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8-24 09:44
只要對娛樂行業稍有關注,那麼便一定聽過樂華娛樂的名字。
成功打造王一博、李汶翰、程瀟、吳宣儀、範丞丞、黃明昊等當紅藝人,並打造出了UNIQ、NEXT、NAME等國內少有的優質男團女團,2018年多部現象級綜藝的大火,更將樂華娛樂帶到了行業的金字塔尖,成為藝人管理的頭部企業。
無論是公司旗下的眾多藝人,還是公司創始人杜華,亦或是樂華娛樂的名號本身,在行業內都有着很高的關注度,也奠定了其自身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基礎。
如今,杜華又將這家國內藝人管理收入第一位的公司帶入到了資本市場的視野,標誌着藝人管理行業進一步出圈,正式向「藝人管理第一股」發起衝擊。
對於這家離大眾很近的公司,其行業雖為人們所熟知,但要將目光放眼於資本市場,實現IPO的公司卻是鳳毛麟角,可謂既熟悉又陌生。本文從樂華娛樂564頁招股書出發,帶您從8個剖面瞭解樂華。
為何説樂華娛樂是「藝人管理第一股」?
理解樂華娛樂的崛起,首先要看的是其背后大眾文化娛樂方式的轉變。
過去十年間,大眾審美的日漸多元,人們追星的訴求也發生了諸多變化。其中,受移動社交時代對人們的溝通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相比於過去的「不食人間煙火」,如今明星與粉絲之間的關係在互動和親密程度上大大加深。明星們比以往更加有自己的個性,風格也更多樣化,滿足了粉絲對明星的多元審美需求。
趨勢轉變的背后,代表着行業中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其中,深諳新一代年輕人社交語境的轉變,也催生了樂華娛樂、嘉行傳媒、時代峻峰、哇唧唧哇等一批新藝人管理公司的崛起。
樂華娛樂憑藉其獨特的樂華模式,建立起一個有規模、有名氣且受歡迎的藝人矩陣,使其成為當前國內藝人管理收入最高的公司,於2021年市場份額位居行業首位。
作為國內最大的藝人管理公司,樂華娛樂在行業模式中也創造了多個「第一」。例如,樂華娛樂是國內首批提供專業及系統化訓練生計劃、具備將全新人才培養成成名藝人能力的藝人管理公司。
同時,自2014年於韓國成立子公司,樂華娛樂正式實施其國際化的業務擴展戰略,致力於將中國流行文化帶到世界,也是國內首批實現業務向海外拓展的藝人管理公司之一。
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顯示,樂華娛樂為中國認知度最高的娛樂品牌之一。其中,公司為業內少數有能力通過舉辦僅由旗下籤約藝人蔘與的演唱會(樂華家族演唱會),向公眾展示樂華品牌的公司。
換句話説,即樂華娛樂也是國內少有的公司品牌本身便是IP、具備強品牌效應的藝人管理公司,相比於行業中常見的公眾僅對藝人有認知的模式不同,以樂華品牌為核心的樂華家族則形成了公司的獨有特色。回顧公司發展,樂華娛樂最大成果便在於打造了一塊偶像領域的金字招牌,構成其行業影響力的基礎。
目前,資本市場上實現主板上市的以藝人管理為主營業務的參考標的仍較少。此次公司衝擊港交所主板也將創造一個新第一,樂華娛樂的成功上市,對於行業也將有着標杆性的參考意義。
培養型藝人管理公司——獨特的「樂華模式」
在娛樂行業,藝人與藝人管理公司的關係往往是相互成就。儘管我國藝人管理行業起步較晚,現也已形成了藝人管理協同內容製作、藝人管理工作室、平臺型藝人管理等多種發展模式。
隨着樂華娛樂創始人杜華親自赴日、韓考察海外的成熟管理模式,以及韓庚加盟,樂華娛樂經過多年沉澱形成了當前「重培養」的藝人管理模式。
其中,公司通過建立了包括訓練生選拔、藝人培訓、藝人運營及藝人宣傳在內的全生命周期藝人管理體系,與逾30家院校及專業機構建立合作,根據訓練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形成公司獨特的「樂華模式」。對於該模式,智通財經APP此前在《樂華娛樂正式衝擊「藝人管理第一股」,杜華憑什麼説「樂華模式」可複製?》一文中已有詳細闡述。
在該模式下,公司通過推出「TOP IDOL造星計劃」傾力打造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的新生代藝人,通過具有影響力的成熟藝人帶動新人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推動公司優質人才梯度儲備,並引入樂華家族概念全方位整合藝人及平臺資源,形成極具競爭力的藝人矩陣。
