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美國7月非農重磅來襲!將決定美股7月漲勢成敗?

2022-08-05 18:14

編輯:Jling

北京時間周五(8月5日)20:30,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將公佈7月非農就業報告。CNBC財經名嘴克萊默(Jim Cramer)此前表示,本周最重要的數據是7月非農就業報告。他認為這份報告將是美股7月漲勢能否持續的關鍵。此外還有分析師表示,7月非農數據將影響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上的加息行動。

1、華爾街投行前瞻: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將進一步放緩

美國非農就業報告每月公佈一次,其中最重要的是非農就業人數變化數據,它是衡量美國消費支出的一個重要先行指標,而消費支出佔了美國總體經濟活動的大部分比重。此外,就業市場表現也是美聯儲官員們要考慮的一個主要問題。

華爾街對美國7月非農怎麼看?

  • 據路透調查,經濟學家們普遍預計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25萬(此前6月份增加37.2萬);這將是非農就業人數連續第19個月增加,但增幅將是這期間最小的,同時也將低於今年上半年的月平均水平(45.7萬)。
  • 據彭博調查,受訪經濟學家普遍預計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25萬,7月失業率將維持在3.60%不變。
  • 高盛估計7月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22.5萬人,數據將較6月有所放緩;估計7月失業率維持在3.6%不變。該行表示7月份的季節性因素明顯變得更加具有限制性——甚至比6月份的限制性更強。
  •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7月份非農增幅將放緩至20萬,該行認為美國的勞動力市場「似乎正在小幅走軟」。

2、非農對股市、美聯儲決策有何潛在影響?

7月非農數據即將公佈,這份報告可能給美聯儲決策帶來什麼影響?

若非農增長強勁,可能令加息預期升溫。

  • 道明證券利率策略師Gennadiy Goldberg表示,「我認為本次就業數據將繼續告訴我們,通脹率很高,就業增長強勁,這將繼續推動對美聯儲收緊政策的預期。

若非農增長放緩,可能緩解美聯儲在9月會議上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的壓力。

  • 牛津經濟研究公司首席美國分析師Lydia Boussour表示,「就業增長放緩對美聯儲官員來説應該是好消息,但勞動力市場狀況需要進一步實質性放松,才能給薪資上漲降温。」
  • 投資公司Pennington Partners董事總經理Sumit Handa表示,如果7月非農數據表現差勁,「我認為市場將對此感到高興,因為這可能被視為美聯儲暫停收緊政策的理由。"Handa表示,「我認為,我們開始看到勞動力市場出現裂縫。首先,從谷歌到特斯拉$TSLA 、微軟,甚至蘋果,許多科技公司都放緩了招聘,甚至裁員。」

對股市的影響呢?7月,美股整體表現強勁,后市漲勢能否持續?

  • CNBC財經名嘴克萊默(Jim Cramer)表示,「如果非農數據顯示就業有所增長,而工資沒有上漲,那麼美股7月漲勢就可以維持下去。而若數據顯示招聘蓬勃發展,工資也出現了異常大增長,那麼這輪反彈將會被削弱一些。」

 

投資乾貨攻略如下

非農即將來襲,股市將迎波動,押注看漲/看跌股市的,分別有哪些投資工具可以選擇?

對於看好美股的投資者,想等大跌之下撿便宜?這種時候,跟蹤美股三大指數的ETF就是一種很方便的懶人式抄底工具。

具體有:納斯達克100ETF $QQQ 、標普500ETF$SPY 、道指ETF$DIA 、3倍做多納指ETF$TQQQ 、3倍做多標普500指數ETF $UPRO 、3倍做多道指ETF$UDOW

而對於持有美股資產卻不想清倉的投資者,以及繼續看空美股想要在跌勢中獲利的投資者,則可以關注三大指數的反向ETF。對於前者,這些ETF可以幫助對衝多頭倉位的損失,對於后者,則是一種將自身判斷變現的手段。

具體有:3倍做空納斯達克指數ETF$SQQQ 、3倍做空標普500指數ETF$SPXU 、3倍做空道指ETF$SDOW 、做空納斯達克100ETF$PSQ 、做空標普500指數ETF$SH 、做空道指ETF$DOG

 

 

 

【更多閲讀】

特斯拉:公司在年度股東大會上通過了1拆3的拆股計劃,還未明確生效時間。CEO馬斯克還表示回購股票是可能的。以往宣佈拆股后特斯拉表現如何?點擊查看全文

阿里巴巴:公司Q1營收2055.6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淨利潤302.5億元,同比下降30%;公司高管稱消費端重點不再是拉新,而是做好分層運營,分析師如何看?點擊查看全文

騰訊:傳騰訊正計劃增持其在法國遊戲集團育碧的股份,並尋求成為育碧的最大股東。詳情如何?點擊查看全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