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上榜企業營收占上榜企業總營收31%,首超美國

2022-08-03 17:30

 

  財富Plus 於北京時間2022年8月3日與全球同步發佈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依據這個榜單的數據,人們可以瞭解全球最大企業的最新發展趨勢。通過縱向不同年份和橫向不同行業的比較,人們既可以瞭解企業的興衰,也可以瞭解公司的銷售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全員生產效率等經營質量的變化。與此同時,深入到國家或地區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業羣體分佈的變化。對中國讀者來説,尤其是可以藉此深入瞭解中國和世界大公司的競爭趨勢、優劣勢和潛在差距。

  2021年,新冠陰影依然籠罩全球,但世界經濟在疫情中艱難重啟。但是,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約為37.8萬億美元,比上年大幅上漲19.2%(該榜單有史以來最大的漲幅),相當於當年全球GDP的五分之二,接近中國和美國GDP之和。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40億美元躍升至286億美元。

  同時,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淨利潤總和約為3.1萬億美元,同比大幅上漲88%,是2004年以來最大的漲幅。

  沃爾瑪連續第九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亞馬遜上升至第二位,中國的國家電網公司位居第三位。中石油、中石化分別位居第四、第五位。大眾公司的排名(第8位)超過豐田汽車(第13位),奪回「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頭銜。

  在盈利方面,沙特阿美公司以約1,054億美元的利潤位居榜首。蘋果公司位居利潤榜第二位,利潤超過946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以約898億美元的利潤位居第三位。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分列利潤榜第四、第五位,利潤均超過600億美元。工、建、農三大中國商業銀行繼續位列利潤榜前十位,其中工商銀行的利潤高達540億美元。

  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增長下滑,相比去年增長11家,今年只增加了一家,達到136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數量繼續位居各國之首。作為對比,美國今年共計124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2家。

  此次《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共有44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有14家中國公司,它們是: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蘇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湖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德龍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企業的平均營業收入達到809.8億美元,與自身去年數字相比大幅提升;此外,平均總資產3,580億美元,平均淨資產431.8億美元,均超過世界500強的平均水平。

  但是,中國公司盈利能力與世界500強公司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中國145家公司上榜公司平均利潤約41億美元,雖然與自身相比有所提升,然而世界500強平均利潤同期上升至62億美元。以部分國家作為比較對象:例如,上榜的德國企業平均利潤44億美元,英國企業69.6億美元,加拿大企業47.5億美元,法國企業48.5億美元,巴西企業84.8億美元等,均高於中國公司。與上榜美國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利潤差距更加明顯。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上的美國124家企業平均利潤高達100.5億美元,幾乎接近中國上榜企業的2.5倍。中國上榜企業利潤及其增速遠低於美國和世界平均水平。

  同時,根據以上數據計算,中國大陸上榜企業平均銷售收益率為5.1%,總資產收益率為1.15%,淨資產收益率則為9.5%,三個指標都落后於《財富》世界500強平均水平。與美國公司相比,上榜124家美國公司的三個指標分別為11%、3.21%和21.9%,經營狀況明顯優於上榜中國企業。特約撰稿人王志樂分析:2021年,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企業,在抗疫過程中走出困境,迅速恢復全球經營。由此,上榜中國企業與它們的差距在上年縮小的基礎上又重新拉開了。

  今年進入榜單的中國銀行共有10家,這10家銀行利潤佔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1.7%,上榜銀行利潤佔比仍然很高。而銀行利潤過高必然擠壓非金融企業的利潤。如果不計算銀行所得利潤,2021年中國大陸上榜的非銀行企業126家平均利潤只有26億美元。作為對比,117家美國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近92億美元,相比去年差距增大,超過中國大陸非銀行企業的3.5倍。

  在淨資產收益率(ROE)榜上,美源伯根公司以約690%的淨資產收益率躍升至首位,甲骨文公司排名第二位,蘋果公司名列第三位;而中國公司中排位前10的是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台積公司、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恆力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德龍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在利潤率榜上,排名最高的是瑞典瓦倫堡家族的Investor公司(Investor AB),利潤率高達85.9%,該公司也是首次上榜;諾華公司位居第二位,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位列第三位。騰訊以超過40%的利潤率位列第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上榜公司中利潤率排前十的公司,除了騰訊、台積公司和華為外,全部是商業銀行。

