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實探恆大足球場:停工一年,半荒狀退還

2022-08-05 22:36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風財訊(ID:fengcaixun),作者:婷婷王,原文標題:《風暴眼|實探恆大球場:停工一年半荒狀退還,恆大全國退地變賣加速》,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鳳凰網實探發現,恆大退還的廣州蓮花足球場,計劃投資120億容納10萬人,如今停工一年機器停轉、周邊雜草叢生。恆大正在加速變賣,全國清退地塊或達百宗,且頻繁出售七大產業與金融資產,但多為虧本轉讓。

廣州恆大足球場地塊現狀,鳳凰網房產王坤/攝

廣州恆大足球場地塊現狀,鳳凰網房產王坤/攝

8月4日晚,恆大集團公告稱,退還廣州恆大足球場地塊使用權。

55.2億元的出讓金退款,將入庫政府指定賬户,其中6.16億元將轉到專項監管賬户,用於保交付、解決相關債務以及拖欠的項目員工工資等。

鳳凰網房產來到被稱為「蓮花球場」的廣州恆大足球場發現,目前項目仍處於停工狀態,除了部分閒置在工地的機器,幾乎很難見到人。原計劃在球場旁修建的公寓也無建設跡象。

據稱,恆大當年摘下這塊足球場時,拿地價高達68.13億元,預計投資超過120億元,蓮花造型設計方案甚至由許家印親自構思,被坊間稱為「恆大之光」。

但由於持續一年沒有正常施工,這個原計劃「能容納10萬人」的足球場,如今裝下的只有瘋長的野草和一些施工機器。

蓮花球場停工「恆大之光」不再,鳳凰網房產王坤/攝

蓮花球場停工「恆大之光」不再,鳳凰網房產王坤/攝

交易頻繁:兩周內三起重大轉讓消息

50多億,對比恆大鉅額的資金窟窿,不堪一提。但這份公告背后,恆大變現的消息明顯加快,卻引人關注。

恆大退還足球場的公告距離恆大物業存款調查公告發布,僅隔了11天,而就在恆大物業公告后,市場立即傳出了國資接盤的消息。

據風財訊小道消息,恆大物業目前最大的意向接盤方是越秀服務。

在這11天里還穿插了一個「重要消息」,即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實集團,趕在7月28日截標前一刻,決定入標「恆大香港總部大樓」的拍賣。

上一次恆大香港總部大樓傳出引人關注的競標人信息,還是在2019年8月,對象是越秀地產。

和去年相比,今年恆大集團的資產變賣消息,流傳周期更短、消息更頻繁。

許家印及家人也在今年多次傳出打折變賣境內外多處豪宅和私人飛機的消息。

清退加速:兩年內退地或超百宗

2021年暴雷以后,恆大地產的項目除了停工,大多都遭遇了轉讓或收回。

首先從財報可見,恆大集團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總土地儲備項目分別為817個和778個,一年之內少了40個土儲項目。

而從2020年到2021年,恆大的銷售額還至少能保持2.3%增長。

恆大土儲縮水的速度,遠高於銷售變現的速度,側面印證期間恆大轉讓/退出了不少項目。

廣州恆大足球場地塊

據鳳凰網風財訊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恆大公開可查的退出項目約62宗,其中涵蓋主動退出和被動收回的項目,且「清退」在持續加速,若粗略統計未經公告的項目,或已有百個。

而其中,在河南多個城市恆大被收回的地塊就已超過25宗,另外在河北、海南等地也有多宗地塊退回。

尤其是海南的項目最為知名目,例如恆大收購於新世界中國的海南8宗地塊,在2021年12月10日正式被批覆收回。

恆大在海南人工旅遊島「海花島」在今年4月一度傳出被「責令拆除」,后官方稱暫時不拆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被回收和清退的地塊,土地出讓金幾乎都先被轉入了政府專門賬户進行管理,首要解決項目和企業相關的工資、款項和債税問題,剩下的可能纔會考慮迴流給恆大公司。

帝國瓦解:資產虧本甩賣,目前僅出售4%?

恆大帝國曾經有「七大產業」和一個金融「羽翼」。

七大產業即恆大地產、恆大新能源汽車、恆大物業、恆騰網絡、房車寶、恆大文旅(童世界水世界)、恆大冰泉;金融包括恆大人壽保險、盛京銀行、恆大金服。

如今恆大帝國正由整體到分支,逐一瓦解。

恆大地產曾經穩坐房地產銷售榜第一把交椅,在2020年時銷售金額達到7232億元,半年銷售金額在3000億元以上。而2022年上半年,恆大的銷售金額僅122.6億元,地產神話早已不再。

恆大物業作為曾經排名前列的物業服務公司,2021年底營收規模達到78.73億元,市值近400億港元。陷入流動性困難后,恆大物業一直「待價而沽」,在和朱孟依的合生系「鬧崩」之后迟迟未找到合適的買家。近日伴隨恆大物業存款調查案公開,傳出新買家為「越秀服務」的消息。

恆騰網絡曾擁有南瓜電影、儒意影業等視頻平臺和影視製作公司,前者累計註冊會員超5500萬人。2019年,恆騰網絡11%股權被賣給兩個買方,總代價32.5億港元,回收現金約11.8億港元。

恆大冰泉的股權分兩次出售,第一次是2016年9月,恆大與不同的獨立第三方簽訂協議分別出售了糧油、乳製品、礦泉水業務,總代價27億元;2019年8月恆大冰泉剩下的49%股權,以約20億元的價格出售。

恆大金融板塊的盛京銀行也連續兩次被出售,分別套現10億元和99.93億元,此后恆大退出盛京銀行第一大股東行列。

金融板塊的恆大人壽尚無明確轉讓信息,但恆大人壽常年增收不增利,宏觀方面則不斷「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未來恆大逐步退出保險業務的意圖明顯。

恆大財富(即恆大金服)目前仍處於投資者的維權拉鋸戰中,引進戰投和投資者是趨勢,但難度不小。

另外在去年8月,恆大轉讓了所持深圳高新投集團的7.08%股權,叫價10.4億元。恆騰網絡、房車寶、嘉凱臣等非核心業務也被陸續出售,有數據統計稱,恆大通過出售及引入戰投等方式從「非核心板塊」業務變現約600億元。

統計可見,上述已出售的資產(不含地產項目),僅佔恆大總資產(2020年數據)的4%左右。這意味着恆大還有不少資產,有待盤活。

但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資產處置,恆大基本都是虧本或折價變賣,並且幅度越來越大。

一鯨落、萬物生。恆大這條鯨魚奄奄一息,預計會有更多「老饕」瞄準最后時機下手,恆大資產變賣的消息也會更加頻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風財訊(ID:fengcaixun),作者:婷婷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