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滬甬上新兩條跨海通道,寧波會奪走蘇杭地利嗎?

2022-08-01 21:12

7月25日,交通運輸部在「解讀國家公路網規劃」專題發佈會上透露,「滬甬、滬舟甬」兩大跨海通道已納入此次國家規劃。兩年前,這兩條通道即已進入浙江「十大千億交通工程」名單,如今離落地又近了一步。

新規劃的跨海通道使滬杭甬三地的路網格局由原先的「A」字形變成大「△」,寧波也將由此進入直通上海的「90分鍾交通圈」。對於寧波的傳統及新興產業、對於長三角都市圈、對於寧波-舟山港,這兩條通道都將掀起「巨大波動」。

從交通格局看,長三角六大都市圈中,目前唯獨上海與寧波都市圈還需繞行。打通滬甬直達公鐵通道,可讓寧波更好地承接上海各類要素轉移,臨滬的蘇嘉杭將會受到來自杭州灣對岸的衝擊。而作為長三角最弱都市圈的盟主,寧波有望補上地利短板,藉着上海之力強勢崛起。

兩個千億工程,滬甬「90分鍾直通」

在納入國家公路網規劃之前,滬甬、滬舟甬跨海通道已經在浙江官方語境中多次出現。2020年,浙江舉行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會上提出要建一批千億級「超級交通工程」,其中就包括滬甬、滬舟甬跨海通道。2021年發佈的浙江十四五規劃也提出謀劃推進滬甬、滬舟甬跨海通道。直至今年7月12日,《國家公路網規劃》將兩條通道悉數收入。

資料顯示,滬甬跨海通道擬規劃佈置於杭州灣大橋以東約20-40公里的海域,北接上海金山、南臨寧波慈溪。鐵路通道謀劃構建城際鐵路,實現滬甬直連;公路通道擬採用6-8車道,兩端與沈海高速連接,相比目前的杭州灣跨海大橋,上海方向將減少繞行50公里。滬甬兩地可以藉此進入90分鍾通勤圈。

滬舟甬跨海通道也是「公鐵混合」。其中,公路起於岱山雙合,順接在建的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向北先后跨越岱山北航道、西航路習慣航路、金山航道、漕涇東航道,止於大洋山島西側,接上海東海二橋(規劃中),並連接東海大橋,主線全長約35公里,連接線長約11公里。

鐵路通道相比公路要更長一些,起於甬舟鐵路馬嶴站,向北先后跨越長白西航道、舟山中部港域西航道、岱山南-北航道、西航路習慣航路、金山航道、漕涇東航道,止於大洋山島西側,接上海東海二橋(規劃中),全長約65公里。

期盼多熱烈,迴應就有多迅速。舟山官方已有了「動作」——7月20日,舟山市交通運輸局官網接連發布三條招標公告,對滬舟通道工程(即滬舟甬跨海大通道)開展「可行性研究、涉海工程勘測、航道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等專題研究。公告顯示,三份招標文件將耗時1-2年,這意味着,跨海通道前期籌備已經開始,最快兩年左右就能開工建設。

整體來看,作為國家沿海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公鐵混合的滬甬跨海大通道將實現寧波與上海的直接連通。而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從寧波至舟山,經大洋山到上海臨港,連接的是全球最大的貨運港和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

汽車石化行業,滬甬可「深度互動」

這兩條通道意味着什麼?我們先來看滬甬通道。寧波與上海離得近,隔得遠。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兩地剛好位於杭州灣「V」型的兩頭,沒有大橋之前,想要從一頭到另一頭,必須繞道杭州才行,這一繞,路程上增加百余公里,時間得多花一個半小時。2008年,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V」變成了「A」,雖然路途拉近了,但寧波依舊不能直達上海。

數據顯示,如果寧波與上海金山直接「接軌」,距離可以縮短至160公里左右,大大縮減行車時間。此外,打通滬甬直達公鐵通道,可更好地承接上海服務、製造等各類要素轉移。寧波是積極的,畢竟相比周邊幾個都市圈,寧波要趕的路最多。

長三角6個都市圈,上海、南京、蘇錫常、杭州、合肥和寧波「帶着隊伍」次第排開。寧波長久以來都是世界級港口城市、工業重鎮,但寧波都市圈跟其他都市圈相比明顯存在差距。相對於圈內的舟山、台州,寧波的經濟和人口規模優勢十分顯著,首位度甚至都超過50%。這説明都市圈尚處在較早期階段,中心城市經濟輻射力有限,未能充分帶動其他城市。