  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鞍鋼集團,躍升183位,位列第217位,法國達飛海運集團上升165名,位列第228位,中國中煤能源集團上升154位,位列第297位。特斯拉也上升了150名,來到了第242位。其余上升超過百位的中國公司有: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廣州市建築集團。

  行業層面,通過中美行業結構對比可以發現:中國有19家金屬製品上榜企業,平均利潤只有11億美元;美國在該分類下僅有紐柯一家鋼鐵企業,其利潤達到70億美元。中國有12家建築工程公司和6家煤炭開採公司,美國在這些類別下均無上榜公司。

  同時,榜單上的房地產企業均來自中國。但是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一共只有5家,比上年少了3家。相比去年,這些房地產公司平均營業收入有所上升,達到678.8億美元。但是平均利潤下降,減少到28.7億美元。

  王志樂對此分析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入世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大規模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房地產行業、建築材料、金屬製品、礦業、工程建設等行業迅速崛起,形成了一批規模巨大的龍頭企業。近年來,隨着工業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這些行業所屬企業經營業績下滑,部分退出榜單,在榜的則拖累了上榜中國公司整體的經營業績。

  放眼前沿行業,今年上榜的互聯網公司共有6家,分別是美國的亞馬遜、Alphabet公司、Meta Platforms公司,以及中國的京東集團、阿里巴巴集團、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這些中美互聯網大公司的排名較去年均有提升。

  延續去年對ICT公司(信息和通信技術產業企業)的關注,在這個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中,美國有19家上榜企業,平均營業收入1,262億美元,平均利潤達到237億美元。中國有12家ICT企業上榜,平均營業收入787億美元,利潤77億美元。王志樂指出:雖然這些中國公司經營業績明顯進步,但是該類別下美國公司平均利潤是中國的三倍;考慮到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掌握着產業的核心零部件以及關鍵技術,並且對中國企業的監管持續加強,中國ICT企業需要持續努力以減小與美國西方國家企業的差距。

  此外,在總體行業層面觀察:航天與防務企業總營收增長9%,總利潤大漲298%;上榜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總營收增長16%,總利潤大漲242%。

  最后,對中國大陸國企和民企進行比較:今年有86家國企上榜,平均營業收入923億美元,營業利潤39.5億美元,總資產4,153億美元,淨資產508億美元。與此同時,上榜的50家民企這四個數字分別為614億美元、44.2億美元、2,608億美元和349億美元。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出上榜民企的銷售收益率是7.2%,總資產收益率是1.7%,淨資產收益率是12.7%。上榜國企的三個指標則分別為4.3%、0.95%和7.8%。顯然,上榜民企的經營狀況優於國企,盈利能力強於國企。而國企的盈利能力不強,競爭力提升爲未來目標。

  總體看,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的中國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但是,全球產業鏈正在重組,全球企業競爭規則也將重構。未來的中國大公司必然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榜單看點

  今年上榜公司的總營業收入達到37.8萬億美元,淨利潤總和達3.1萬億美元,均創下該榜單有史以來的新高。

  今年上榜公司的總營收比上年上漲19.2%,這是該榜單有史以來最大的漲幅;淨利潤總和比上年上漲88%,是2004年以來最大的漲幅。

  中國上榜企業的營收佔500家上榜企業總營收的31%,首次超過美國。美國上榜企業占上榜企業總營收的30%。

  榜單前五名中,三家企業來自中國,分別是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

  沙特阿美公司以約1,054億美元的利潤成為榜單上「最賺錢的公司」。蘋果公司從去年利潤榜的榜首降為第二位,利潤為946.8億美元。

  北京、東京、紐約、倫敦、首爾的上榜公司數量,接近上榜公司總數的三分之一。

  保險(51家)、銀行(44家)、車輛與零部件製造(33家)、煉油(30家)、金屬(27家)行業擁有最多的上榜企業。

  前50名上榜公司的總營業收入和總利潤,分別佔全部上榜公司總營業收入和總利潤的31%和33%。

  自1995年起,151家企業從未落榜。

  在利潤榜的前十名中,中國和美國的上榜企業佔了九家。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總利潤達1,719億美元。這四家中國最大的銀行,每家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均不低於4萬億美元。