目前,樂華娛樂為國內少有的採用該模式的藝人管理公司。在樂華模式下,藝人管理成為公司最為成熟的業務,促使公司實現了快速發展。因此,該模式的跑通也被視作樂華娛樂崛起的轉折點。
隨着娛樂行業在資源方面競爭加劇,藝人對專業藝人管理公司的需求增加,這一模式體系也將因其難以複製,成為公司在未來鞏固其行業地位的重要護城河。
藝人矩陣——「頭部」明星+練習生儲備
藝人矩陣是為藝人管理公司的核心資源。目前,樂華娛樂通過在音樂、影視、綜藝、主持全方位的打造方式,培養全約全能型藝人,並形成了「頭部」明星+練習生儲備結構的豐富藝人矩陣。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樂華娛樂旗下藝人王一博、程瀟、孟美岐、範丞丞、黃明昊、吳宣儀、朱正廷、李汶翰、胡春楊等均為娛樂行業具備高知名度的成名藝人,並於綜藝節目中擔任導師、或以高位排名出道。
目前,樂華娛樂旗下還有已加入訓練生計劃並正在接受專業訓練的訓練生有71名。在公司當前簽約的66名藝人中,有55名為訓練生計劃的畢業生,構成了公司得以滿足各層次市場需求的多元藝人矩陣。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樂華模式」下3-5年的長周期培養模式,公司旗下通過訓練生出道的藝人長時間在樂華體系下生活和成長,與公司之間形成了深厚的歸屬感和默契,因此與公司的合作關係也往往長期且穩定。
其中,樂華與藝人簽訂的獨家藝人管理合同期限從5年到15年不等,而與畢業於樂華訓練生計劃的藝人簽訂的合同期限通常較長,期限從8年到15年不等。過往業務紀錄期間內,公司與簽約藝人間也未曾發生過合同糾紛。
從所披露的數據來看,樂華娛樂旗下的大部分知名藝人管理合同期限基本都在2026-2028年到期。其中,王一博已由2022年續期四年至2026年10月;孟美岐、吳宣儀合同期限至2026年並自動續期一年;黃明昊、朱正廷、畢雯珺、丁澤仁、黃新淳、胡春楊、唐九洲、金子涵等合同期限均在2028年及以后。
專業的藝人管理團隊
對娛樂市場的深刻理解是藝人管理公司能夠長久發展的關鍵要素,而一個專業的藝人管理團隊則是重要的條件基礎。
從樂華娛樂角度來看,其藝人管理業務主要由三個核心團隊構成:藝人培訓、藝人宣傳和藝人運營。訓練生在完成藝人培訓團隊培養,成為簽約藝人后,將由運營和宣傳團隊介入並提供專業的藝人運營服務,協助簽約藝人的事業發展。
其中,宣傳團隊幫助藝人提升人氣,包括對藝人進行評估,為其進行職業規劃,通過各類宣傳活動提升曝光度;藝人運營團隊主要幫助藝人匹配業務,包括代言、業務推廣活動、出演音樂作品、綜藝節目、劇集及電影等。
截至2022年4月30日,樂華旗下藝人管理團隊規模達118人。其中藝人培訓團隊35人,平均擁有六年經驗,為訓練生提供平均為期三年的系統性及專業培訓,並在簽約藝人出道后提供后續培訓。
藝人宣傳團隊共有28名成員,在媒體領域平均擁有六年工作經驗,通過各種營銷渠道審閲及發佈宣傳材料,協助簽約藝人增加公眾曝光率。
藝人營運團隊由55名成員組成,平均擁有約九年行業經驗。其中,商務經紀23名,負責銷售、市場推廣及商務談判;執行經紀17名,協助商務經紀及簽約藝人處理多方面工作,如行程協調及一般項目協助。
目前為止,這一達逾百人的藝人管理團隊規模於業內仍在少數。
廣泛、豐富、有厚度的行業資源
對於藝人管理公司而言,對接商業活動及娛樂內容服務資源的能力與公司收入能力直接掛鉤,同時也是藝人選擇公司作為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過與多行業參與者建立合作渠道,樂華娛樂也為旗下藝人對接了廣泛的外部電影、劇集、綜藝節目、音樂作品、產品或品牌代言、平臺直播活動等資源;其公司本身的自有資源板塊也由原有的影視業務拓展至音樂、自制綜藝等多棲業務領域。
目前,公司安排藝人所參演內容的播出渠道包括了主流互聯網視頻平臺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與芒果TV;湖南衞視、浙江衞視、東方衞視、江蘇衞視及北京衞視等主要電視臺;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及網易雲音樂及騰訊音樂等主要音樂流媒體平臺。
其中,公司與國內年均收視率排名前五的電視臺及排名前三的互聯網平臺建立合作關係,平均合作年限達7年。
