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8-09 18:58
珊頓大道8號,這座當地知名建築,即將被改造升級成305米高的「新加坡第一高樓」,前租客、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將成為主要業主之一。
這條消息被新加坡媒體報出,有意思的是,這座未來的新加坡第一高樓的業主不僅有阿里巴巴集團,還閃灼着中國籍富豪魅影,神祕的唐逸剛和陳懷丹夫婦,以及新加坡富商、金龍魚董事長郭孔豐。
01
「珊頓道8號」獲批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7月7日,新加坡市建局批准將當地一座50層樓圓柱形建築,改建成63層的綜合摩天大樓,也是目前新加坡獲批准的最高建築項目。
改建后的珊頓道8號,將高達305米、63層樓高,超越國浩大廈(Guoco Tower),成為新加坡第一高樓。據悉,該項目預期2028年落成。
最初於1986年竣工的珊頓道8號,高度235米,位列新加坡第15高樓。
這棟建築的原名是財務大廈(Treasury Building),由新加坡財政部出資發展,供財政部與其他政府部門使用。
36年間,大廈多次易主,從最初的財務大廈,到淡馬錫大廈(Temasek Tower)、安盛保險大廈,名稱也隨之改變。
2015年,鵬瑞利置地集團(現為鵬瑞利集團,后稱「鵬瑞利」)牽頭,以11.7億新元收購安盛保險大廈,當於每平方英尺淨租用面積1735新元。
在收購后,鵬瑞利考慮出售套利,當時已經是安盛保險大廈主要租户的阿里巴巴,成為首選。
據悉,阿里巴巴旗下的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阿里雲於2015年在新加坡建立區域總部。
此前,安盛保險大廈是阿里新加坡總部及阿里注資的公司,東南亞地區在線零售商Lazada的總部。
02
阿里巴巴,從租客變業主
隨着阿里巴巴的海外發展重心,逐漸從美國轉移到東南亞,新加坡業務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
未來,阿里巴巴會將新加坡作為其東南亞業務的中心,而安盛大廈的收購及擴建將有助於滿足阿里巴巴數字經濟各部分預期的業務需求。
報道稱,2020年5月,阿里巴巴買下了安盛保險大廈50%的股權,鵬瑞利置地以每平方英尺淨租面積2493新加坡元的價格出售,具體的售價未公佈,但雙方給予大廈的估值是16.8億新加坡元,按當前人民幣匯率約82.3億人民幣,按2020年收購時匯率約為84億人民幣。
據投中網2020年報道,阿里巴巴發言人表示,「新加坡是阿里巴巴的一個重要市場,隨着我們繼續加強在新加坡的業務,這筆投資將有助於滿足我們對整個阿里巴巴數字經濟的預期商業需求。」
其后,「珊頓道8號」, 即安盛保險大廈的業主結構繼續出現變更。
在脱售50%股權后,鵬瑞利牽頭又新組建了PRE 13公司,並與阿里巴巴成立合資公司,重新發展安盛保險大廈。PRE 13與阿里巴巴各持有50%股權。
今年4月,PRE 13內部的股權結構出現變化。
在鵬瑞利集團的撮合下,幾名「小股東」,包括郭氏集團、劉景發、麪包新語(BreadTalk)與新加坡報業控股,將他們在PRE 13所持有的42%股權賣給新加坡上市公司集永成以及新海逸集團。而這兩家公司的實控大股東是中國商人唐逸剛與陳懷丹夫婦。
其余58%的PRE13股權由鵬瑞利集團(20%)、豐益集團(18%)以及郭孔豐的投資公司(20%)保留。
至此,由知名新加坡商人郭孔豐控制的鵬瑞利集團、豐益集團以及他的投資公司實際總股權是29%,唐逸剛夫婦控股公司的實際股權佔比21%,剩余50%為阿里巴巴控股。
三大富豪財團共同牽手擁有這座未來的新加坡第一建築。
03
業主唐逸剛夫婦,遊走全球的神祕富豪
唐逸剛和陳懷丹夫婦,低調又神祕,翻閲相關新聞都十分引人遐想。
兩年前,《等深線》一篇關於泰國(前)總理英拉接盤李嘉誠港口,數位神祕富商隱現其后一文中曾曝出,2012年,一位名叫陳懷丹的女士耗資2.5億港幣,購買了英拉在2007年在香港購買的豪宅倚巒10號屋。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美媒調查中國資金影響美國大選的報道中,提及有一對華人夫婦在大選中曾向競選人提供資金。
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調查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截擊」)(2016年8月4日)發佈的「外國影響力」調查報告揭祕,「由中國人控股的美企資金」如何進入當時如火如荼的美國總統大選,其中包括一對華人夫婦給傑布·布什競選提供政治捐款。
圖源:《環球時報》報道截圖
調查顯示,在美國註冊成立的美國太平洋國際資本有限公司(APIC)於2015年先后兩次向傑布·布什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共計130萬美元。這家公司為中國籍夫婦唐逸剛(Gordon Tang)和陳懷丹所有,陳懷丹的美國國籍的弟弟陳懷生(Wilson Chen)擔任公司總裁,傑布·布什的弟弟尼爾·布什(Neil Bush)是公司董事會成員。
資料圖:APIC董事會成員,從左至右依次為陳懷生、唐逸剛、尼爾·布什。
有報道稱,中國籍商人陳懷丹和唐逸剛,兩人都擁有新加坡永久居住權,同時是新加坡上市房地產企業新海逸集團的大股東,該企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擁有公寓和商業地產。
但在中國商業的「海平線」上,這對中國商人夫婦名下已無公司。
查閲天眼查信息顯示,唐逸剛名下位於廣東地區的幾個企業,均成立在20世紀90年代,目前均已吊銷狀態。
已經吊銷、但未註銷的「汕頭保税區華逸生物工程生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由唐逸剛為法定代表人,持股31.17%,其妻子的弟弟陳懷生持股25.97%,清華大學則為最大股東,持股42.86%、疑似實際實控人,。
04
小結
新加坡,從來不缺富豪的身影,諮詢公司H&P近期公佈了2022年全球高收入人羣流入與流出數據預測報告預測數據顯示,2022年富裕人士淨流入前10位的國家/地區中,前三名將是阿聯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
同時,越來越多中國資本也在選擇進軍新加坡,據新加坡媒體統計,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700多家企業中,來自中國地區的企業占上市公司市值的15%。
截止2022年4月,新加坡金管局接到了143間家族辦公室的申請,來自中國地區的有63間,佔比44%,包括李嘉誠的家族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