作為都市圈中心城市,寧波存在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高校、醫療資源有限,高科技和排頭兵企業較少等問題,城市能級相對周邊幾個省會城市還存在一些劣勢。長三角「萬億俱樂部」成員已達8個,寧波可以説「前有強敵,后有追兵」。蘇州、南通、杭州等地因毗鄰上海,已和上海形成半小時通勤圈。毫無疑問,與上海「隔灣相對」的寧波,吃了交通的虧。

如果滬甬兩地通行時間縮短到1小時前后,上海和寧波區位關係將發生重大變化,這對寧波的區域定位、產業發展都將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杭州、蘇州的地利優勢將削弱。不管是傳統支柱行業,還是新興產業,對於寧波來説,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具體來看,汽車和石化均為滬甬兩地支柱性產業,而上海產品結構更為高端,具備帶動寧波產業升級的能力。

例如,上海以整車生產為主,而寧波則以汽車零部件製造為主;上海石化產品高端優勢明顯,而寧波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油加工和部分中游產品,下游高技術含量的石化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比重相對偏低,相較於上海大都市圈內其他城市,寧波的石化和汽車產業居於領先地位,具備與上海「互動」的比較優勢。

當然,從另一方面講,寧波部分特色產業在靠近上海后會面臨更激烈競爭。與上海都市圈內城市相比,寧波的電氣機械和器材、通用和專用設備製造、紡織服裝等產業規模均處於中游。從細分領域來看,圈內城市各有千秋。寧波新興產業發展較薄弱,與其他城市相比,尚未形成單項優勢,從這一點來講,蘇杭嘉通等臨滬城市倒也不必過於擔心。如何利用「抵近」上海的機會壯優勢、補短板,是寧波需要解答的難題。

兩大巨港「牽手」,協作纔是王道

滬舟甬跨海大橋是兩個世界級大港間的直接連線,同樣也是「暗流湧動」。寧波舟山港臨近上海港,雖然前者吞吐量一直領先,但后者總體更為為穩健。更廣闊腹地、更厚實的經濟基礎,基於航運中心、金融中心和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上海港擁有更大競爭優勢。一個是最大的貨運港、一個是最大的集裝箱港,這樣的兩個港口能擦出什麼火花呢?

近十年,上海港先擴大港區規模,隨后又加大管理、技術投入,效率大為提升。2017年后,隨着洋山港四期碼頭建成,其深水泊位、貨物吞吐能力劇增。上海港將貨物運輸任務從其他港區向洋山港區轉移,並關閉了設備老舊、吞吐能力差或污染環境的舊碼頭。規模是限制寧波舟山港效率提高的主因,該港也一直通過擴大港區規模來提高效率。

策略不同來源於兩港面臨的外界挑戰不同。上海港的國家戰略定位為國際航運中心,對外需要面臨國外大型港口的競爭壓力,對內需要向長江協作港口輸出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資金,自身又面臨着深水泊位不足、集裝箱吞吐能力不足問題。建設深水泊位、全自動化碼頭是上海港提高貨物吞吐能力、應對外部國際挑戰的必然要求。

寧波舟山港雖然港口吞吐能力強,但海鐵聯運程度低、國際合作航線少,無論是內銷還是外貿,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與上海港之間的競爭。因此,寧波舟山港採取擴大港口規模來建立規模優勢、提高海鐵聯運程度等措施來降低成本,利用成本優勢吸引國內外貨源。

其次,寧波舟山港整合之前,舟山港需要與上海港、寧波港競爭,港口效率較低,碼頭等基礎設施較落后。整合后,貨源充足,急需建設深水泊位高等級碼頭來提高吞吐能力、建設鐵路配套設施提高海鐵聯運業務能力、港區外配套基礎設施等。雖然都是提高效率、擴大規模,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的動因不同,具體策略也有差異。

滬舟甬跨海大橋將兩個世界級大港間直接聯結在一起了。從大來講,有助於打造長三角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實現上海、浙江自由貿易港融合。從小來講,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整合各自資源,可以協同推進長三角港口羣一體化的發展。

上海港是環渤海地區、長江沿線的跨區域樞紐,而寧波舟山港與珠三角、東南沿海、西南沿海的區域關聯顯著高於區域內部,兩大港口存在南北腹地分工,江海職能分化現象。兩港可合理分配服務範圍,避免因同質化而導致惡意競爭,同時利用自身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金等優勢帶動長三角其他港口。

在應對國際挑戰方面,雙方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可提高處理集裝箱的自動化程度,在技術革新、人才引進、涉港產業等方面協作發力。這條跨海通道對於雙方的合作應該是大有裨益——暢想一下,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和貨運港強強聯手,那長三角港運可真是如虎添翼了。

參考資料:

滬舟甬跨海大通道有望成為現實.杭州日報

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港口效率對比分析.物流工程管理

原創 西窗 搜狐城市

原標題:《滬甬上新兩條跨海通道,寧波會奪走蘇杭地利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