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維塔11橫空出世,相關概念股能否有所表現?

2022-08-09 20:02

長安汽車在探尋高端化品牌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本來引進蔚來汽車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雙方還成立了「長安蔚來」這一合資公司,但后來因種種原因,雙方的關係卻漸行漸遠,蔚來選擇了單飛,長安蔚來身陷尷尬。

就在長安蔚來停滯期間,廣汽埃安、北汽極狐、吉利極氪、東風嵐圖、上汽智己、比亞迪騰勢等多個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筍出現,長安高端新能源品牌卻一直沒有動靜。

「自主化+高端化」,這是國產新能源車當下最重要的挑戰,也是能否從國內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01 長安汽車高端化佈局的第一枚棋子

與造車新勢力天然自帶智能化的優勢不同的是,爲了彌補智能化方面的缺憾,一些本土自主品牌選擇了引進外部合作伙伴,比如上汽與阿里牽手,廣汽、北汽與華為聯合,而吉利、長城、比亞迪自力更生。

長安汽車遂放眼於其他,最終牽手華為、寧德時代。

爲了重新開始,振奮人心,2021年5月,長安蔚來更名為阿維塔科技,據官方稱,「阿維塔」之名取自英文Avatar,意為遊戲或網絡世界中的虛擬化身。阿維塔科技則賦予了這個詞更深的含義,即為每一位用户打造在智慧平行世界里的另一個自己,知「你」所憂,懂「你」所想,予「你」所求,讓用户享受出行,自在生活

自成立之初,與吉利對極氪的戰略佈局一樣,阿維塔科技將完全市場化運作,獨立經營,獨立發展,即上下游的供應鏈不再與原來的長安汽車有瓜葛,自我掌控。

雖然在經營層面有了自主決定權,但阿維塔科技在智能化與電動化的短板是顯而易見的,依然需要藉助外部的力量。

而且「藉助」的方式由原來的產品層面的採購合作,演變為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大家同進同退,患難與共。

這樣的模式,也引發了資本的青睞。

2021年11月阿維塔完成首輪戰略融資,寧德時代注資,成為持股23.99%的第二大股東。

就在2022年8月2日,阿維塔剛剛完成近50億元A輪融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領投,招商金臺、國投聚力、中信新未來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它又獲「國家隊」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A輪入夥的「國家隊」背景豐富,其參股企業中不乏半導體芯片、視覺傳感器、動力電池等電動車關鍵領域的公司資源。

在A輪融資后,長安汽車和寧德時代仍是阿維塔的第一、第二大股東,分別佔股40.99%和 17.10%,蔚來汽車則被稀釋到0.81%。

阿維塔科技目前的股權結構如下所示:

不只是在資本上豪擲大筆資金,寧德時代還在營銷層面為其放聲吶喊。

8月7日,阿維塔11上市發佈會的前一天,寧德時代特地為其轉發活動微博應援,對「自家」車充滿期待。

其實,寧德時代也是腳踏多條船,比如入股過哪吒、拜騰、愛馳、極氪等車企,但顯而易見的是,從站臺到造勢,對阿維塔「偏愛」有加。

阿維塔另一邊的主打力量則是智能化領域獨當一面的華為,雖然依舊堅守不造車、不入股車企的中立態度,但華為從車雲系統到智能座艙、智能電驅,超兩千人的智能駕駛團隊,一手打造阿維塔的「靈魂」。

這一點,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稱,「這是(華為)求之不得的(機會)」。

在重慶車展當天,阿維塔還和華為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風險共擔、收益共享、華為HI商標授權等領域達成共識。

華為也在幫其賣車,后續在華為門店里,也能看到阿維塔的車。

儘管華為、寧德時代兩個大佬都積極與長安合作,難道是長安汽車本身的魅力嗎?我們先看看其現狀。

02 長安汽車現狀

業績方面,根據長安汽車發佈的上半年業績預告,2022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0~62億元,同比189.14%~258.54%;扣非后淨利潤25~35億元,同比237.95%~373.13%。

結合今年一季度的業績,我們可以推算出其第二季度的表現,預計第二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4.64億~16.64億元,同比-47.05%~+89.99%;第二季度扣非后淨利潤2.30億~12.30億元,同比增長1069.32%~6152.72%。

銷量方面,7月長安汽車整體銷售177941輛、同比增長7.9%;1-7月集團銷量突破137萬輛,同比增長38.4%。

而長安新能源7月銷量為12398輛,佔比並不高,而且,在新能源車銷量中,長安奔奔EV貢獻了8701輛,貢獻度最高,這説明長安新能源依然在靠小型車打開市場,SUV與轎跑方面沒多大的影響力,這也是長安加緊推進阿維塔的原因所在。

根據長安汽車 「新汽車新生態」發展戰略,到2025年,長安品牌銷量將達到300萬輛,新能源佔比達到35%;2030年銷量將達到450萬輛,新能源佔比達到60%。

五年以后,新能源汽車銷量過百萬,對於目前的長安汽車來説,任重而道遠,阿維塔作為手中的第一步棋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二級市場方面,2022年8月9日,長安汽車以17.48元/股收盤,市值為1734億元。

儘管長安汽車本身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一般,但阿維塔集合了寧德時代與華為的加持,阿維塔上游的零部件上市公司是值得關注的,這種邏輯與問界M7的相關概念股一致。

03 掘金機遇,阿維塔概念股

我們把阿維塔概念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明面的,一類是暗面的。

明面的指的是一級供應商,與阿維塔直接產生業務關係的上市公司;暗面的,則是二級是供應商,即通過華為或寧德時代間接的產生業務關係。

先看明面的個股,目前華陽集團(002906.SZ)、華峰超纖(300180.SZ)、共達電聲(002655.SZ)、華陽股份(600348.SH)、隆基機械(002363.SZ)等多家上市公司業務均涉及阿維塔E11產業鏈。

其中,華陽集團2021年11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汽車電子產品已經獲得阿維塔項目定點。2022年4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進一步明確表示,公司獲得阿維塔E11車型中控類和數字音頻產品的定點項目。

電聲領域服務商共達電聲將為阿維塔E11所搭載的主動路噪消減技術提供RNC傳感器,每輛阿維塔E11預計使用4個RNC傳感器,單車價值量約500元-800元。

隆基機械2022年6月在互動平臺透露,阿維塔的制動盤產品全部由公司配套。

汽車內飾材料龍頭華陽股份也已進入阿維塔等配套體系,新項目正逐步量產,預計公司超纖產能2025年實現營收可達6.5億元左右。

暗面方面則主要體現在華為方面(寧德時代暫無跡象),由於華為與阿維塔產生直接的業務聯繫,華為背后的上游供應商則有可能成為阿維塔的二級供應商。

比如,華為智能座艙合作伙伴有均勝電子(600699.SH)、德賽西威(002920.SZ)、中科創達(300496.SZ)、四維圖新(002405.SZ)、東軟集團(600718.SH)等。

華為智能駕駛部分硬件合作伙伴有銀輪股份(002126.SZ)、富臨精工(300432.SZ)等。

當然,目前阿維塔概念股在二級市場沒啥動靜,各路資金都還處於觀望狀態,能不能在以后有所表現,還得取決於新車阿維塔11能否快速打開市場。

 作者|慧澤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