  日本的軟銀集團位列虧損榜子榜的榜首。該公司2021年淨虧損152億美元。

  大眾公司的排名超過豐田汽車,奪回「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頭銜。

  如果按國家排名,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的上榜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名列前茅。這五個國家上榜企業的總營業收入和總利潤,約佔全部上榜公司總營業收入和總利潤的三分之二。

  中國的互聯網巨頭京東、阿里巴巴和騰訊,在今年榜單的排名均有上升,分別位列第46位、第55位和第121位。這是這三家企業登上榜單以來,名次最高的一年。

  特斯拉第二次登上該榜單,今年排名躍升150位至第242位。2021年,該公司營收大漲71%。

  24家上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是女性,比上年增加1家。

  有七個行業的年利潤增長不低於200%,它們是:能源、交通、商業服務、媒體、航天與防務、化學、汽車和零部件。

  上榜的航天與防務企業總營收增長9%,總利潤大漲298%。

  上榜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總營收增長16%,總利潤大漲242%。

  蘋果、Alphabet和微軟三家科技巨頭總營收高達2,320億美元。

  1

  沃爾瑪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72754

 

沃爾瑪連續第9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中名列第一位。但近日,沃爾瑪下調了二季度與全年利潤指引,作為行業的風向標,通脹和庫存是沃爾瑪面臨的挑戰。

  3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60616.9

國家電網今年排名較去年下降1位,但仍是今年榜單上排名最高的中國公司。今年我國多地出現多年未見的高温天氣,電網負荷持續處於高位,國家電網擔負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的首要責任。

  4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11692.9

 

中國石油今年繼續排名第四位。該公司近日表示,將加快新能源業務發展,到2025年新能源開發利用總量達到2,350萬噸標煤,產能佔比達到7%。

  6

  沙特阿美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00399.1

 

在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和強勁需求的推動下,沙特阿美公司的排名較去年上升8位,重回前十席位。在盈利方面,該公司超越了蘋果公司,再次成為榜單中「最賺錢」的公司。

  7

  蘋果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65817

 

在今年的榜單上,蘋果公司的利潤僅次於能源公司沙特阿美,排在利潤子榜的第二位。

  20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14619.2

受益於iPhone持續暢銷,鴻海精密2021年的業績創歷史新高。不過,72歲的郭臺銘不容逃避的問題是,公司在蘋果產業鏈的地位正不斷下降,其重金押注的富士康汽車能否在市場獲取一席之地,也存在較大懸念。

  33

  微軟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68088

微軟的排名與上一年持平,並再次蟬聯《財富》世界500強中最賺錢公司的第五位。儘管經濟環境嚴峻,微軟仍預計2023財年營收會以兩位數增長。

  46

  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47526.2

京東從去年的第59位上升到今年的第46位,首次進入榜單前50名。在京東超級自動供應鏈支持下,今年一季度,京東在超1,000萬自營SKU商品的基礎上,庫存周轉天數為30.2天。

  55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32935.7

今年排名較去年上升8位的阿里巴巴近期發佈公告,公司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港交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雙重主要上市」是爲了讓更廣泛多元的投資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長和未來。

  96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98724.7

華為今年排名較去年下降了52位。儘管消費者業務不斷承壓,這家公司仍在積極發展智能汽車等其他業務。近日,華為發佈了鴻蒙3.0系統,有望拓展更多跨行業的應用場景。

  98

  印度人壽保險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97266.7

作為印度最大的國有保險公司,印度人壽今年首次上榜。今年5月17日,該公司在孟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此舉也是印度政府戰略撤資的一部分。

  118

  俄羅斯石油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87831.7

由於全球石油需求從疫情中反彈,從而推高了油價,俄羅斯石油公司在2021年實現了創紀錄的收入,排名較去年躍升77位。不過,俄烏衝突爆發之后,歐洲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或將是長期趨勢。

