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8-13 15:40
五家中國企業自美股退市
昨天盤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中國企業同時發佈公告,擬將美國存托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五家中國企業同時宣佈自美股退市在資本市場乃至整個社會都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紛紛猜測此舉背后意味着什麼,流傳最廣的無疑是中美金融脱鈎的陰謀論。
廣大股民慌得不行,記得三月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將百濟神州、百盛中國等五家中國企業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引發了市場對於中概股推退市的擔憂,一時之間中美金融脱鈎的陰謀論盛起。當時,中概股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起步,殺的港股昏天黑地,也導致A股暴跌。不管是「丐幫」還是A股股民,那段時間都是今年最痛苦的日子。
但是,昨天消息出來后,美股中概互聯網指數ETF(KWEB)雖然低開接近三個點,但收盤跌幅已經收窄到0.38%,富時A50期指低開高走幾乎沒怎麼跌。這點跌幅相比3月份簡直不值一提,説明資本市場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般悲觀。
那麼,五家中國企業同時宣佈自美股退市背后邏輯是什麼,對A股什麼影響?我們有以下幾點判斷。
五家國企自美股退市的前因后果
如果大家平常有關注過中概股的動向,就不會對昨天中石化、中石油等五家國企從美股退市有太多的驚訝。上面我們有提過,早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百濟神州、百盛中國等五家中概股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根據美國 2020 年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如果在美上市外國公司連續三年無法讓美國監管機構檢查審計底稿,可能會被強制退市。
也就是説,在美股上市的公司發了財報后,如果無法讓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檢查審計底稿,就會被列入暫定清單,連續三年列入清單,就可能會被強制退市,邏輯是很清楚的。
而百濟神州、百盛中國等中概股之所以在三月份被列入暫定清單,是因為這幾家公司發年報了,又無法讓美國監管機構檢查審計底稿。后面還有愛奇藝、近期的阿里等都被列入清單。
可能又有朋友想問了,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是不是故意針對中國的?不排除有這個政治意圖,但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瑞幸咖啡造假讓美股投資者損失慘重,爲了保護投資者利益、防止上市公司造假,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出要檢查審計底稿。
在美股上市的外國公司都需要遵守《外國公司問責法》,只不過我國的部分企業涉及到敏感的數據,再加上2020年前沒有檢查審計底稿的説法,中概股就沒有讓別人檢查審計底稿的傳統。
綜上所述,如果中美雙方監管機構溝通無果,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堅決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而我國又不允許在美上市公司提供審計底稿,那中概股退市是必然的,無非是早晚而已,沒有那麼多的陰謀論。
中方想主動脱鈎?
在第一批五家中概股被列入暫定清單后,我國證監會一直在試圖解決中概股退市危機、支持中國企業合法到境外上市融資。
具體來看,在3月份中概股暴跌,導致港股、A股暴跌后,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里面有一條提到中概股和平臺經濟治理,會議提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4月2日,證監會會同財政部、國家保密局、國家檔案局對《關於加強在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09〕29號)進行修訂。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刪除了原《規定》關於「現場檢查應以我國監管機構為主進行,或者依賴我國監管機構的檢查結果」的表述,這意味着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可以通過我們的跨境監管合作機制來對中概股進行調查取證或開展檢查。
昨天證監會對五家國企自美股退市也做出了迴應,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12日下午答記者問時表示,證監會注意到了有關情況。上市和退市都屬於資本市場常態。根據相關企業公告信息,這些企業在美國上市以來嚴格遵守美國資本市場規則和監管要求,作出退市選擇是出於自身商業考慮。這些企業都在多地上市,在美上市的證券佔比很小,目前的退市計劃不影響企業繼續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發展。中國證監會尊重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按照境外上市地規則作出的決定。我們將與境外有關監管機構保持溝通,共同維護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可以看到,我國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的政策具有連貫性,「金融脱鈎論」目前沒看到官方表態,不宜過度揣測。
中國企業做兩手準備
雖然中國證監會一直致力於和美國證券監管機構保持良好溝通、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但是否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並非中方的努力就能決定,還要看美國的意志。爲了避免最后不得不退市,中國企業正在做兩手準備。
中概股一方面保持着在美股主要上市,一方面已經逐步到港股二次上市、雙重上市甚至直接退市回港股或A股上市。
截止7月25日,在港股、美股雙重上市的中概股有貝殼、知乎、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百濟神州等,二次上市的有阿里巴巴、網易、京東、新東方、蔚來等。所謂雙重上市是指美股、港股均為主要上市地,所謂二次上市是指在港股發行存託憑證,美股是主要上市地。
2022 年 7 月 26 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刊發自願公告,稱董事會已授權管理層申請在聯交所主板改變上市地位為主要上市,預期將於 2022 年年底前生效。
五家國企自美退市有何影響?
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人壽等五家中國企業的主要上市地是A股或者港股,美股只是發行存託憑證,而且這些公司都是成熟企業,沒有多大的融資需求,自美股退市沒啥影響。
至於其他的中概是否要從美股退市,需要看中美監管方溝通結果,最后如果真的需要退市,相信港股、A股都已經鋪好了路。
相比金融脱鈎的陰謀論,把央企和敏感企業先撤出來,其他的掛牌公司就具備進一步合作空間了,這實際上也可能是中美監管合作往前踏一步的信號。
風險提示: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需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