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概念掘金 | 繼「MCU」之后,「TOPCon電池」概念指數狂飆,這些股已經翻倍!

2022-08-09 10:34

近期 A 股光伏領域熱鬧非凡,鈣鈦礦電池熱潮未散之際,又掀起了一波 TOPCon 電池的熱浪。

今日早盤,光伏板塊繼續拉昇,Topcon電池方向領漲,清源股份漲停,海優新材漲超10%,中來股份、沐邦高科、鈞達股份、捷佳偉創、帝爾激光等大幅跟漲。

值得注意的是,TOPCon電池是上周新出的概念。該概念指的是i-TOPCon電池,是天合光能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210mm×210mm電池。據悉,相較於傳統TOPCon技術路線具有設備投資成本低、摻雜工藝時間短、效率高、解決繞鍍問題等明顯優勢,有望進一步加快TOPCon電池的大規模產業化。

作為鈍化接觸技術的新興代表,N型TOPCon電池的理論轉換效率比PERC電池更高,其價格也正逼近PERC電池。

消息面上,8月8日中來股份官網消息,N型TOPCon技術領軍企業中來股份首次對外公佈了其電池的價格數據。其中,單晶N型TOPCon電池(182雙面系列)的報價為1.40元/瓦;單晶N型TOPCon電池(210雙面系列)的報價為1.41元/瓦。


TOPCon電池到底是個啥?為啥要炒?


衆所周知,光伏電池(太陽能電池)主要用於把太陽的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其工作原理是光生伏特效應。

首先,太陽能電池有個很大的問題,蓄電池長時間不使用,極板上的部分活性物質會失去活性,這種現象就是鈍化。表現爲充電顯示已經充滿,一使用電壓迅速下降,與正常狀態比較容量明顯下降

而鈍化接觸電池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一般經過幾輪深度充放循環后會自行恢復

TOPCon電池,就是鈍化接觸電池的一種型號;HJT電池也是一種型號,我們大致可以理解為。這兩個是太陽能電池兩種不同型號的電池。

而對於太陽能電池,什麼最重要?沒錯,就是電池的效率

在能量轉換效率和使用壽命等綜合性能方面,單晶硅和多晶硅電池優於非晶硅電池,而相較於多晶硅電池來説,單晶硅電池的成本雖然更貴,但是轉換效率更高,穩定性更好。

鈍化接觸電池(例如TOPCon電池)具有更加高的效率極限(28.2%~28.7%),高於HIT的27.5%極限效率,同時也遠遠高於PERC電池(24.5%),最接近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理論極限效率(29.43%)。

講人話就是,大家都是晶體硅做的,太陽能電池效率的天花板是:29.43%,TOPCon電池能到28.7%,重要是你前面吹那麼猛的HJT電池也才只有27.5%。這也是TOPCon電池最核心的邏輯。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2021 年國內 TOPCon 電池產能約 10GW,伴隨效率、良率和規模化生產性價比的提升,其市佔率將逐步提升,2022 年 TOPCon 電池產能規模有望超過 50GW,2023年產能或達 80GW

炒股炒的是預期,近日 TOPCon 電池概念飆漲的直接推手自然是市場內的資金,但資金爆炒的背后其實還是上述説的該技術路線所具備的優勢,尤其是兼顧了成本和效率,站在當下極具經濟性這一點。

截至目前,國內規劃產能超百 GW,TOPCon 大規模量產被視作開啟了 N 型電池產業化元年,這也是預期逐漸兑現的過程。


TOPCon的春天來了?


TOPCon、HJT、IBC 也都有着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對於TOPCon 電池而言,當下這種技術路線最顯著的優勢就在於其和PERC的兼容性上。

TOPCon 可基於 PERC 技術積累、人才儲備和成熟設備的積澱進一步發展,在工藝流程上只需增加硼擴、隧穿氧化層和摻雜多晶硅層沉積等步驟和相應設備。

當下,TOPCon電池已進入產業化擴大階段。根據長城國瑞證券統計,截至2022年6月15日,國內已建成的TOPCon產能為30.55GW,在建/待建產能為178.8GW.在建產能中,預計有62.30GW產能將在年內投產。

從投資角度看,在光伏電池技術從P型向N型過渡的過程中,產業鏈上下游均在為N型技術做儲備。

中信證券表示,在全球新增光伏裝機保持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各個企業積極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方向之一就是TOPCon技術路線,其具備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性價比,並且能承接原有PERC產線改造升級,TOPCon電池加速擴產,帶動相關設備和材料的需求,重點把握相關電池、設備及材料廠商投資機遇。

不過呢,PV InfoLink 數據顯示,TOPCon國產設備還未盡然成熟,與PERC相比,成本仍處於較高水平。N型產能,每年僅是微幅擴張。

另外,TOPCon在上述的氧化層鈍化接觸製備環節存在多種路線並行的情況,各路線也都有其自身的問題


附概念股:

一、晶科能源

公司光伏組件連續多年全球出貨量第一名。公司在N型TOPCon領域技術工藝儲備豐富、提效降本路徑清晰,未來將持續加大投入以保持「N型時代」領跑者的地位。公司在安徽合肥、浙江海寧投產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電池產能進展順利,各項指標符合預期。

二、鈞達股份

專業從事汽車塑料內外飾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擬受讓宏富光伏持有的捷泰科技33.97%股權,捷泰科技主營業務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單晶硅棒、單晶硅片、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及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發與製造。

三、金辰股份

國內太陽能光伏組件自動化生產裝備領域技術水平處於領先地位。TOPCON用PECVD第一臺樣機已經完成測試,相關技術參數達到了設計要求,第二臺量產樣機制做完成正在測試中。HJT用PECVD仍在樣機制造和優化中,尚未進行測試。目前兩個項目尚未形成銷售訂單。

四、奧特維

無錫奧特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從事高端智能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募投項目擬研發 TOPCon 電池設備中的硼擴散設備、LPCVD 設備,主要用於電池片生產的摻雜、擴散工藝和鍍膜工藝。

五、蘇州固鍀

在二極管製造能力方面公司具有世界水平。公司晶銀的產品包括TOPCON電池銀漿;隨着異質結電池的產能落地,低温HJT漿料產品的銷量也呈快速增長態勢;銀包銅產品已在客户處進行可靠性測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