  121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86835.6

騰訊今年在榜單上的排名比去年提升11位,同時在淨利潤率子榜上位列第四位。2021年第四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營收貢獻達480億元,佔總營收33%,首次超過遊戲業務,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

  137

  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81288

作為目前臨牀表現最好的新冠病毒病治療藥物和史上銷售最快的藥物之一,Paxlovid給輝瑞的商業成功增添了無可置疑的道德色彩。

  185

  洛克希德-馬丁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67044

作為全球最大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今年排名比去年下降41位。不久前,該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宣佈計劃打造一輛類似於越野車、具備自動駕駛的月球車,以便未來宇航員能夠駕駛它在月球表面穿行。

  192

  豐益國際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65793.6

豐益國際今年排名比去年提升19位。這家來自新加坡的跨國糧油企業集團,旗下子公司益海嘉里擁有「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等品牌。

  207

  空中客車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61657.5

儘管相較於2021年的第179位,空中客車今年排名下滑28位,但好消息是國際航空業受疫情影響出現的低迷隨着各國恢復正常秩序有望回暖。新近在亞洲獲得的大筆訂單,也將對空客未來的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225

  台積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6836.8

市場對於晶圓代工產能需求的熱絡,使得台積公司近兩年始終維持生產旺季。在2022年淨資產收益率(ROE)子榜上,台積公司在中國公司中排名第六位。

  229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5860.1

得益於汽車總銷量和中高端產品銷量佔比的不斷提高,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排名較去年提升10位。今年年初數據顯示,在領克汽車以及極氪汽車的助力下,吉利2021年平均單車售價提高至8.8萬元,較2020年增長9%。

  234

  軟銀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5383.6

軟銀集團2021財年淨虧損152億美元,創下歷史最大規模年度虧損。其排名較去年下降了50位。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近期表示,今后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投資,並嚴格篩選投資對象。

  242

  特斯拉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3823

第二次上榜《財富》世界500強的特斯拉排名較去年躍升150名。作為一家領先的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其所在領域與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的處事風格,讓這家公司長期處在輿論中心。

  266

  小米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0898.1

小米2019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排名在4年內提升超200位,是同時間段內的排位上升最快的中國科技公司。據小米集團一季度業績報告,其營收第一大支柱手機業務承壓。與此同時,小米對造車業務持續投入,不斷擴充人才團隊。

  288

  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7525

覆蓋亞太區內18個市場的友邦保險今年排名較去年下降75位。中國內地是友邦保險2021年新業務價值的最大貢獻者。今年1月,該公司通過對中郵保險的投資,以期拓展在中國內地壽險市場的機遇。

  429

  高通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3566

高通今年重新上榜。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2021年全球安卓智能手機芯片組市場中,高通在中高端(300-499美元)的智能手機細分市場,佔據了高達65%的市場份額,在500美元以上的細分市場,也佔到了55%的市場份額。

  436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2758

比亞迪首次登上這份榜單。今年4月,比亞迪正式宣佈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產品層面的重點全部放到了新能源車型上。

  481

  Netflix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9697.8

第二次登上該榜單的流媒體巨頭Netflix公司,排名較去年上升3位。面對疫情后增速放緩的挑戰和愈加激烈的行業競爭,這家公司展現出較強的韌性。

  487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9402.2

2021年是格力電器成立的第30年。年報顯示,去年其空調業務貢獻收入佔總營收仍超70%。在2021年度業績説明會上,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正極力將格力電器與空調產品「解綁」,強調格力電器已是一家全系列的家用電器企業。

  492

  星巴克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9060.6

星巴克公司在暌違一年后於今年重新上榜,其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第三次出山,於今年再次迴歸公司主持大局。這家全球連鎖咖啡店巨頭正在經歷一系列變革,從商業模式到企業文化,以適應不同市場和競爭對手帶來的挑戰。

  498

  億滋國際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8720

巧克力、餅乾、甜味固體飲料……億滋國際負責製造這些讓人開心的消費品,而人們則通過消費這些東西,向這家擁有奧利奧、趣多多等眾多零食品牌的巨頭貢獻營收和利潤。與2021年相比,億滋國際今年排名下降35位。

