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亞前海證券研究|「徽商股里、成長掘金」系列之一:江淮汽車深度

2022-08-15 07:30

行情圖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東亞前海證券研究

  【核心觀點】

國內整車頭部企業,業績已現向好勢頭。公司創建於1964年,已發展爲涵蓋汽車出行、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公司銷量在2016年-2019年期間有所下降,使得業績有所承壓。當前公司銷量已出現回升趨勢,2021年公司整車銷量同比增長15.63%至52.42萬輛,隨着整車銷量的持續提高,我們認為公司業績有望迎來拐點。

深耕商用以及乘用車領域,公司競爭優勢逐步體現。在商用車領域,由於受到政策以及市場需求影響,行業整體銷量有所下滑,公司2021年商用車業務營業收入也同比下降12.68%。當前隨着商用車領域「藍牌輕卡」新規落地,行業發展更加規範,而公司的商用車佈局以輕型貨車為主且發展較爲規範,未來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加大。在乘用車領域,公司早在2002年就開始佈局新能源汽車行業,厚積薄發之下乘用車銷量快速恢復,2022年上半年,公司乘用車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5.41%,其中轎車以60.79%的同比增速快速放量,乘用車領域發展勢頭較為良好。

攜手新能源合作伙伴,公司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公司與大眾共同成立的公司大眾汽車(安徽)成為大眾集團在中國的第三家合資企業,通過佈局MEB平臺以及SSP平臺,已成為大眾轉型路上重要戰略伙伴,合資公司預計在2025年產量可達25萬輛,2029年達到35-40萬輛。在與蔚來汽車合作方面,根據公司與蔚來汽車的協議,2021年5月-2024年5月間公司將繼續生產ES8、ES6、EC6、ET7和其他可能的蔚來車型,並將把年生產能力擴大到24萬輛,通過與蔚來的合作,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以及技術水準均獲得較大提升,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投資建議】

當前公司在乘用車以及商用車領域均有較強佈局,且公司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與大眾以及蔚來的合作顯著增強了公司競爭力。我們預計2022/2023/2024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24.67/624.94/716.0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13/5.07/6.83億元,EPS分別為0.10/0.23/0.31元,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環境超預期波動;原材料成本大幅上行以及供應鏈受阻;轉型效果不及預期。

  執業證書編號:S1710522020001

  證券研究報告:《江淮汽車(600418.SH):攜手大眾、蔚來探索新模式,公司發展漸入佳境》

  發佈日期:2022年8月3日

  注:以上為報告摘要及目錄,如需報告原文,請與我們的分析師或對口銷售人員聯繫。

  分析師聲明:

  負責準備本報告以及撰寫本報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關於任何發行商或證券所發表的觀點均如實反映分析人員的個人觀點。負責準備本報告的分析師獲取報酬的評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質量和準確性、客户的反饋、競爭性因素以及東亞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整體收益。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保證他們報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具體的推薦意見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本訂閲號僅面向東亞前海證券客户,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的研究信息、觀點的及時溝通,因本訂閲號受限於訪問權限的設置,東亞前海證券不因其他訂閲人收到本訂閲號推送信息而視其為客户。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爲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東亞前海證券認為可靠,但東亞前海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閲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東亞前海證券不對因使用本訂閲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訂閲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