反映在成果上,2019-2021年度及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四個月,樂華娛樂就簽約藝人於綜藝節目、電影及劇集演出共訂立了443份娛樂內容服務合同,產生收入的商業業務活動數量則分別約達380份、500份、640份及235份。
而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樂華娛樂也參與了對外投資,投出了由其獨家投資功能性食品Minayo、戚薇香氛品牌SEVENCHIC等,未來將可能與公司藝人管理主業產生業務協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樂華娛樂背后頗具實力的股東陣容,形成樂華娛樂長期發展的隱形資源。
在樂華娛樂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阿里巴巴影業持股14.25%,華人文化持股14.25%,量子躍動(字節跳動關聯公司)持股4.74%,而每位股東在娛樂行業所能為公司帶來的資源都不可小覷。
先説華人文化,公司旗下產業覆蓋傳媒與娛樂、互聯網與移動、生活方式三大領域,通過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及華人文化控股集團,推動了電影、電視、動畫、現場娛樂、互聯網電視、音樂、演藝、票務等一大批行業領先企業,打造出市值千億的文化航母。
也因此,華人文化創始人黎瑞剛更被媒體稱為中國「默多克」、媒體領域的「內容之王」。目前,除擔任華人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CEO外,黎瑞剛同時也出任了美國著名藝人管理公司CAA董事、嗶哩嗶哩非執行董事,堪稱中國文化產業的教父之一。
此外,阿里影業及字節跳動作為擁有時下最主流互聯網視頻平臺及短視頻平臺的公司,其也能夠為公司帶來豐厚的價值增量。例如,阿里在入股樂華后,雙方便迅速展開合作,於2022年簽訂《業務合作框架協議》,促使樂華旗下合適的簽約藝人出演綜藝節目、電影及劇集以及其他商業活動等。從各維度上累積沉澱的渠道及資源能力,將是樂華娛樂未來接下來繼續實現業績穩定增長的實力底座。
不可忽視的流量實力
對於藝人而言,廣泛的粉絲受眾基礎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藝人成為「頭部藝人」的背后,往往需要藝人高水平的專業素養、人品道德、演出作品、觀眾緣,還有藝人管理公司宣傳與資源投入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
而在娛樂行業,受歡迎程度代表着影響力,藝人粉絲受眾基數多寡更影響了品牌和內容方對其商業價值的判斷。據調查企業Iprice公開數據顯示,ARMY為防彈少年團消費的平均支出是K-Pop所有粉絲羣體中最多的,平均每人花費在1400美元以上。
從樂華娛樂旗下藝人的關注者情況來看,王一博、孟美岐、韓庚、吳宣儀等粉絲量均達到了千萬級別,四者粉絲總量合共甚至達近1.5億。
而據招股書披露的最新數據來看,公司旗下有超過20名獨立藝人於微博關注者達200萬名以上,其中16名均為樂華訓練生計劃的畢業生,這當中還不包括公司推出的UNIQ、NEXT、EVERGLOW、NAME、TEMPEST及NEVERLAND等藝人組合。
龐大的粉絲基礎,是樂華娛樂背后的一股不可小覷的支撐力量。僅從公司舉辦的多場家族演唱會便可窺見,其藝人粉絲支撐了演唱會門票的絕大部分費用,是公司僅通過獨立力量便能使計劃項目落地的推動力。
此次樂華娛樂的上市募資,不妨以觀察者的心態予多一份留意,除機構、散户投資者外,是否也有與其他企業所不同的投資力量的參與。
文娛板塊中業績表現穩定、孵化增長「第二極」
業績方面,樂華娛樂當前的收入結構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藝人管理、音樂IP製作及運營和泛娛樂業務。
2019-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6.31億元、9.22億元、12.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43.0%;同期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1.19億元、2.96億元和3.9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82.2%。