  以下為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完整榜單

排名 中文名 國家
1 沃爾瑪 美國
2 亞馬遜 美國
3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中國
4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5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6 沙特阿美公司 沙特阿拉伯
7 蘋果公司 美國
8 大眾公司 德國
9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0 CVS Health公司 美國
11 聯合健康集團 美國
12 埃克森美孚 美國
13 豐田汽車公司 日本
14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美國
15 殼牌公司 英國
16 麥克森公司 美國
17 Alphabet公司 美國
18 三星電子 韓國
19 托克集團 新加坡
20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1 美源伯根公司 美國
22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3 嘉能可 瑞士
24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5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6 開市客 美國
27 道達爾能源公司 法國
28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9 Stellantis集團 荷蘭
30 信諾 美國
31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32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美國
33 微軟 美國
34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5 英國石油公司 英國
36 嘉德諾 美國
37 雪佛龍 美國
38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 德國
39 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0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中國
41 三菱商事株式會社 日本
42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3 家得寶 美國
44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5 沃博聯 美國
46 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7 安聯保險集團 德國
48 安盛 法國
49 馬拉松原油公司 美國
50 Elevance Health公司 美國
51 克羅格 美國
52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俄羅斯
53 福特汽車公司 美國
54 威瑞森電信 美國
55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56 富騰公司 芬蘭
57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58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59 寶馬集團 德國
60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61 本田汽車 日本
62 德國電信 德國
63 摩根大通公司 美國
64 通用汽車公司 美國
65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66 Centene公司 美國
67 盧克石油公司 俄羅斯
68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69 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70 中國華潤有限公司 中國
71 Meta Platforms公司 美國
72 意大利忠利保險公司 意大利
73 美國康卡斯特電信公司 美國
74 Phillips 66公司 美國
75 恆力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76 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77 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78 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 日本
79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80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81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82 瓦萊羅能源公司 美國
83 日本電報電話公司 日本
84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85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86 戴爾科技公司 美國
87 塔吉特公司 美國
88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 日本
89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90 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 意大利
91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92 現代汽車 韓國
93 房利美 美國
94 日本郵政控股公司 日本
95 法國電力公司 法國
96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97 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 美國
98 印度人壽保險公司 印度
99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 德國
100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01 美國勞氏公司 美國
102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03 雀巢公司 瑞士
104 信實工業公司 印度
105 美國銀行 美國
106 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07 強生 美國
108 博世集團 德國
109 巴斯夫公司 德國
110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111 埃尼石油公司 意大利
112 意昂集團 德國
113 日立 日本
114 Equinor公司 挪威
115 皇家阿霍德德爾海茲集團 荷蘭
116 索尼 日本
117 SK集團 韓國
118 俄羅斯石油公司 俄羅斯
119 家樂福 法國
120 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121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122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23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124 ADM公司 美國
125 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126 樂購 英國
127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28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巴西
129 聯邦快遞 美國
130 Engie集團 法國
131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32 哈門那公司 美國
133 慕尼黑再保險集團 德國
134 美國富國銀行 美國
135 州立農業保險公司 美國
136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37 輝瑞製藥有限公司 美國
138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139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40 引能仕控股株式會社 日本
141 花旗集團 美國
142 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
143 百事公司 美國
144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45 英特爾公司 美國
146 西班牙國家銀行 西班牙
147 Seven & I 控股公司 日本
148 日本永旺集團 日本
149 匯豐銀行控股公司 英國
150 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51 美國郵政 美國
152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53 安賽樂米塔爾 盧森堡
154 寶潔公司 美國
155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156 迪奧公司 法國
157 丸紅株式會社 日本
158 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 加拿大
159 西門子 德國
160 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61 日產汽車 日本
