘金先富賣鏟人」,不管下游能不能淘到金子,上游的設備提供者總是先賺一波。
以壓鑄機龍頭企業力勁科技(00558.HK)為例,其股價自2021年啟動以來,到目前為止漲幅近十倍。
目前整車廠中以特斯拉為例,其採取的是自研模式,即自購壓鑄機等材料設備進行研發生產,也有部分整車廠將壓鑄零部件外包給壓鑄供應商。
下游整車廠採用一體化壓鑄技術的初衷是爲了實現輕量化以及降本增效,其中后者屬於持續性訴求。因此對於中游壓鑄商而言,受益程度似乎會受到明顯制約,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
接下來就重點分析下壓鑄供應商中的上市企業文燦股份(下稱公司或文燦股份)。
大手筆下注壓鑄機,綁定整車廠,免熱材料獨家供應
1 專注鋁合金鑄件,鑄造工藝齊備
公司專注於汽車鋁合金精密鑄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適用於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其中主要應用在動力系統、底盤系統和車身結構三個領域。
國際鋁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在傳統燃油車中鋁合金車身結構件滲透率為3%,在純電動汽車中滲透率達到8%。
相比於動力系統高達90%的鋁滲透率,車身結構件和底盤輕量化件滲透率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一般而言,鑄造工藝決定了產品性能。鋁合金鑄造一般分為高壓鑄造、低壓鑄造和重力鑄造三種工藝,互相不能替代,屬於相互補充的工藝方式。
公司於2020年完成了對法國百鍊集團的收購,其核心工藝為重力鑄造,此舉補齊了鑄造工藝短板:
(1)高壓鑄造:傳統的優勢技術;
(2)低壓鑄造:近年來發展工藝;
(3)重力鑄造:收購法國百鍊集團獲得。
目前國內從事鋁合金汽車壓鑄件的企業更多專注於三種鑄造工藝中的某一種工藝路線上,能同時運用高壓鑄造、低壓鑄造和重力鑄造三種工藝路線生產的鋁合金壓鑄企業較少。
2 上游佈局一:得壓鑄機者得天下?
壓鑄機作為上游核心設備,是一體化壓鑄技術的關鍵,其一直受到中游壓鑄供應商或下游整車廠重點佈局。
特斯拉作為一體化壓鑄技術的引領者,其最早與意大利IDRA公司(IDRA在2008年被力勁科技收購)合作,打造出足以壓鑄出ModelY后車體的6000T級壓鑄機。
大體積的結構件生產,需要大噸位的壓鑄機配合,從目前的公開信息看,一體化壓鑄所需壓鑄機基本都在6000T以上。2021年,一套6000T級壓鑄機售價約為800萬歐元。
公司目前共有1100T-4500T大型壓鑄機40多臺、6000T壓鑄機2台、9000T壓鑄機2台。
2021年5月公司與力勁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隨后開啟買買買模式:
(1)2021年首期採購了包括6000T、4500T、3500T及2800T等7臺中大型壓鑄機,現已全部到位並完成安裝調試,在6000T壓鑄設備上已完成首次半片式后地板的試製,試製產品已在某知名頭部新勢力客户整車廠中完成白車身安裝下線;
(2)第二期採購了2台9000T壓鑄機,該噸位目前全球最大,已完成超大型一體化鋁合金后地板產品的試製,用於另一知名頭部新勢力客户的SUV車型;
(3)2022年度繼續採購9臺大型壓鑄機,用於超大型一體化結構件及車身結構件的生產,具體壓鑄機噸位包含2台2800T、3台3500T、2台4500T和2台7000T。
由於壓鑄機單價較高且屬於核心設備,大噸位壓鑄機的佈局也是參與者實力和決心的體現,對比上市同行在大噸位壓鑄機(6000T及以上)的大致佈局情況,公司投入相對較大。
3 上游佈局二:免熱材料獨家供應
由於一體化壓鑄產品尺寸較大,熱處理會導致產品發生變形,因此,一體化壓鑄需要相應的免熱處理合金材料。
目前美國鋁業公司、德國萊茵公司、特斯拉以及國內的立中集團(300428.SZ)、上海交大輕合金中心等均研製出了相應的免熱處理合金材料。
其中,立中集團於2016年開始立項免熱處理合金項目研發,2020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產品壟斷和技術封鎖。
2022年5月18日,公司與立中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主要包括:
(1)在新能源汽車的大型一體化車身結構件、一體化鑄造電池盒箱體等產品的材料開發和工藝應用領域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2)共同開發適用於大型一體化鋁鑄件的免熱處理材料等。
該協議約定:立中集團的免熱處理合金材料對公司獨家供應。
4 下游綁定整車廠,客户覆蓋比亞迪和蔚小理
下游方面,新能源汽車產品和車身結構件領域是公司近年來重點開拓方向。
其中新能源汽車方面,公司與特斯拉、蔚來合作由來已久,2019年兩者均為前五大客户。
目前下游客户主要包括:
(1)國際知名整車廠商:大眾、奔馳、寶馬、奧迪、雷諾等;
(2)國內知名整車廠商:比亞迪、吉利、長城汽車、小康股份等;
(3)新能源汽車廠商:特斯拉、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廣汽新能源等;
(4)全球知名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採埃孚(ZF)、博世(BOSCH)、大陸(Continental)
麥格納(MAGNA)、法雷奧(VALEO)、本特勒(Benteler)等;
