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浙商證券:給予晶盛機電買入評級

2022-08-15 08:55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王華君,李思揚近期對晶盛機電進行研究併發布了研究報告《晶盛機電點評:碳化硅襯底邁向8英寸大尺寸;光伏&半導體設備高景氣》,本報告對晶盛機電給出買入評級,當前股價為67.63元。


晶盛機電(300316)
投資要點
碳化硅:首顆 8 英寸 N 型 SiC 晶體成功出爐;逐步向海外龍頭看齊
1)據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司首顆 8 英寸 N 型 SiC 晶體成功出爐,晶坯厚度 25mm,直徑 214mm。公司通過自主開發的設備、熱場和工藝技術,成功解決了 8 英寸 SiC 晶體生長過程中温場不均、晶體開裂、氣相原料分佈等難點問題,為大尺寸 SiC 襯底廣泛應用打下基礎。
2)行業趨勢:海外龍頭已向 8 英寸量產進軍,國內廠商待突破。目前 Wolfspeed 已投入 10 億美元建新工廠、並在 2022 年 4 月開始生產 8 英寸碳化硅等產品;英飛凌在 2020 年 9 月宣佈其8 英寸 SiC 晶圓線已經建成;羅姆旗下 SiCrystal 預計 2023 年左右開始量產 8 英寸襯底;Soitec 在 2022 年 3 月啟動新晶圓廠建設計劃,並在 5 月發佈 8 英寸碳化硅襯底產品。
3)材料端:公司已與客户 A 形成採購意向,2022 年-2025 年將優先向其提供碳化硅襯底合計不低於 23 萬片。產能端:公司計劃在寧夏銀川建設年產 40 萬片 6 英寸以上導電+絕緣型碳化硅襯底產能,計劃於 2022 年試生產。設備端:目前公司已組建原料合成+長晶+切磨拋的中試產線,完成 6-8 英寸長晶熱場和設備開發。
光伏設備:受益於「硅料+石英砂」雙緊缺,預計硅片行業擴產高景氣將延續
近年受益光伏硅片設備「大尺寸」技術迭代,行業迎擴產潮。公司 2021 年訂單創歷史新高。市場擔心硅片擴產景氣度持續性:我們認為,目前硅片仍是行業盈利能力較強、競爭格局較好環節,疊加硅料+石英砂的緊缺,我們預計硅片環節高盈利持續性有望延長、價格戰發生風險較低。預計環節高盈利將催生硅片行業擴產潮延續,公司作為光伏硅片設備龍頭將充分受益。
半導體設備:2022 年公司目標實現半導體設備及服務新簽訂單超 30 億元
隨着過去幾年公司半導體設備在下游客户驗證、形成銷售,2022 年公司目標實現半導體設備及服務新簽訂單超 30 億元(含税) ,預計上半年已實現同比快速增長,將成為未來訂單重要增長點。公司半導體大硅片設備領域,在晶體生長、切片、拋光、外延等環節已基本實現 8 英寸設備全覆蓋,12 英寸長晶、切片、研磨、拋光等設備也已實現批量銷售,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
2022 年中報業績預告:同比增長 80%–108%;持續受益光伏+半導體設備雙輪驅動
1)2022 上半年業績:歸母淨利潤 10.8-12.5 億元,同比增長 80%-108%。扣非后歸母淨利潤9.9 至 11.6 億元,同比增長 82%-113%。2)2022 年 Q2 單季業績:歸母淨利潤 6.4-8.1 億元,同比增長 100%至 153%,環比 Q1 增長 44%-83%。扣非淨利潤 5.6-7.3 億元,同比增長 84%-140%,環比 Q1 增長 29%至 69%。2022 年公司計劃努力實現營收破百億目標。
投資建議: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導體、藍寶石、碳化硅領域未來業績接力放量預計公司 2022-2024 年歸母淨利潤為 26/35.3/44.3 億元,同比增長 52%/36%/25%,對應 PE 為34/27/21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半導體設備研發進展低於預期;光伏下游擴產不及預期。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佈的研報數據計算,中金公司張梓丁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高達94.5%,其預測2022年度歸屬淨利潤為盈利30.03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29.03。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4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3家,增持評級1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82.86。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晶盛機電(300316)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優秀,盈利能力良好,營收成長性良好。財務可能有隱憂,須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利潤率、存貨/營收率。該股好公司指標3.5星,好價格指標2星,綜合指標2.5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範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