162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63 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64 日本生命保險公司 日本
165 通用電氣公司 美國
166 墨西哥石油公司 墨西哥
167 第一生命控股有限公司 日本
168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美國
169 瑞士羅氏公司 瑞士
170 艾伯森公司 美國
171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72 豐田通商公司 日本
173 大都會人壽 美國
174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175 保德信金融集團 美國
176 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77 泰國國家石油有限公司 泰國
178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179 蘇黎世保險集團 瑞士
180 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81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82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183 華特迪士尼公司 美國
184 Energy Transfer公司 美國
185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186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87 LG電子 韓國
188 浦項制鐵控股公司 韓國
189 河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90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 印度
191 房地美 美國
192 豐益國際 新加坡
193 松下控股公司 日本
194 巴西JBS公司 巴西
195 高盛 美國
196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197 雷神技術公司 美國
198 英傑華集團 英國
199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00 荷蘭全球保險集團 荷蘭
201 力拓集團 英國
202 惠普公司 美國
203 英國法通保險公司 英國
204 波音 美國
205 聯合利華 英國
206 馬士基集團 丹麥
207 空中客車公司 荷蘭
208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09 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210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中國
211 摩根士丹利 美國
212 起亞公司 韓國
213 必和必拓集團 澳大利亞
214 日本製鐵集團公司 日本
215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16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 馬來西亞
217 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18 萬喜集團 法國
219 邦吉公司 美國
220 法國興業銀行 法國
221 HCA 醫療保健公司 美國
222 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 英國
223 印尼國家石油公司 印度尼西亞
224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25 台積公司 中國
226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27 艾伯維 美國
228 法國達飛海運集團 法國
229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30 德國聯邦鐵路公司 德國
231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巴西
232 加拿大鮑爾集團 加拿大
233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34 軟銀集團 日本
235 陶氏公司 美國
236 印度國家銀行 印度
237 雷諾 法國
238 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39 百威英博 比利時
240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日本
241 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42 特斯拉 美國
243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44 Talanx公司 德國
245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46 好事達 美國
247 沃達豐集團 英國
248 諾華公司 瑞士
249 韓國電力公司 韓國
250 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 日本
251 雷普索爾公司 西班牙
252 聖戈班集團 法國
253 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公司 日本
254 拜耳集團 德國
255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256 德國艾德卡公司 德國
257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258 百思買 美國
259 特許通訊公司 美國
260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61 西斯科公司 美國
262 默沙東 美國
263 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美國
264 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65 卡特彼勒 美國
266 小米集團 中國
267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68 埃森哲 愛爾蘭
269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70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 俄羅斯
271 Orange公司 法國
272 伍爾沃斯集團 澳大利亞
273 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274 思科公司 美國
275 美洲電信 墨西哥
276 路易達孚集團 荷蘭
277 宏利金融 加拿大
278 電裝公司 日本
279 住友商事 日本
280 TJX公司 美國
281 日本KDDI電信公司 日本
282 法國BPCE銀行集團 法國
283 大眾超級市場公司 美國
284 康菲石油公司 美國
285 美國利寶互助保險集團 美國
286 前進保險公司 美國
287 英格卡集團 荷蘭
288 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289 美國全國保險公司 美國
290 東京電力公司 日本
291 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92 泰森食品 美國
293 EXOR集團 荷蘭
294 葛蘭素史克集團 英國
295 巴拉特石油公司 印度
296 瑞士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瑞士
297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298 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意大利
299 蘇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00 西班牙電話公司 西班牙
301 百時美施貴寶公司 美國
302 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03 賽諾菲 法國
304 Iberdrola公司 西班牙
305 利安德巴塞爾工業公司 荷蘭
306 韓華集團 韓國
307 加拿大皇家銀行 加拿大
308 Alimentation Couche-Tard公司 加拿大
309 MS&AD保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日本
310 採埃孚 德國
311 和碩 中國
312 德國大陸集團 德國
313 耐克公司 美國
314 法國布伊格集團 法國
315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
316 費森尤斯集團 德國
317 仁寶電腦 中國
318 迪爾公司 美國
319 喬治威斯頓公司 加拿大
320 美國運通公司 美國
321 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32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23 沃爾沃集團 瑞典
324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25 雅培公司 美國
326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27 StoneX集團 美國
328 首鋼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29 Plains GP Holdings公司 美國
330 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 奧地利
331 英美資源集團 英國