其中,在公司三部分業務貢獻營收比例來看,藝人管理作為其主營業務,於過往業績期的營收貢獻均達八成以上,因此也有許多人認為樂華娛樂的收入結構對藝人管理業務依賴度偏高。
不過,若拋開營收佔比表面,從主營業務自身表現來看,公司藝人管理業務收入於2019-2021年分別實現收入5.30億元、8.08億元、11.7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48.85%,毛利率更是高達50%左右,營收規模於業內居首。
除此之外,在過往幾個業績期中,公司前十名藝人所貢獻收入比重分別達74.8%、83.0%、85.6%,而這十名藝人中,除韓庚(持有公司2.35%股份)及唐九洲外,均為樂華訓練畢業生。如上文所提到,由於樂華獨特的培養型體系,其訓練畢業生與公司合作關係往往更長久,也側面反映了其主營業務發展的穩定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則是公司在招股書中較少提及的疫情影響。2020年以來,整個文娛板塊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受到重創,業績展現出較大波動性。
儘管樂華娛樂因疫情在線下活動開展方面同樣受到影響,但其於過去三年整體業績抵禦住了疫情,並未展現出波動,且依然維持了高增長,所展現出的穩定性為文娛板塊中的優等生。
與此同時,樂華娛樂也在積極探索其他賽道,孵化其第二增長曲線。目前,公司與字節推出的A-SOUL目前已晉升爲國內頭部虛擬藝人,除此之外,樂華娛樂也通過參股形式投資了專注打造虛擬藝人IP的娛樂公司尼斯未來,推出了量子少年、EOE兩個新生代虛擬藝人團體,其與藍色光標合作的虛擬國風女團也正處於籌備階段。
在經過早期的業務投入后,公司泛娛樂業務於2021年實現收入3786.9萬元人民幣,同比激增80.95%,毛利率達77.7%。目前,虛擬藝人賽道仍處於發展初期,隨着行業發展日漸成熟,將有望成長為公司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估值或擬定70億港元,值搏率較高
從樂華娛樂當前業務模式看,無論是將全新人才培養成成名藝人的培養模式,還是在虛擬藝人上的佈局,均與韓國男團防彈少年團(BTS)所屬的藝人管理公司HYBE相似,發展模式相同的標的還包括許多其他同類的韓國娛樂公司,可作為判斷樂華娛樂估值的參考座標。
若從當前已上市的幾家韓國娛樂巨頭的估值水平來看,與樂華娛樂模式相類似的HYBE市盈率達到51.53倍,最高的YG娛樂達到154倍,最低的SM則為12.72倍。
圍繞各個不同參考系,對於樂華娛樂究竟應如何估值,智通財經APP此前在《防彈少年團VS王一博 對標韓國經紀第一股的樂華娛樂估值多少?》一文中已作出過全面的探討。
近日,更有參與了樂華娛樂面對專業投資人IPO詢價路演的機構人士透露,樂華娛樂估值擬定在70億港元左右。
該機構人士表示,公司70億港元的估值並不高,靜態市盈率僅有14.42倍。作為對照,韓國第一大娛樂經紀的HYBE的市盈率約為52倍,全球經紀第一股Endeavour Group Holdings(EDR.US)的市盈率約為30倍,該估值還是相當有吸引力。
回顧HYBE於2020年IPO時的盛況,曾獲機構投資者逾千倍超額認購,散户投資者亦超購逾600倍,最終以招股價上限定價並集資9626億韓元(約51.1億人民幣),創韓國2017年以來的最大規模IPO。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一個月以來,與樂華娛樂同樣邁向資本市場的影視娛樂企業還包括檸萌影視、博納影業、耐看娛樂,分別代表了大文娛板塊中的藝人管理、電視劇製作、電影製作及網劇四大方向,形成新一輪中國影視娛樂股上市潮,多家企業的聚集效應也引發市場對該板塊的高度關注。
樂華娛樂作為國內藝人管理賽道中的龍頭,其在偶像領域打造出的金字招牌,使其在過去三年實現業績的飛速增長。若公司估值約70億港元的最終定價為真,依其業務體量則是為市場留出了較大的讓利空間,具較高值搏率,甚至抑或有望複製HYBE當年的認購盛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