(5)知名電池廠商:億緯鋰能、欣旺達及陽光電源等。
產品結構有所優化,盈利能力仍將承壓
1 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提升,業績初現轉機
公司近兩年營收增長明顯,主要是由於收購法國百鍊集團所致。
其於2020年8月並表,當年貢獻營收10億元;2021年貢獻營收21.9億元,佔總營收一半左右。
剔除法國百鍊集團業績影響,調整后經營數據如下:
扣除資產收購以及2020年股權激勵的影響,近幾年業績表現如下:
(1)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20.08%,主要系蔚來汽車的訂單增長所致;
(2)2021年增收不增利,主要是由於全球範圍內缺芯導致部分客户訂單下降,進而影響公司部分毛利率較高產品訂單實施,另外主要原材料鋁錠採購成本提高,對成本端構成壓力;
(3)2020年歸母淨利潤增長明顯,主要由於新能源汽車和車身結構件等高附加值產品營收比重提升所致;
(4)2016-2019年,業績整體低迷,歸母淨利潤增速均低於營收增速。
2020年營收增速緩慢,但歸母淨利潤大幅增長,表明公司產品結構出現了明顯優化,2021年增收不增利主要受客觀因素影響。
歷史上歸母淨利潤增速長期低於營收增速,2020年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一個轉折點。
結合具體業務,也能基本驗證。車身結構件及新能源汽車產品是公司重點高附加值產品,近兩年營收增長明顯,2021年兩者營收佔比(取調整后總營收)均大幅提升。
2021年高附加值產品開拓進展如下:
(1)獲得兩家新勢力頭部車企大型一體化結構件后地板產品、前總成產品和一體化CD柱產品的項目定點;
(2)在電池盒產品領域,獲得包括汽車領域和儲能領域多個客户的電池盒箱體定點;
(3)在副車架產品領域,新獲得一款后副車架項目,終端客户為比亞迪汽車;
(4)在低壓壓鑄業務領域,獲得了蔚來汽車的電機殼產品定點;
(5)開發新客户小康股份和牛創汽車,為小康股份提供增程式發動機殼缸體、動力總成等鑄件,為牛創汽車提供車身結構件等產品。
2 上下游集中度雙高,前期投入較大,盈利能力仍將承壓
公司主要原材料為鋁錠或鋁合金,2021年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額佔年度採購總額42.12%;2021年前五名客户銷售額佔年度銷售總額48.49%,上下游客户集中度均較高。
另外,壓鑄廠商處在一體化壓鑄產業鏈中游,並不佔優勢,且可能會持續面臨下游整車廠降本增效所傳導的壓力。
從盈利能力來看似乎也能驗證,近幾年毛利率和淨利率整體均呈現下滑態勢。
不過,如扣除新納入合併報表的文燦德國、文燦法國和法國百鍊集團影響,2020年毛利率為28.00%;扣除收購資產以及股權激勵相關行為產生的影響,2020年淨利潤率為9.43%。
根據調整后數據來看的話,2020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持續性還需要觀察。
近兩年研發費用保持增長,但研發費用率不高,且出現明顯下滑,2020年法國百鍊集團並表造成營收大幅增加,研發費用率可能受其並表影響。
另外,近兩年公司持續從力勁科技採購大噸位壓鑄機,其單價較高,且力勁科技在壓鑄機領域幾乎佔據壟斷地位,雖然在戰略合作框架下可能存在讓利,但現階段對其議價空間仍較小,前期投入總體上較大。
從財務數據來看,近兩年在建工程持續增長,2020年固定資產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合計佔總資產比重為45%。固定資產折舊攤銷也會影響毛利率表現。
歷史上資本開支均較大,致使自由現金流長期為負,僅2020年轉正。
從ROE角度來看,回報率也一般,一方面目前商業模式偏重,另外一方面淨利率仍然偏低。
當前一體化壓鑄站上了風口,其作為汽車製造工藝的技術變革,現階段仍然存在爭議,但是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大趨勢下,其不失為一種可選項。
從產業鏈角度,一體化壓鑄行業上下游集中度均較高,上游壓鑄機和鎂鋁等原材料供應商受益相對較為穩定,中游壓鑄商在某種意義上只是賺取加工費,且其生存空間還會受到整車廠自研自制程度的影響。
總體上看,壓鑄商在產業鏈當中不具備絕對優勢。
從文燦股份的佈局來看,其確實在多方位大手筆押注一體化壓鑄技術:
(1)跟力勁科技簽訂戰略協議,持續採購高單價大噸位壓鑄機;
(2)跟立中集團簽訂戰略協議,實現免熱合金材料獨家供應。
另外其具備較好的客户基礎,已覆蓋比亞迪和蔚小理等頭部新能源車企,多方位的佈局能否取得成效仍取決於一體化壓鑄技術的應用程度。
從財務角度,公司歷史業績長期低迷。2020年歸母淨利潤實現大幅提升,主要是由於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提升,帶來產品結構改善;2021年增收不增利,主要是由於原材料成本上漲及下游缺芯影響高毛利訂單釋放——總體上看近兩年業績似乎初現拐點。
結合產業鏈位置,短期來看,若一體化壓鑄技術大規模應用,將加速公司產品結構優化,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改善。
但長期來看,其可能會持續面臨下游整車廠降本增效所傳導的壓力。
另外,公司2018年上市,到目前為止未出現過違規行為。
累計募資11.4億元,已分紅三次,累計分紅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