332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33 伊塔烏聯合銀行控股公司 巴西
334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335 法國國營鐵路集團 法國
336 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37 德國中央合作銀行 德國
338 安達保險公司 瑞士
339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340 法國郵政 法國
341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42 森寶利公司 英國
343 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公司 美國
344 蒂森克虜伯 德國
345 瑞銀集團 瑞士
346 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347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348 甲骨文公司 美國
349 廣達電腦公司 中國
350 德意志銀行 德國
351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
352 西班牙對外銀行 西班牙
353 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354 大和房建 日本
355 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 美國
356 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57 KOC集團 土耳其
358 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 日本
359 可口可樂公司 美國
360 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61 通用動力 美國
362 CHS公司 美國
363 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64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65 西班牙ACS集團 西班牙
366 多倫多道明銀行 加拿大
367 歐萊雅 法國
368 巴登-符滕堡州能源公司 德國
369 LG化學公司 韓國
370 印度塔塔汽車公司 印度
371 ELO集團 法國
372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373 SK海力士公司 韓國
374 巴克萊 英國
375 Enbridge公司 加拿大
376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377 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 日本
378 意大利郵政集團 意大利
379 聯合服務汽車協會 美國
380 Finatis公司 法國
381 阿斯利康 英國
382 KB金融集團 韓國
383 損保控股有限公司 日本
384 Cenovus Energy公司 加拿大
385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86 敬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387 西北互助人壽保險公司 美國
388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日本
389 紐柯 美國
390 現代摩比斯公司 韓國
391 Exelon公司 美國
392 麥格納國際 加拿大
393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 中國
394 菲尼克斯醫藥公司 德國
395 萬通互惠理財公司 美國
396 德訊集團 瑞士
397 怡和集團 中國
398 Raízen公司 巴西
399 美國諾斯洛普格拉曼公司 美國
400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401 三菱化學控股 日本
402 3M公司 美國
403 英美菸草集團 英國
404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 日本
405 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06 新加坡奧蘭集團 新加坡
407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08 賀利氏控股集團 德國
409 愛信 日本
410 Travelers公司 美國
411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12 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
413 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414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15 艾睿電子 美國
416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17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 美國
418 日本三菱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
419 Dollar General公司 美國
420 施耐德電氣 法國
421 湖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22 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23 西門子能源 德國
424 波蘭國營石油公司 波蘭
425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426 菲尼克斯集團控股公司 英國
427 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 法國
428 Coop集團 瑞士
429 高通 美國
430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31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432 CarMax公司 美國
433 SAP公司 德國
434 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435 塔塔鋼鐵 印度
436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37 Rajesh Exports公司 印度
438 Inditex公司 西班牙
439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 巴西
440 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41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42 住友生命保險公司 日本
443 第一資本金融公司 美國
444 佳能 日本
445 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46 富士通 日本
447 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48 武田藥品公司 日本
449 鈴木汽車 日本
450 Migros集團 瑞士
451 TD Synnex公司 美國
452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53 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
454 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 美國
455 全球燃料服務公司 美國
456 加拿大豐業銀行 加拿大
457 森科能源公司 加拿大
458 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59 海亮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60 CRH公司 愛爾蘭
461 Investor公司 瑞典
462 緯創集團 中國
463 林德集團 英國
464 三星人壽保險 韓國
465 巴西銀行 巴西
466 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67 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68 Performance Food Group公司 美國
469 上海德龍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
470 GS加德士 韓國
471 Mercadona公司 西班牙
472 CJ集團 韓國
473 美敦力公司 愛爾蘭
474 三星C&T公司 韓國
475 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76 住友電工 日本
477 X5零售集團 荷蘭
478 達美航空 美國
479 美國航空集團 美國
480 東芝 日本
481 Netflix公司 美國
482 麥德龍 德國
483 派拉蒙環球公司 美國
484 普利司通 日本
485 US Foods Holding公司 美國
486 丹納赫公司 美國
487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
488 霍爾希姆公司 瑞士
489 Medipal控股公司 日本
490 捷普公司 美國
491 任仕達公司 荷蘭
492 星巴克公司 美國
493 Coles集團 澳大利亞
494 瑞士信貸 瑞士
495 萊茵集團 德國
496 DSV公司 丹麥
497 瑞士ABB集團 瑞士
498 億滋國際 美國
499 達能 法國
500 優美科公司 比利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